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水循环移动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3738发布日期:2018-12-12 00:1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水循环移动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水循环移动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寒冷的冬天,各种取暖电器被广泛使用,现有的各种取暖器,例如电热桌、电热茶几、小太阳等,一般均是使用电力使加热丝加热,由加热丝将热能传递至人身体各个部位,这种取暖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是由于这类取暖器在使用和放置时,均需要在房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当用户在房间内行走时,容易磕畔到取暖器,使取暖器和用户身体上相应部位造成损伤;二是这类取暖器所产生的热能一般是沿着近似与水平面相平行的方向传播至人体表面,由于热能传播方向较为单一,仅能使人体身体上局部部位获得取暖,无法使用户身体全部部位获得取暖,取暖效果具有局限性,三是由于随着热能传递方向的延长,热能在空气中的传播逐渐衰减,若要提高取暖效果和舒适型,则必须提高取暖器加热丝的发热功率,相应的安全隐患和能耗也提高了,经济性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水循环移动供暖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水循环移动供暖系统,主要包括加热器和平置于地面上的热能分配器,所述加热器上设有供水口和回水口,所述热能分配器包括由多块散热板并排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散热板组,每块散热板内均设有贯穿其两端的3个导流孔,每个导流孔的两端端口处均安装有转接接头,选取其中两个转接接头分别作为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其余每两个转接接头之间使用连接管连通,使散热板组内形成一条自进水接口流入、由出水接口流出的供水路径,所述供水口通过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所述散热板的材质是牌号为6063的铝合金型材。

所述供水管、回水管、连接管均为硅胶管。

所述加热器底部设有滚轮。

所述每块散热板左侧均设有榫头,右侧均设有相应的榫槽,所述散热板组以内任意相邻两块散热板之间通过榫头与榫槽相互配合连接在一起。

定义三位符号“n+n+x”表示所述散热板组内各个导流孔端口,其中第一位符号“n”表示所述散热板在所述散热板组内从左至右的序号,第二位符号“n”表示每块散热板以内各个导流孔从左至右的序号,第三位符“x”表示每个导流孔内各个端口所处的位置,定义“x=a”表示导流孔端口位置为前端,定义“x=b”导流孔端口位置为后端,所述配热板的数量为6块,每块散热板上设置导流孔数量为3个,则所述供水路径中各端口连接顺序是:

33b~33a~62a~62b~12b~12a~21a~21b~23b~23a~53a~53b~51b~51a~43a~43b~41b~41a~31a~31b,其中导流孔端口33b作为所述进水接口,导流孔端口31b作为所述出水接口。

所述用于地板式供热系统的热能分配装置还包括衬底膜、覆盖膜、横向包边条以及纵向包边条,衬底膜和覆盖膜分别包覆于所述散热板组的底面和顶面,纵向包边条包覆于所述散热板组的左右两侧,横向包边条包覆于所述散热板组的前后两端侧。

