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308发布日期:2018-10-02 17:5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室内加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度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加湿方法一般采取在室内设一个独立的雾化加湿器来增加湿气,加湿器占用室内空间,使用过程中往往造成湿气过重,还需要经常加水,操作麻烦。现还有加湿方式是电极电热式和湿膜式,同样都需要加水,使用不便,且加湿效果差,可控性差,还易产生水垢,需要经常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湿度调控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湿度调控装置,包括向室内送常温风或热风的制热送风系统和具有局部管路穿过所述送风系统的送风管路形成冷凝水汽的制冷系统,所述制热送风系统包括制热机组和分别连接制热机组的进风管路和送风管路,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管回路和连接于制冷管回路上的制冷机组,所述送风管路包括冷凝管,所述制冷管回路穿过所述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两端可拆卸地设有管端面,所述制冷管回路上设有前后贯穿所述冷凝管两端管端面的穿入管,所述穿入管位于所述冷凝管内的部分上设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分流管和分别设于所述分流管两端的扩大盘,多根所述分流管管端均布于所述扩大盘上,所述扩大盘为与所述分流管和穿入管相通连接的空腔盘。

本申请采用冷管回路穿过冷凝管的方式,当冷管回路内的冷媒温度低,而冷凝管内空气温度高时,由于温度差使得冷凝管内的空气形成冷凝水汽随送风管路被送入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本申请的加湿方式不需要额外添水,同时整合在一个装置里可直接设于墙内或室外,只需通过送风管路向室内送风。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路包括向装置送入室外新风的新风管、向装置送入室内回风的回风管。

通过新风将室内回风也送回至制热送风系统,同时也通过新风管从室内引入新风进行补充,一般送入制热送风系统的回风和新风的比例为7:3,这样既可以保证室内的新风程度,又能避免排风或吸新风产生的较大风流,动静小,对环境的影响小。

作为优选,所述送风管路包括连接于冷凝管一端与所述制热机组之间的送风管一和连接于冷凝管另一端向室内送风的送风管二。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管管径大于所述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管径,所述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与所述冷凝管之间通过喇叭状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穿入管中轴线与所述冷凝管中轴线相交从而斜向穿过所述冷凝管。

上述的送风管一、冷凝管、送风管二以及插入的穿入管的方式可提高加湿效率,提高制冷和制热能耗利用率,热空气与制冷管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形成冷凝水汽。

作为优选,所述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凝管两端管端面的边缘或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管端面上与所述穿入管连接位置和与连接于同一管端面上的所述送风管一或送风管二连接的位置都靠近所在管端面边缘且相对设置。

上述结构方式可将产生的冷凝水汽尽可能多的从冷凝管送出来送入室内,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能耗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管端面上固设有导柱孔,所述穿入管穿过所述导柱孔,所述导柱孔的外端设有扩大的圈台,所述圈台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过盈地与所述穿入管套接,所述密封圈通过与所述圈台螺接的端盖紧固于所述圈台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冷管回路穿过冷凝管的方式,当冷管回路内的冷媒温度低,而冷凝管内空气温度高时,由于温度差使得冷凝管内的空气形成冷凝水汽随送风管路被送入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本申请的加湿方式不需要额外添水,同时整合在一个装置里可直接设于墙内或室外,只需通过送风管路向室内送风。本申请改变了现有的加湿模式、以及形成湿气的方式,将加湿融入了现在的通风系统,加湿效果好,更加方便。

2、本申请通过扩大盘和分流管的设置,使得冷凝管内的热空气尽可能均匀地进行热交换形成冷凝水汽,从而保证送出来的湿气均匀,可控性强,湿气均匀后,可缩短加湿时间,从而提高能耗利用率。

3、本申请可通过现有的监测室内湿度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本装置的启动,当室内湿度在预定范围内时,则装置不进行制冷、制热,从而不进行加湿,但可对室内进行送自然风通风;当室内湿度小于预定最小值时,则启动装置,制冷系统开始工作,但制热系统视情况工作,如夏天本身空气温度较高时,就可以不用开启制热,直接在冷凝管通自然风即可达到冷凝形成水汽的效果,水汽送出的同时也可为室内补充一定的冷气为室内降温;在冬天的时候,制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启动,不仅可以对室内进行加湿,制热系统还可以对室内进行补温,实现加温和加湿的双重效果。

