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425发布日期:2018-09-11 16:3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冷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业的发展,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一些食品会被低温冷冻储藏,因此会建造冷库,冷库门被广泛的应用在冷库上。在将冷库门打开时,为了阻挡冷库内的冷气外流,往往会使用风幕机。

现有技术中,冷库门上只安装一个风幕机,通过风幕机把气体由上往下吹,阻挡冷库冷气外流。

上述风幕机对冷气的阻挡作用有限,阻挡效果较差,冷库门口会有结霜现象,其原因是冷气下沉,热气上升。此外,传统风幕机在冷库门接近地面处阻挡冷气效果最弱,因此该位置是冷气外流最强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阻挡冷气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机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所述第一机箱上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机箱上开设有与第一机箱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机箱上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机箱上开设有与第二机箱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风机与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风机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其工作原理是: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分别设置在冷库门的一侧且二者相对设置,工作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启动,第一风机吹出的风,经由第二开口流进第二机箱的内腔中,通过第二风机加速后,经由第一开口,流进第一机箱的内腔中,之后再通过第一风机加速后流出,这样风的流动就形成了一个单循环,循环流动的风能够更好的阻挡冷库内的冷气外流,带来更好的阻挡效果,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风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位于相对侧,这样就使风在流动过程中动力更加充足,进一步阻挡冷库内的冷气外流。此外,本风幕机组采用水平送风的方式,送风距离较短,隔热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一机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挡块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挡块的下方。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二机箱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挡块的下方,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挡块的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流板,各第一导流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机箱的内腔中,各第一导流板均呈弧形。第一导流板起到导流作用,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若干第二导流板,各第二导流板均位于所述第二机箱的内腔中,各第二导流板均呈弧形。第二导流板起到导流作用,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一机箱呈方形,所述第一机箱的顶壁与第一机箱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一机箱的底壁与第一机箱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导流板,各第三导流板均呈弧形,各第三导流板的弯曲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一机箱的顶壁与第一机箱的内壁的连接处为直角,第一机箱的底壁与第一机箱的内壁的连接处也为直角,直角位置会产生紊流气流,影响气流循环,设置第三导流板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能够减少紊流对气流循环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二机箱呈方形,所述第二机箱的顶壁与第二机箱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机箱的底壁与第二机箱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四导流板,各第四导流板均呈弧形,各第四导流板的弯曲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二机箱的顶壁与第二机箱的内壁的连接处为直角,第二机箱的底壁与第二机箱的内壁的连接处也为直角,直角位置会产生紊流气流,影响气流循环,设置第四导流板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能够减少紊流对气流循环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若干第一摆叶,各第一摆叶均沿所述第一机箱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若干第二摆叶,各第二摆叶均沿所述第二机箱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摆叶和第二摆叶均倾斜设置,通过第一摆叶和第二摆叶导流,形成气流循环,能够起到阻挡冷气外流,隔热气内流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一机箱上设置有第一挡柱,所述第二机箱上设置有第二挡柱。第一挡柱位于第一风机的附近,第二挡柱位于第二风机的附近,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二者的中心位置几乎没有风,设置第一挡柱和第二挡柱减少无效出风面积,同时也起到集流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对吹式单循环风幕机组中,所述第一机箱的长度是第一机箱的宽度的两倍,所述第二机箱的长度是第二机箱的宽度的两倍。该结构能够保证风道具有足够空间,减少风道的进风阻力,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风幕机组能够使风的流动形成一个单循环,循环流动的风能够更好的阻挡冷库内的冷气外流,带来更好的阻挡效果,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风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进一步阻挡冷库内的冷气外流。

2、本风幕机组采用水平送风的方式,送风距离较短,隔热效果更好。

3、本风幕机组能够减少室外热气与冷库内冷气的能量交换,隔热效果好,更加节能。

4、本风幕机组的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均起到导流作用,能够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风幕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摆叶处于倾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摆叶处于倾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机箱;1a第一开口;1b第一挡块;1c第一导流板;1d第三导流板;1e第一摆叶;1f第一挡柱;2第二机箱;2a第二开口;2b第二挡块;2c第二导流板;2d第四导流板;2e第二摆叶;2f第二挡柱;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风幕机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机箱1和第二机箱2,第一机箱1上设置有第一风机3,第一机箱1上开设有与第一机箱1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1a,第二机箱2上设置有第二风机4,第二机箱2上开设有与第二机箱2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开口2a,第一风机3与第二开口2a相对设置,第二风机4与第一开口1a相对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机箱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1b,第一挡块1b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开口1a位于第一挡块1b的上方,第一风机3位于第一挡块1b的下方。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机箱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挡块2b,第二挡块2b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开口2a位于第二挡块2b的下方,第二风机4位于第二挡块2b的上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a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流板1c,各第一导流板1c均位于第一机箱1的内腔中,各第一导流板1c均呈弧形。第一导流板1c起到导流作用,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a处设置有若干第二导流板2c,各第二导流板2c均位于第二机箱2的内腔中,各第二导流板2c均呈弧形。第二导流板2c起到导流作用,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机箱1呈方形,第一机箱1的顶壁与第一机箱1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一机箱1的底壁与第一机箱1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导流板1d,各第三导流板1d均呈弧形,各第三导流板1d的弯曲方向均与第一导流板1c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一机箱1的顶壁与第一机箱1的内壁的连接处为直角,第一机箱1的底壁与第一机箱1的内壁的连接处也为直角,直角位置会产生紊流气流,影响气流循环,设置第三导流板1d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能够减少紊流对气流循环产生的影响。

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机箱2呈方形,第二机箱2的顶壁与第二机箱2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二机箱2的底壁与第二机箱2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四导流板2d,各第四导流板2d均呈弧形,各第四导流板2d的弯曲方向均与第二导流板2c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二机箱2的顶壁与第二机箱2的内壁的连接处为直角,第二机箱2的底壁与第二机箱2的内壁的连接处也为直角,直角位置会产生紊流气流,影响气流循环,设置第四导流板2d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能够减少紊流对气流循环产生的影响。

如图1、4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a处设置有若干第一摆叶1e,各第一摆叶1e均沿第一机箱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开口2a处设置有若干第二摆叶2e,各第二摆叶2e均沿第二机箱2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摆叶1e和第二摆叶2e均倾斜设置,通过第一摆叶1e和第二摆叶2e导流,形成气流循环,能够起到阻挡冷气外流,隔热气内流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机箱1上设置有第一挡柱1f,第二机箱2上设置有第二挡柱2f。第一挡柱1f位于第一风机3的附近,第二挡柱2f位于第二风机4的附近,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二者的中心位置几乎没有风,设置第一挡柱1f和第二挡柱2f减少无效出风面积,同时也起到集流作用。

作为优选,第一机箱1的长度是第一机箱1的宽度的两倍,第二机箱2的长度是第二机箱2的宽度的两倍。该结构能够保证风道具有足够空间,减少风道的进风阻力,使风的流动更加顺畅,促进气流循环,进一步提高阻挡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