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熔铁反射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2448发布日期:2018-10-19 20:0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反射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熔铁反射炉。



背景技术:

反射炉是传统的火法冶炼设备之一,是一种室式火焰炉。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对原料和燃料的适应性强,生产中耗水少,作业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现有的反射炉包括炉体,炉体的上部位置上设置有加料口和高温烟气出口,炉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液口,通过加料口向炉体内部投放熔铁材料,熔铁材料受热熔化形成的铁水由出液口排出。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缺陷:一方面,过多的熔铁材料直接倒入到炉体内部,其熔化反应不及时,容易造成熔化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铁水在排出流动的过程中,其温度会下降,使得温度不可控,而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熔铁反射炉,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开创了一种熔化效率好,且温度可控的节能熔铁反射炉。其中,拱列式条排、凹、凸拱形隔网装置是一项技术革新,同时填补了熔炼领域的空白,解决了风冷与水冷的潜在危险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熔铁反射炉,包括:

第一炉体,具有进料口;

第二炉体,位于所述第一炉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炉体具有出料口;

连接通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炉体的下部和所述第二炉体的上部;

第一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炉体上;

第二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炉体上;

隔网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炉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上部,其中,所述隔网装置具有镂空部;

排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炉体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镂空部由多个通孔圆周阵列与拱列式条排设置而成。

进一步,所述镂空部由多个通孔横向阵列设置而成。

进一步,所述隔网装置呈拱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炉体内部设置有碳球,所述碳球位于所述隔网装置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和所述连接通道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炉体、所述第二炉体和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火材料;

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表面设置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所述第二炉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一通孔。

进一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炉体上的排气口,及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上的除尘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可打开,和/或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可打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炉体内部设置有隔网装置,该隔网装置具有镂空部,使通过进料口进入第一炉体内的熔铁材料,在隔网装置上暂时堆积,同时,熔铁材料可在重力作用下融化后,间断性的通过镂空部进入到反应腔的下部,由第一加热装置加热熔化,有效提升熔化效果。第一炉体内的铁水通过连接通道流至第二炉体内部,由第二加热装置进行温度控制,有效提升使用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节能熔铁反射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隔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隔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隔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炉体、200第二炉体、210出料口、220引导通道、230通孔、300连接通道、400第一加热装置、500第二加热装置、600隔网装置、610镂空部、620承载部、700排气装置、800碳球、90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节能熔铁反射炉,包括第一炉体100、第二炉体200、连接通道300、第一加热装置400、第二加热装置500、隔网装置600和排气装置700。

第一炉体100呈中空柱状结构,且第一炉体100上、下端面均是封闭的。第一炉体100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可向第一炉体100内部投放熔铁材料,该进料口相对设置在第一炉体100的上部。

第一加热装置400安装在第一炉体100上,且位于第一炉体100的下部,用于熔化第一炉体100内部的熔铁材料,进而形成铁水。该第一加热装置400可以是燃烧器,燃烧器可使天然气充分燃烧,且安全可靠。

隔网装置600安装在第一炉体100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的下部,安装在第一炉体100的内部的隔网装置600将第一炉体100内部分隔形成连个独立的腔体。再者,参考图2至图4,隔网装置600具有镂空部610和承载部620,因此,通过进料口向第一炉体100内部投放的熔铁材料,会部分通过镂空部610进入到第一炉体100的下部,部分会沉积在承载部620上,而沉积在承载部620上的熔铁材料会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镂空部610进入到第一炉体100的下部。可见,在隔网装置600的作用下,该熔铁材料会间断的进入到第一炉体100的下部,由第一加热装置400加热熔化,使熔铁材料的熔化更加充分,有效提升熔化效果。

隔网装置600的外形形状和第一炉体100内部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在本实施例中,隔网装置600的外形形状呈圆形,但不限于此,还包括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等。

如图2所示,隔网装置600的外形形状呈圆形,且拱形设置,镂空部610是由多个圆形通孔圆周阵列设置而成。该通孔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拱条列式、三角形、方形或椭圆形等。

如图3所示,隔网装置600的外形形状呈圆形,且拱形设置,镂空部610是由多个方形通孔,且沿着隔网装置600的径向方向阵列设置而成。

如图4所示,隔网装置600的外形形状呈方形,且拱形设置,镂空部610是由多个方形通孔,且沿着隔网装置600的横向方向阵列设置而成。

在其它实施例中,隔网装置600可以是由多个炉条组成,其中,炉条视为承载部620,相邻两个炉条之间的空隙视为镂空部610。该隔网装置600也可以呈拱形。

需要说明的是,呈拱形的隔网装置600,其凸部可朝向第一炉体100的上部或下部,在此不受限制。通过采用拱形的隔网装置600,可提升其承受压力,有效防止隔网装置600因材料堆积而断裂,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炉体100内部还设置有碳球800,碳球位于隔网装置600的下部,通过设置碳球800,减少了铁水和合金氧化,使铁水增碳,可全废钢熔炼,还使铁水升温过热。

如图1所示,第二炉体200位于第一炉体100的一侧,且第二炉体200和第一炉体100之间通过连接通道300连接,且实现内部连通。其中,连接通道300和第一炉体100的连接部位于第一炉体100的下部,连接通道300和第二炉体200的连接部位于第二炉体200的上部,这样,第一炉体100内部熔化形成的铁水经过连接通道300,可流至第二炉体200内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炉体100通过支架900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炉体200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使第一炉体100位于第二炉体200的上部,进而实现第一炉体100内部的铁水经过连接通道300流至第二炉体200内部的结构要求。

参考图1,第二炉体200也呈中空柱状结构,且第二炉体200上、下端面也均是封闭的。第二炉体200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210,该出料口210相对设置于第二炉体200的下部,用于流出铁水。进一步地,该出料口210配合连接有引导通道220,该引导通道220倾斜设置,用于引出铁水。

如图1所示,第二加热装置500安装在第二炉体200上,且相对设置在第二炉体200的上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加热装置500和连接通道300相对设置。通过设置第二加热装置500,使铁水的温度可控。该第二加热装置500也可采用燃烧器,其中,燃烧器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操作方便,且安全。

第二炉体200的上端面设置有一通孔230,低温的铁水可通过该通孔230倒至第二炉体200内部,进行重新升温,有效提升使用效率。

第一炉体100、第二炉体200和连接通道300的内壁上可设置耐火材料,高温区采用特种耐火材料,低温区采用普通硅铝质耐火材料,有效防止损坏,具有减少维修作业,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另外,炉体的外壳采用纳米保温板和硅酸铝轻质保温浇注料,有效减少热损失。

如图1所示,排气装置700包括排气口和除尘机构,排气口位于第一炉体100的上部,除尘机构位于排气口处,使排放的灰尘颗粒低于国家标准(颗粒物20mg/m)。还有,第一炉体100的上部还可设置换热器,该换热器可以是陶瓷换热器,其具有热效率高、节能和寿命长等优点。

如图1所示,第一炉体100的底部可打开,和/或第二炉体200的顶部可打开,当停炉后,打开第一炉体100的底部,以及第二炉体200的顶部,加快散热,以便维修。上述的打开方式可采用以下结构,例如:第一炉体100上铰接有一炉门,通过炉门实现第一炉体100的底部的打开。

综上,熔铁材料通过进料口投入到第一炉体100内部,在隔网装置600的作用下,间断的进入到第一炉体100的下部,且受第一加热装置400加热熔化形成铁水,铁水通过连接通道300流至第二炉体200内部,通过第二加热装置500加热且温度控制,最后通过出料口210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