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的干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4194发布日期:2018-12-08 05:58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坭兴陶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钦州坭兴陶,学名为紫泥陶,与江苏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坭兴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十分悠久的制作工艺,极具文化收藏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坭兴陶所用坯料精细不含杂质,制成的陶器饮具气孔密度适中,能起到饮品保鲜的作用。同时,坭兴陶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等添加剂,成品不含任何有毒成分,作为饮具使用,十分健康安全。坭兴陶成型坯体含水率较高,必须干燥后方可入窑烧制,在受热干燥时,渗浸在粘土颗粒间的水分蒸发,颗粒间相互靠近,挤压,产生内应力,这种内应力会引起坯体变形甚至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坭兴陶的干燥方法,该方法可以抵消干燥时产生破坯应力,避免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开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坭兴陶的干燥方法,在坯料中掺入bao,制成坯体,然后将坯体采用波长为10~3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

蒙脱石是坭兴陶坯料中最主要的可塑性成分,具有较大的表面电荷密度和比表面积,表面活性高,能形成较厚的具有粘滞性的吸附结合水膜,使颗粒间的粘聚力增强,在一定的固结压力作用下颗粒之间接触点较小而易于滑动,表现出较低的抗剪强度。也就是说蒙脱石是坭兴陶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开裂的元凶。

本发明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在红外辐射条件下,蒙脱石晶格振动,si-o以及al-o键产生断裂,从而产生晶体缺陷,碱土金属氧化物进入到蒙脱石晶格,二价的ba2+取代si4+以及al3+导致蒙脱石晶粒负电荷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蒙脱石颗粒之间的排斥力,这样在干燥时,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可以缓解水分流失对坯体带来的挤压内聚力,从而减缓坯体收缩,避免干燥带来的坯体开裂。采用波长为10~30μm的远红外辐射只会造成蒙脱石晶体缺陷,不至于导致晶体彻底破坏,蒙脱石的完好才能在后续烧成时转化为莫来石结构,完成坯体的烧结。

bao的掺入量为坯料重量的0.1~0.2%,这是因为过大会导致坯体之间的斥力过大,难以干燥,过小会导致静电斥力太小无法有效抵消蒙脱石脱水带来的破坯应力。

所述远红外辐射源的温度为80~150℃。所述远红外辐射源距离坯体的距离为10~20cm。设置这样的参数是为了保证坯体受热较为缓慢,避免蒙脱石迅速脱水带来过大的破坯应力。

所述远红外辐射的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

所述坯料是由东泥、西泥按重量比4~6:6~4混合制成。

作为优选,东泥和西泥的重量比为6: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远红外辐射可以大大降低坯体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对于大型器皿的效果尤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制备坯料:将东泥4000kg、西泥6000kg、bao1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采用波长为1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所述远红外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远红外辐射板的温度为80℃,远红外辐射板距离坯体的距离为10cm。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2个,开裂2个,其余96个完好。

实施例2

1)制备坯料:将东泥6000kg、西泥4000kg、bao2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采用波长为3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所述远红外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远红外辐射板的温度为150℃,远红外辐射板距离坯体的距离为20cm。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1个,开裂0个,其余99个完好。

对照例1

1)制备坯料:将东泥6000kg、西泥4000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将坯体置于150℃的烘箱中加热干燥至含水率不高于2%。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36个,开裂32个,其余32个完好。

对照例2

1)制备坯料:将东泥6000kg、西泥4000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采用波长为3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所述远红外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远红外辐射板的温度为150℃,远红外辐射板距离坯体的距离为20cm。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42个,开裂20个,其余38个完好。

对照例3

2)制备坯料:将东泥6000kg、西泥4000kg、bao2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将坯体置于150℃的烘箱中加热干燥至含水率不高于2%。。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36个,开裂41个,其余23个完好。

实施例3

1)制备坯料:将东泥5000kg、西泥5000kg、bao1.5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采用波长为2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所述远红外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远红外辐射板的温度为120℃,远红外辐射板距离坯体的距离为15cm。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3个,开裂0个,其余97个完好。

实施例4

1)制备坯料:将东泥6000kg、西泥4000kg、bao1kg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花瓶器皿100个(高度100cm,最大直径50cm);

3)干燥坯体:采用波长为3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所述远红外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远红外辐射板的温度为80℃,远红外辐射板距离坯体的距离为20cm。

经统计,干燥坯体变形0个,开裂0个,全部完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坭兴陶的干燥方法,在坯料中掺入BaO,制成坯体,然后将坯体采用波长为10~30μm的远红外辐射至含水率不高于2%。所述远红外辐射源的温度为80~150℃。所述远红外辐射源距离坯体的距离为10~20cm。所述远红外辐射的辐射源为远红外辐射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远红外辐射可以大大降低坯体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对于大型器皿的效果尤为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钟恒成;周昌玮;王宁;苏顺亨;梁业兰;唐天源;古永杰;吴尚玉;陈玉星;刘鹏飞;何艳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钦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5.28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