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6019发布日期:2018-11-07 07:5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用以吸附、分别或转化各种空气中的污染物,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在通电连接时都是通过人员手动插拔,卡接头在插拔过程中因电压影响容易产生电弧,电弧的产生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触电,对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而且人员在插接用力不稳定,容易导致设备损坏,而且,传统的进电口通常没有封闭保护措施,进电口裸露容易进入灰尘等,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机箱体以及插接配合连接在所述机箱体上的卡接头,所述机箱体左侧端面内设有插入腔,所述插入腔右侧内壁固设有进电块,所述插入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遮护板,所述第一滑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遮护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远离所述插入腔的一侧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滑腔远离所述插入腔的一侧末端向右延伸设有第二滑腔,所述插入腔右侧的所述机箱体内设有第一传配腔,所述第一传配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腔右侧末端通连设置的第三滑腔,所述所述第一滑腔与所述第二滑腔的连接处转动配合设置有第一转绕轮,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第三滑腔的连接处转动配合设置有第二转绕轮,所述第一传配腔内转动配合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外表面固设有第一绕收轮,所述第一绕收轮上下对称固设有分别绕过第二转绕轮、第一转绕轮并与所述遮护板远离所述插入腔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绳,所述转臂右侧延伸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传配腔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传配腔左侧的所述机箱体内设有第二传配腔,所述转臂伸入所述第二传配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传配腔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配腔内的所述转臂外表面固设有第二绕收轮,所述第二传配腔顶壁通连设有孔槽,所述孔槽顶壁通连设有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四滑腔底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左侧的所述滑板底部端面固设有进电头,所述第四滑腔内底壁内与所述进电头相对设有进电孔,所述进电孔底壁固设有弹性进电片,所述第二绕收轮外表面固设有穿过所述孔槽并与所述滑板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滑腔右侧的所述插入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口槽,所述口槽远离所述插入腔的一侧通连设有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牢装置,所述第一电滚子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锁牢装置包括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五滑腔内的滑架,所述滑架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五滑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丝杆右侧延伸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滚子,所述第二电滚子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五滑腔右侧内壁内,所述滑架朝向所述插入腔的一侧端面内设有第六滑腔,所述第六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所述插入腔内的锁块,所述第六滑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锁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远离所述插入腔的一侧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三弹片,所述第二导向槽远离所述插入腔的一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卡接头右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插入腔插接配合连接的凸缘,所述凸缘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进电块插接配合连接的进电口,所述凸缘外表面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靠块,所述顶靠块右侧端面固设有密封圈,所述顶靠块左侧端面与所述卡接头右侧端面之间固设有第四弹片,所述第四弹片环绕设置在所述凸缘外侧,所述顶靠块右侧的所述凸缘上下端面对称设有与所述锁块锁定配合连接的锁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箱体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电块与弹性进电片电性连接,进电头与市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向块为金属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减噪板和减温片,所述减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滚子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滚子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滚子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滚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滚子也相应的设置有所述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由于第一弹片的作用,上下两侧的遮护板相触碰并将插入腔密封,由于第三弹片的作用,锁块伸入插入腔内,由于第二弹片的作用,进电头完全滑出进电孔,此时,进电块处于断电状态,从而自动对插入腔进行密封,防止未使用时插入腔内进入灰尘,增加使用寿命。