4、本申请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加湿效果好,可控性好,室内湿度体感佳。加湿的速度可调整湿度差、送风量和送风速度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冷凝管和制冷管回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冷凝管和制冷管回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穿入管倾斜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扩大盘与分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湿度调控装置,包括向室内送常温风或热风的制热送风系统和具有局部管路穿过所述送风系统的送风管路形成冷凝水汽的制冷系统,所述制热送风系统包括制热机组和分别连接制热机组的进风管路和送风管路,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管回路2和连接于制冷管回路上的制冷机组,所述送风管路包括冷凝管1,所述制冷管回路穿过所述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两端可拆卸地设有管端面14,所述制冷管回路上设有前后贯穿所述冷凝管两端管端面的穿入管21,所述穿入管位于所述冷凝管内的部分上设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分流管211和分别设于所述分流管两端的扩大盘212,多根所述分流管管端均布于所述扩大盘上,所述扩大盘为与所述分流管和穿入管相通连接的空腔盘。本申请可采用现有的成熟的空调进出风或换风的管路、抽风器件以及现有的制热机组和制冷机组结合到本申请里来,进行对新风引入及回风引入以及进行制冷和制热,空调进出风或换风的管路、抽风器件以及制热机组和制冷机组为现有的成熟部件,本申请不再累述。

本申请采用冷管回路穿过冷凝管的方式,当冷管回路内的冷媒温度低,而冷凝管内空气温度高时,由于温度差使得冷凝管内的空气形成冷凝水汽随送风管路被送入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本申请的加湿方式不需要额外添水,同时整合在一个装置里可直接设于墙内或室外,只需通过送风管路向室内送风。

空腔盘与分流管都置于冷凝管内,整体简洁,便于生产、安装,同时提高了能耗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进风管路包括向装置送入室外新风的新风管3、向装置送入室内回风的回风管4。

通过新风将室内回风也送回至制热送风系统,同时也通过新风管从室内引入新风进行补充,一般送入制热送风系统的回风和新风的比例为7:3,这样既可以保证室内的新风程度,又能避免排风或吸新风产生的较大风流,动静小,对环境的影响小。

所述送风管路包括连接于冷凝管一端与所述制热机组之间的送风管一11和连接于冷凝管另一端向室内送风的送风管二12。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冷凝管管径大于所述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管径,所述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与所述冷凝管之间通过喇叭状管13连接。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穿入管中轴线与所述冷凝管中轴线相交从而斜向穿过所述冷凝管。送风管一、冷凝管、送风管二以及插入的穿入管的方式可提高加湿效率,提高制冷和制热能耗利用率,热空气与制冷管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形成冷凝水汽。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凝管两端管端面的边缘或侧面上。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管端面上与所述穿入管连接位置和与连接于同一管端面上的所述送风管一或送风管二连接的位置都靠近所在管端面边缘且相对设置。

上述结构方式可将产生的冷凝水汽尽可能多的从冷凝管送出来送入室内,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能耗利用率。

实施例七: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管端面上固设有导柱孔15,所述穿入管穿过所述导柱孔,所述导柱孔的外端设有扩大的圈台151,所述圈台上设有密封圈152,所述密封圈过盈地与所述穿入管套接,所述密封圈通过与所述圈台螺接的端盖153紧固于所述圈台上。上述结构方式可提高加湿效率,降低能耗。

本申请可通过现有的监测室内湿度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本装置的启动,当室内湿度在预定范围内时,则装置不进行制冷、制热,从而不进行加湿,但可对室内进行抽送自然风通风;当室内湿度小于预定最小值时,则启动装置,制冷系统开始工作,但制热系统视情况工作,如夏天本身空气温度较高时,就可以不用开启制热,直接在冷凝管通自然风即可达到冷凝形成水汽的效果,在冬天的时候,制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启动,不仅可以对室内进行加湿,制热系统还可以对室内进行补温,实现加温和加湿的双重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