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层叠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0666发布日期:2018-08-31 21:45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层叠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上的换热器大都采用板翅式,翅片与外翅片焊接,这样增加了换热器外侧液体流动的阻力,减少了换热量,降低了换热效率。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层叠式换热器,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层叠式换热器,包括机壳、套管、芯体、翅片、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芯体,所述机壳两端别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套管连接,所述芯体由多个翅片层叠而成;翅片与翅片间设置有若干凸包焊点,通过钎焊熔化凸包焊点将翅片与翅片焊接,同时翅片与翅片间留有足够空隙,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进水口—出水孔—翅片间空隙—出水孔—出水口形成水冷通道;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的入口处为锥形设置,导流冷却水,防止乱流。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进水口、出水口的入口处锥度为18-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层叠式设置代替板翅式,无需外翅片结构,减少了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增加了翅片与翅片间的空间,增加了换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锥度设置导流冷却介质,防止乱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冷层叠式换热器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水冷层叠式换热器立体图;

附图标记为:1-机壳、2-套管、3-芯体、4-翅片、5-进水口、6-出水口、7-凸包焊点、8-出水孔、9-入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2所示,一种水冷层叠式换热器,包括机壳1、套管2、芯体3、翅片4、进水口5、出水口6;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芯体3,所述机壳1两端别设置有进水口5、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出水口6分别与套管2连接,所述芯体3由多个翅片4层叠而成;翅片4与翅片4间设置有若干凸包焊点7,通过钎焊熔化凸包焊点7将翅片4与翅片4焊接,同时翅片4与翅片4间留有足够空隙,所述套管2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8,进水口5—出水孔8—翅片4间空隙—出水孔8—出水口6形成水冷通道,通过层叠式设置代替板翅式,无需外翅片结构,减少了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增加了翅片4与翅片4间的空间,增加了换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进水口5、出水口6的入口处9为锥形设置,锥度为18-22°,导流冷却水,防止乱流。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层叠式换热器。包括机壳、套管、芯体、翅片、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芯体,所述机壳两端别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套管连接,所述芯体由多个翅片层叠而成;翅片与翅片间设置有若干凸包焊点,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进水口—出水孔—翅片间空隙—出水孔—出水口形成水冷通道;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的入口处为锥形设置。本发明通过层叠式设置代替板翅式,无需外翅片结构,减少了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增加了翅片与翅片间的空间,增加了换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锥度设置导流冷却介质,防止乱流。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鑫盛换热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3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