当需要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启动第一电滚子带动第一绕收轮转动,第一绕收轮将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绳绕起,从而带动上下两侧的遮护板克服第一弹片的弹性力朝相反方向滑动并完全滑出插入腔,在第一绕收轮转动的同时,第二绕收轮也开始转动,第二绕收轮将第二绕收轮绕起并带动滑板克服第二弹片的弹性力使进电头完全插入进电孔内并与弹性进电片抵接,此时,进电块处于通电状态,然后,将凸缘与插入腔对准并插入,直至锁块插入锁腔内,然后,启动第二电滚子带动凸缘向右滑动并使进电块插入进电口内,同时,密封圈插入环形密封腔内密封连接,从而无需手动将凸缘完全插入,避免了直接进电,从而有效增加使用完全性,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而且,通过锁块完全滑出锁腔对卡接头进行锁定,防止卡接头意外脱离而断电,增加使用稳定性,而且增加了使用密封性,有效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当使用空气净化器完毕时,控制第二电滚子反向转动使滑架反向滑动至第五滑腔最左侧,对电磁装置通电,电磁装置对第二导向块进行吸附从而锁块完全滑出锁腔,此时,对凸缘进行解锁,然后,手动对卡接头拉出即可,然后,对第一电滚子断电,遮护板由于第一弹片的弹性力自动回到初始状态,滑板由于第二弹片的作用自动回到初始状态,从而在卡接头断电以后再手动拔出有效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遮护板、滑板的自动复位自动化使用程度高,操作便捷,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机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卡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机箱体10以及插接配合连接在所述机箱体10上的卡接头60,所述机箱体10左侧端面内设有插入腔22,所述插入腔22右侧内壁固设有进电块20,所述插入腔22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滑腔27,所述第一滑腔27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遮护板23,所述第一滑腔27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导向槽26,所述第一导向槽27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遮护板23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块24,所述第一导向块24远离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片25,所述第一滑腔27远离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末端向右延伸设有第二滑腔33,所述插入腔22右侧的所述机箱体10内设有第一传配腔13,所述第一传配腔13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腔33右侧末端通连设置的第三滑腔12,所述所述第一滑腔27与所述第二滑腔33的连接处转动配合设置有第一转绕轮31,所述第二滑腔33与所述第三滑腔12的连接处转动配合设置有第二转绕轮35,所述第一传配腔13内转动配合设置有转臂18,所述转臂18外表面固设有第一绕收轮15,所述第一绕收轮15上下对称固设有分别绕过第二转绕轮35、第一转绕轮31并与所述遮护板23远离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绳17,所述转臂18右侧延伸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滚子14,所述第一电滚子14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传配腔13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传配腔13左侧的所述机箱体10内设有第二传配腔11,所述转臂18伸入所述第二传配腔11内并与所述第二传配腔11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配腔11内的所述转臂18外表面固设有第二绕收轮47,所述第二传配腔11顶壁通连设有孔槽44,所述孔槽44顶壁通连设有第四滑腔42,所述第四滑腔42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板41,所述滑板41底部端面与所述第四滑腔42底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弹片43,所述第二弹片43左侧的所述滑板41底部端面固设有进电头40,所述第四滑腔42内底壁内与所述进电头40相对设有进电孔49,所述进电孔49底壁固设有弹性进电片48,所述第二绕收轮47外表面固设有穿过所述孔槽44并与所述滑板41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绳45,所述第一滑腔27右侧的所述插入腔22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口槽21,所述口槽21远离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通连设有第五滑腔32,所述第五滑腔32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牢装置,所述第一电滚子14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锁牢装置包括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五滑腔32内的滑架50,所述滑架50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丝杆31,所述丝杆31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五滑腔32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丝杆31右侧延伸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滚子34,所述第二电滚子34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五滑腔32右侧内壁内,所述滑架50朝向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端面内设有第六滑腔56,所述第六滑腔56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所述插入腔22内的锁块55,所述第六滑腔56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槽52,所述第二导向槽52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锁块55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向块54,所述第二导向块54远离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三弹片53,所述第二导向槽52远离所述插入腔22的一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装置51,从而自动控制锁定与解锁。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卡接头60右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插入腔22插接配合连接的凸缘63,所述凸缘63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进电块20插接配合连接的进电口65,所述凸缘65外表面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靠块61,所述顶靠块61右侧端面固设有密封圈62,所述顶靠块61左侧端面与所述卡接头60右侧端面之间固设有第四弹片66,所述第四弹片66环绕设置在所述凸缘63外侧,所述顶靠块61右侧的所述凸缘63上下端面对称设有与所述锁块55锁定配合连接的锁腔64,从而自动对所述卡接头60进行锁定与密封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机箱体10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密封圈62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腔28,从而增加所述卡接头60使用时的密封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进电块20与弹性进电片48电性连接,进电头40与市电连接,从而自动控制进电块20的通电与断电。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导向块54为金属块,从而能被所述电磁装置51吸附。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减噪板141和减温片142,所述减噪板14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滚子14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滚子14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14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滚子14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滚子14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14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滚子14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噪板14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滚子1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电滚子1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本装置抖动,所述第二电滚子34也相应的设置有所述保护装置。