所述衬底膜的材质是铝膜隔热保温垫。

所述加热器内还设置有温控装置、定时装置以及水位报警装置。

所述转接接头与所述导流孔端口之间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一起之后再对其连接处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在使用时,热能分配器平铺于地面上,加热器用于为热能分配器提供流体热源,流体热源在经过在热能分配器内的流动过程中,将热能从热能分配器的外表面中散发而出,由于热能分配器平铺于地面上,热气流密度小,质量轻,热气流向上流动,而冷空气由于密度大,质量重,冷空气向下流动,从而在用户使用的房间内形成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大范围增强了空间内的取暖效果,使用户全身均感觉到舒适,相比于使用空调,由于在房间内气流畅通,使用户呼吸更为顺畅,加热器可放置于房间内一个狭小的角落空间内,当用户在房间内行走时,由于热能分配器平铺于地面上,避免了用户磕畔,使用户身体各部位避免了损伤,此外,流体热源始终在加热器与热能分配器之间循环流动,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供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热能分配器横截面的局部剖切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热能分配器去掉覆盖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散热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横向包边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器,2-热能分配器,3-散热板,4-转接接头,5-连接管,6-供水管,7-回水管,8-衬底膜,9-覆盖膜,10-纵向包边条,11-横向包边条(11),101-供水口,102-回水口,103-滚轮,301-导流孔,401-进水接口,402-出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水循环移动供暖系统,包括加热器1和平置于地面上的热能分配器2,加热器1上设有供水口101和回水口102,热能分配器2包括由多块散热板3并排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散热板组,每块散热板3内均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多个导流孔301,每个导流孔301的两端端口处均安装有转接接头4,选取其中两个转接接头4分别作为进水接口401和出水接口402,其余每两个转接接头4之间使用连接管5连通,使散热板组内形成一条自进水接口401流入、由出水接口402流出的供水路径,供水口101通过供水管6与进水口连通,回水口102通过回水管7与出水口连通。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在使用时,热能分配器平铺于地面上,加热器用于为热能分配器提供流体热源,流体热源在经过在热能分配器内的流动过程中,将热能从热能分配器的外表面中散发而出,由于热能分配器平铺于地面上,热气流密度小,质量轻,热气流向上流动,而冷空气由于密度大,质量重,冷空气向下流动,从而在用户使用的房间内形成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大范围增强了空间内的取暖效果,使用户全身均感觉到舒适,相比于使用空调,由于在房间内气流畅通,使用户呼吸更为顺畅,加热器可放置于房间内一个狭小的角落空间内,当用户在房间内行走时,由于热能分配器平铺于地面上,避免了用户磕畔,使用户身体各部位避免了损伤,此外,流体热源始终在加热器与热能分配器之间循环流动,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供热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板3的材质是牌号为6063的铝合金型材。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6063的铝合金型材作为散热板,有利于热能传递,并且6063的铝合金型材质量较轻,便于运输,其比阿面喷涂绝缘性能涂料之后,绝缘性能大大提高,增加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供水管6、回水管7、连接管5均为硅胶管。导流孔301孔径为10mm。硅胶管为软质性质管道,便于进行弯曲,根据需要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加热器1底部设有滚轮103。滚轮103的设置有利于使加热器1放置于狭小空间内,节省占地面积,用户在房间内行走时不会磕畔。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每块散热板3左侧均设有榫头302,右侧均设有相应的榫槽303,散热板组以内任意相邻两块配热板3之间通过榫头302与榫槽303相互配合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散热板3之间通过榫头302与榫槽303配合,安装方便,由于散热板3截面为固定定型,便于批量化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定义三位符号“n+n+x”表示散热板组内各个导流孔301端口,其中第一位符号“n”表示散热板3在配热板组内从左至右的序号,第二位符号“n”表示每块散热板3以内各个导流孔301从左至右的序号,第三位符“x”表示每个导流孔301内各个端口所处的位置,定义“x=a”表示导流孔301端口位置为前端,定义“x=b”导流孔301端口位置为后端,散热板3的数量为6块,每块散热板3上设置导流孔301数量为3个,则供水路径中各端口连接顺序是:

33b~33a~62a~62b~12b~12a~21a~21b~23b~23a~53a~53b~51b~51a~43a~43b~41b~41a~31a~31b,其中导流孔301端口33b作为进水接口401,导流孔301端口31b作为出水接口402。

进一步地,如图4、图7所示,所述用于地板式供热系统的热能分配装置还包括衬底膜8、覆盖膜9、横向包边条11以及纵向包边条10,衬底膜8和覆盖膜9分别包覆于所述散热板组的底面和顶面,纵向包边条10包覆于所述散热板组的左右两侧,横向包边条11包覆于所述散热板组的前后两端侧。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膜8的材质是铝膜隔热保温垫。覆盖膜9为皮革,纵向包边条10为不锈钢合页,横向包边条为牌号为6063的铝合金板材经折弯加工成为横截面为u型的长条形零件。加热器1内还设置有温控装置、定时装置以及水位报警装置。转接接头4与导流孔301端口之间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一起之后再对其连接处进行焊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底膜8的材质是铝膜隔热保温垫。覆盖膜9为皮革,提升了产品外观观赏性,并进一步提高了绝缘性能,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温控装置、定时装置以及水位报警装置可方便地向用户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在方便了用户的同时,也保护了产品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