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故障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427发布日期:2018-09-11 16:3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故障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日常使用中,可能有潜在的隐患而未出现故障,如传统的空调使用压力开关进行制冷系统保护,当压力开关报警时,空调已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单个故障检测的传感器仅能反馈用户空调的某个参数出现异常,具体故障定位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检查才能定位,空调可能因为长时间故障不能排除而无法正常使用,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化作战中,传统的故障检测无法满足新需求的mtbf(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故障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解决了空调整个系统的无法进行实时监控,不能对空调故障进行预警或故障定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故障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包括冷凝器、微压差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凝器外侧安装有室外风机,所述冷凝器右侧设置有储液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与储液器左侧的进液口相连,所述储液器右侧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储液器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与过滤器上的进液口相连,所述过滤器右侧设置有热力膨胀阀,所述过滤器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与热力膨胀阀上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热力膨胀阀右侧下方设置有蒸发器,所述热力膨胀阀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与蒸发器上的进液口相连,所述蒸发器外侧安装有室内风机,所述蒸发器上的盘管处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器下方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与冷凝器上的进液口相连,且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凝液管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凝器所在的冷凝液管位置处并联有微压差传感器,所述压缩机上的进液口通过冷凝液管与蒸发器上的出液口相连,且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的冷凝液管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上方的出风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器下方的进风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右侧的出风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左侧的进风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空调上的控制器内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上的输出端均与空调上的控制器内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压差传感器输出端与空调上的控制器内数字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故障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可采集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各点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压缩机低压侧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压缩机高压侧压力,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凝进风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凝出风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进风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出风温度,第五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盘管温度,微压差传感器检测冷凝器两端压差。

(2)本发明空调控制器可通过记录各个传感器检测数值计算得出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参数值、空调在极端环境下的参数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预警故障参数区域和故障参数区域进行设定。

(3)本发明各个传感器参数进入预警参数区域时,控制器可进行故障预警,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压力偏低时进行系统缺少制冷剂预警,提示用户提前进行补充制冷剂操作;微压差传感器检测冷凝器两端压差,压差过低时提示用户冷凝器脏堵,清洁冷凝器。

(3)本发明可通过多种传感器的参数故障组合,可以对故障进行进一步定位,空调制冷异常时,可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参数,判断压缩机故障;空调制冷异常时,可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的参数,判断蒸发风机故障;空调制冷异常时,可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参数,判断冷凝风机故障;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参数,可以判断系统制冷剂泄露;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参数,可以判断系统高压侧堵塞;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五温度传感器的参数,可以判断蒸发器结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感器的布置图。

图中:1室外风机、2第二温度传感器、3冷凝器、4冷凝液管、5储液器、6过滤器、7热力膨胀阀、8第三温度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10微压差传感器、11第二压力传感器、12压缩机、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五温度传感器、15室内风机、16第四温度传感器、17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故障预警及故障定位装置,包括冷凝器3、微压差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冷凝器3外侧安装有室外风机1,冷凝器3上方的出风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第二温度传感器2检测冷凝出风温度,冷凝器3下方的进风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9检测冷凝进风温度,冷凝器3右侧设置有储液器5,冷凝器3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4与储液器5左侧的进液口相连,储液器5右侧设置有过滤器6,储液器5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4与过滤器6上的进液口相连,过滤器6右侧设置有热力膨胀阀7,过滤器6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4与热力膨胀阀7上的进液口相连,热力膨胀阀7右侧下方设置有蒸发器17,热力膨胀阀7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4与蒸发器17上的进液口相连,蒸发器17外侧安装有室内风机15,蒸发器17右侧的出风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16,第四温度传感器16检测蒸发出风温度,蒸发器17左侧的进风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8,第三温度传感器8检测蒸发进风温度,蒸发器17上的盘管处安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14,第五温度传感器14检测蒸发器17盘管温度,冷凝器3下方设置有压缩机12,压缩机12上的出液口通过冷凝液管4与冷凝器3上的进液口相连,且压缩机12与冷凝器3之间的冷凝液管4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二压力传感器11检测压缩机12高压侧压力,冷凝器3所在的冷凝液管4位置处并联有微压差传感器10,微压差传感器10检测冷凝器3两端压差,压缩机12上的进液口通过冷凝液管4与蒸发器17上的出液口相连,且压缩机12与蒸发器17之间的冷凝液管4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一压力传感器13检测压缩机12低压侧压力,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2、第三温度传感器8、第四温度传感器16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均与空调上的控制器内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1上的输出端均与空调上的控制器内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压差传感器10输出端与空调上的控制器内数字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空调上的控制器记录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参数值,并通过计算得出空调在极端环境下的参数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预警故障参数区域和故障参数区域进行设定。

使用时,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2、第三温度传感器8、第四温度传感器16、第五温度传感器14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1、微压差传感器10先采集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各点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第一压力传感器13检测压缩机12低压侧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11检测压缩机12高压侧压力,第一温度传感器9检测冷凝器3进风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2检测冷凝器3出风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8检测蒸发器17进风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16检测蒸发器17出风温度,第五温度传感器14检测蒸发器17盘管温度,微压差传感器10检测冷凝器3两端压差,空调上的控制器记录空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参数值,并通过计算得出空调在极端环境下的参数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预警故障参数区域和故障参数区域进行设定,各个传感器参数进入预警参数区域时,控制器进行故障预警,第一压力传感器13检测系统压力偏低时进行系统缺少制冷剂预警,提示用户提前进行补充制冷剂操作;微压差传感器10检测冷凝器3两端压差,压差过低时提示用户冷凝器3脏堵,清洁冷凝器13,通过多种传感器的参数故障组合,可以对故障进行进一步定位,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2的参数,判断压缩机12故障;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8、第四温度传感器16的参数,判断室内风机15故障;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1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2的参数,判断室外风机1故障;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13的参数,可以判断系统制冷剂泄露;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参数,可以判断系统高压侧堵塞;空调制冷异常时,根据第五温度传感器14的参数,可以判断蒸发器17结霜。

综上可得,本发明通过设置冷凝器3、微压差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解决了空调整个系统的无法进行实时监控,不能对空调故障进行预警或故障定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