初始状态时,由于第一弹片25的作用,上下两侧的遮护板23相触碰并将插入腔22密封,由于第三弹片53的作用,锁块55伸入插入腔22内,由于第二弹片43的作用,进电头40完全滑出进电孔49,此时,进电块20处于断电状态。

当需要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启动第一电滚子14带动第一绕收轮15转动,第一绕收轮15将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绳17绕起,从而带动上下两侧的遮护板23克服第一弹片25的弹性力朝相反方向滑动并完全滑出插入腔22,在第一绕收轮15转动的同时,第二绕收轮47也开始转动,第二绕收轮47将第二绕收轮47绕起并带动滑板41克服第二弹片43的弹性力使进电头40完全插入进电孔49内并与弹性进电片48抵接,此时,进电块20处于通电状态,然后,将凸缘63与插入腔22对准并插入,直至锁块55插入锁腔64内,然后,启动第二电滚子34带动凸缘63向右滑动并使进电块20插入进电口65内,同时,密封圈62插入环形密封腔28内密封连接。

当使用空气净化器完毕时,控制第二电滚子34反向转动使滑架50反向滑动至第五滑腔32最左侧,对电磁装置51通电,电磁装置51对第二导向块54进行吸附从而锁块55完全滑出锁腔64,此时,对凸缘63进行解锁,然后,手动对卡接头60拉出即可,然后,对第一电滚子14断电,遮护板23由于第一弹片25的弹性力自动回到初始状态,滑板41由于第二弹片43的作用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由于第一弹片的作用,上下两侧的遮护板相触碰并将插入腔密封,由于第三弹片的作用,锁块伸入插入腔内,由于第二弹片的作用,进电头完全滑出进电孔,此时,进电块处于断电状态,从而自动对插入腔进行密封,防止未使用时插入腔内进入灰尘,增加使用寿命。

当需要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启动第一电滚子带动第一绕收轮转动,第一绕收轮将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绳绕起,从而带动上下两侧的遮护板克服第一弹片的弹性力朝相反方向滑动并完全滑出插入腔,在第一绕收轮转动的同时,第二绕收轮也开始转动,第二绕收轮将第二绕收轮绕起并带动滑板克服第二弹片的弹性力使进电头完全插入进电孔内并与弹性进电片抵接,此时,进电块处于通电状态,然后,将凸缘与插入腔对准并插入,直至锁块插入锁腔内,然后,启动第二电滚子带动凸缘向右滑动并使进电块插入进电口内,同时,密封圈插入环形密封腔内密封连接,从而无需手动将凸缘完全插入,避免了直接进电,从而有效增加使用完全性,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而且,通过锁块完全滑出锁腔对卡接头进行锁定,防止卡接头意外脱离而断电,增加使用稳定性,而且增加了使用密封性,有效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当使用空气净化器完毕时,控制第二电滚子反向转动使滑架反向滑动至第五滑腔最左侧,对电磁装置通电,电磁装置对第二导向块进行吸附从而锁块完全滑出锁腔,此时,对凸缘进行解锁,然后,手动对卡接头拉出即可,然后,对第一电滚子断电,遮护板由于第一弹片的弹性力自动回到初始状态,滑板由于第二弹片的作用自动回到初始状态,从而在卡接头断电以后再手动拔出有效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遮护板、滑板的自动复位自动化使用程度高,操作便捷,使用简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