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5149发布日期:2018-09-11 18:5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厨房家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橱柜,特别是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灶台橱柜包括灶具和柜体,且灶具直接嵌装于柜体上,且灶具的燃烧平面与柜体两侧的台面相平齐,但是,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在固定时,灶具与柜体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左右移动或者前后移动),一方面使得灶具上的安装孔位与柜体上的安装孔位难以对齐,连接较为麻烦;另一方面,在孔位与孔位的对其过程中,如果强行连接,会使得固定后的灶具与柜体之间留有缝隙,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将油渍、烹饪时所溢出的汁水或者灰尘进入缝隙中,难以清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固定灶具与柜体之间的连接,便于清洗打理,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灶台橱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固定灶具与柜体之间的连接,便于清洗打理,且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灶台橱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包括:柜体,其上开设有一个空腔,且在空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定位部;灶具,可拆卸连接于空腔内,并与定位部相卡接,限定灶具在柜体上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在灶具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凸台,当灶具与柜体相连时,灶具上的凸台与定位部相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位于柜体上部的空腔由三面竖直平板围绕拼接形成,形成半包围结构,其中,柜体上的定位部设置于半包围结构的开口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定位部包括一块凸板,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之间形成折弯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凸板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之间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或者分体设置并用转接件连接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凸板的上端面与竖直平板的上端面相平齐。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在空腔的内侧设置有加强部。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相邻两个竖直平板之间相交的内侧,以及凸板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之间相交的内侧均设置有一根加强杆。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在灶具的燃烧器所在平面的边缘设置有一层加厚层,其中,灶具上的安装孔位于该加厚层上,与柜体侧向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当灶具嵌装于柜体上时,其加厚层位于半包围结构的内侧,或者位于半包围结构的外侧。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在两块凸板之间设置有一条横条,使得两块凸板、横条以及空腔前侧下沿边之间形成封闭式槽口。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当灶具嵌装于柜体上时,其灶具上的凸台整体位于该封闭式槽口的外侧;或者其灶具上的凸台嵌套于该封闭式槽口内。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横条所在的上端面低于三块竖直平板拼接形成的半包围结构的上端面,使得两者之间形成高度差。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分别沿竖直平板的上端面向内延伸,形成翻边。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在半包围结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框架。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在远离凸板一侧的柜体上设置有两个缺口。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中,缺口呈l型结构设置,与缺口位置相对应的灶具上设置有一层凸条,且该层凸条与两个缺口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在柜体上设置有定位部,使得安装于柜体上的灶具与定位部相卡接,从而限定灶具在柜体上的安装位置,便于灶具与柜体之间的精确定位连接,另外,由于灶具与柜体之间的安装精准,使得灶具与柜体之间的拼接缝隙较小,且该拼接缝隙均隐藏于灶具下,使得外部杂质(油渍、烹饪时所溢出的汁水或者灰尘)难以进入缝隙中,从而便于灶台橱柜的清洗打理,进而提高灶台橱柜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灶具与柜体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灶具与柜体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灶具与柜体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100、柜体;110、空腔;120、平板;130、凸板;140、加强杆;150、横条;160、翻边;170、缺口;180、框架;200、灶具;210、凸台;220、打火旋钮;230、燃烧器;240、加厚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包括:柜体100,其上开设有一个空腔110,且在空腔1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定位部;灶具200,可拆卸连接于空腔110内,并与定位部相卡接,限定灶具200在柜体100上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灶台橱柜,在柜体100上设置有定位部,使得安装于柜体100上的灶具200与定位部相卡接,从而限定灶具200在柜体100上的安装位置,便于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精确定位连接,另外,由于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安装精准,使得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拼接缝隙较小,且该拼接缝隙均隐藏于灶具200下,使得外部杂质(油渍、烹饪时所溢出的汁水或者灰尘)难以进入缝隙中,从而便于灶台橱柜的清洗打理,进而提高灶台橱柜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灶具200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凸台210,当灶具200与柜体100相连时,灶具200上的凸台210与定位部相卡接,完成灶具200在柜体100上的定位连接。现有的灶具200上设置有打火旋钮220和燃烧器230,且打火旋钮220与燃烧器23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打火旋钮220所在的位置与燃烧器230所在的位置相对较近,而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用户在进行打火操作时,其头部容易与吸顶式油烟机的控制面板所在的平面相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用户在烹饪时,如果锅中有汁水溢出,需要调节火力大小,此时由于打火旋钮220与燃烧器230的距离较近,其汁水容易飞溅至用户的手臂,从而烫伤用户手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由于打火旋钮220与燃烧器230所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打火旋钮220会占据灶具200上的部分空间,但由于其结构尺寸较小,所以容易造成灶具200空间排布的浪费;因此,在现有的灶具200的前侧面设置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凸台210,一方面可将打火旋钮220移植于凸台210上,且位于凸台210的前侧面,远离燃烧器230所在的位置,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为燃烧器230的安装空出多余的空间,增加燃烧器230的安装数量;第三作为灶具200与柜体100相连接时的卡接部,使得灶具200与柜体100的安装更为精准。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柜体100上部的空腔110由三面竖直平板120围绕拼接形成,形成半包围结构,其中,柜体100上的定位部设置于半包围结构的开口位置,当灶具200与柜体100相连时,首先将灶具200嵌入半包围结构的空腔110中,而后推动灶具200的凸台210位置,使得凸台210的后侧面与定位部相抵靠,从而完成灶具200的定位,而后再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灶具200与柜体100。进一步优选地,定位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半包围结构的开口位置的两侧,实现对于灶具200凸台210两侧的双侧定位,使得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精准。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部包括一块凸板130,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120之间形成折弯结构,从而提高其定位部的强度,其中,凸板130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120之间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或者分体设置并用转接件连接固定。当凸板130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120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时,且两者之间可通过圆弧过渡。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凸板130的上端面与竖直平板120的上端面相平齐,当灶具200与柜体100相连时,凸板130的前侧面作为与灶具200的卡接部位,使得灶具200上的凸台210突出于柜体100的前侧面,避免用户烹饪时,其头部与吸顶式油烟机相碰撞,提高灶具200使用的安全性;凸板130的上端面与竖直平板120的上端面形成灶具200的搁置部位,能对灶具200的各个部位起到较好的支撑;另外,三块相邻的竖直平板120所组成的半包围结构将灶具200的各个侧面包裹于该半包围结构中,使得烹饪产生的油烟、杂质等污染物无法从竖直平板120与灶具200的连接缝隙处进入柜体100中,便于灶台橱柜的清洗、擦拭。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腔体110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加强部,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竖直平板120之间相交的内侧,以及凸板130与其相邻的竖直平板120之间相交的内侧均设置有一根加强杆140,其中,加强杆140的其中一条棱与其对应所在位置的相交棱相贴合,从而加强柜体100拐角处的强度,由于灶具200安装于柜体100上时,需要一个横推的动作,通过增加柜体100拐角处的强度,使得灶具200的安装精度更高。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灶具200与柜体100固定时,一般采用螺纹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其中,在灶具200与柜体100的连接方式上存在多种方式,通过灶具200与柜体100的侧壁相连(左右连接)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即当灶具200在柜体100定位完成后,柜体100上三块竖直方向的平板120上的安装孔与灶具200上的安装孔孔位相对齐,由于灶具200的燃烧器230所在平面搁置于半包围结构的上端面,使得燃烧器230所在平面横向跨度大于两块相对设置的竖直平板120之间的相对跨度,此时,在燃烧器230所在平面的边缘设置有一层加厚层240,其中,灶具200上的安装孔位于该加厚层240上,且当灶具200嵌装于柜体100上时,其加厚层240可以位于半包围结构的内侧,或者位于半包围结构的外侧,均可实现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另外,不管加厚层240位于半包围结构的内侧或者外侧,均可以作为灶具200在柜体100上的限位部,由此可知,通过凸板130作为灶具200在柜体100上前后方向的限位,通过加厚层240作为灶具200在柜体100上左右方向的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存在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在两块凸板130之间设置有一条横条150,使得两块凸板130、横条150以及空腔110前侧下沿边之间形成封闭式槽口,当灶具200嵌装于柜体100上时,其灶具200上的凸台210整体位于该封闭式槽口的外侧,即凸台210与封闭式槽口相嵌套;或者其灶具200上的凸台210嵌套于该封闭式槽口内,此时,凸台210的前侧平面呈凹凸结构,即凸台210的中部向外突出,且凸台210的四周相比于其中部凹陷,构成“回”字形结构,以上两种连接方式,均能提高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精度。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横条150所在的上端面低于三块竖直平板120拼接形成的半包围结构的上端面,使得两者之间形成高度差,而这样的结构设置是为了均衡灶具200给予柜体100的压力,由于灶具200中燃烧器230所在的位置其比重较大,而靠近打火旋转所在的位置的比重较轻,而比重较大的位置通过半包围结构进行平均分配,而比重较轻的位置,为了避免发生灶具200自身结构重力分别的不均衡的问题,因此会在靠近打火旋钮220所在位置处增加其重量,而最简单的方式为增加其该部位的厚度,因此,将横条150所在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半包围结构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为了方便配合打火旋钮220所在位置的厚度,从而使得灶具200安装于柜体100上时,其上表面平整。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半包围结构的承载能力,分别沿竖直平板120的上端面向内延伸,形成翻边160,从而增加灶具200与半包围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柜体100所承受的压强,使得灶具200安装得更为稳健。另外,该翻边160也可作为灶具200在柜体100上左右移动时的限位,提高灶具200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精度;第三,该翻边160可以作为灶具200上安装孔的设置位置,此时,灶具200与柜体100的连接方式采用上下连接,即螺纹紧固件为由上而下拧紧,或者由下而上拧紧,而为了保证灶具200平面的平整性和美观性,一般采用由下而上的连接方式,这样避免螺纹紧固件的端部裸露在灶具200平面上。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存在不同之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半包围结构的承载能力,在半包围结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框架180,其作用与实施例二中的翻边160功能相一致,因此,不在此进行赘述。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远离凸板130一侧的柜体100上设置有两个缺口170,即该两个缺口170设置于半包围结构封闭端的两端,当灶具200嵌装于柜体100上时,通过柜体100前侧的凸板130作为灶具200水平后移时的限位,通过柜体100两侧的框架180作为灶具200水平左右移动时的限位,通过柜体100后侧的两个缺口170作为灶具200水平前移时的限位,因此,通过凸板130、框架180以及缺口170实现灶具200在柜体100上水平面内的全方位限定,进一步提高灶具200与灶体的连接精度。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框架180呈l形结构设置,与凸台210上的l型缺口相对应,实现灶具200与柜体100的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示,缺口170呈l型结构设置,与缺口170位置相对应的灶具200上设置有一层凸条(图中未显示),且该层凸条与两个缺口170的位置相对应,实现灶具200与柜体100的卡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