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7148发布日期:2018-11-17 01: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蜗壳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空调产品的舒适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风管式空调机,俗称风管机,空调联接风管向室内送风,风管机由于价格较低、机组能效比较高、便于引入新风,因此适用范围广,但由于风管机采用的是离心风轮叶片,产生的噪声较大,该噪音问题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蜗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噪音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蜗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整体呈筒型,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蜗舌和出风框,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上设有第一整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流结构为若干个锯齿,所述锯齿均匀设置在所述导流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的切口深度为a,a的值介于0.5mm~2mm之间;所述锯齿的截面角度为b,b的值介于45°~12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a的值为1mm,所述b的值为110°。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框内设有第二整流结构,所述第二整流结构为若干个第一导风凹槽,所述第一导风凹槽均匀设置在所述出风框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凹槽的宽度为c,c≤3mm;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风凹槽之间的间隙为d,d≤10mm。

进一步的,所述c的值为2mm,所述d的值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蜗舌上设有第三整流结构,所述第三整流结构为若干个第二导风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机构、定位机构和卡装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卡装结构和第一下卡装结构,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二上卡装结构和第二下卡装结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定位结构和第一下定位凹槽,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二上定位结构和第二下定位凹槽;

所述卡装机构包括若干个相互配合使用的卡装扣和卡装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蜗壳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蜗壳,在壳体上增加整流结构,使得流经壳体内的气流得到了梳理,使气流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到离心风轮叶片上,避免气流从各个方向打在离心风轮叶片上,从优化气流的角度,改善了蜗壳噪音,实现了降噪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噪音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管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蜗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风管机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风管机与上述蜗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蜗壳上锯齿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的出风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蜗壳的爆炸图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一连接机构,131-第一上卡装结构,132-第一下卡装结构,14-第二连接机构,141-第二上卡装结构,142-第二下卡装结构,15-第一定位机构,151-第一上定位结构,152-第一下定位凹槽,16-第二定位机构,161-第二上定位结构,162-第二下定位凹槽,17-卡装机构,171-卡装扣,172-卡装筋,18-安装棉记号线,2-进风口,21-导流圈,22-锯齿,3-出风框,31-第一导风凹槽,4-蜗壳安装板,5-第二导风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一、结构示意图二、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和锯齿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一种蜗壳,包括壳体1,壳体整体呈筒型,在筒型的两侧平面上分别设有进风口2,在筒型的弧面上设有出风孔,从出风孔处向外延伸形成具有方形截面的出风框3,在出风孔和出风框3的交界处外侧设有蜗壳安装板4,蜗壳安装板4用于固定蜗壳的位置;壳体1内还设有蜗舌,其靠近出风孔设置,其作用就是防止气流在蜗壳内循环流动,使得气流顺利从出风框3排出。

进风口2为圆孔结构,在进风口2的圆周上设有导流圈21,导流圈21为向内延伸的圆弧面结构,在导流圈21的圆周边缘上设有第一整流结构,第一整流结构为若干个锯齿22,该锯齿22均匀设置在导流圈21上,该锯齿22用于梳理进风气流,实现降噪的目的。

其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该锯齿22的切口深度为a,a的值介于0.5mm~2mm之间,锯齿22的截面角度为b,b的值介于45°~120°之间,切口深度a和截面角度b的值决定着导流圈21上锯齿的数量及气流从锯齿22经过的截面积,锯齿22数量越多和截面积越大,对气流的梳理效果越好。当截面角度b的值一定时,切口深度a的值越大,则截面积越大,但锯齿数量越少;当切口深度a的值一定时,截面角度b的值越大,则截面积越大,但锯齿数量越少,由此可见,气流流经锯齿22的截面积大小和锯齿22数量的多少相互影响,当锯齿22数量太少或截面积太小都会减弱气流的梳理效果。优选的,a的值为1mm,b的值为110°,当切口深度a和截面角度b按此取值时,既保证了尽量多数量的锯齿22,又保证了尽量大面积的截面积,使得进风口2梳理气流的效果达到了最佳。

本发明所述的蜗壳,在导流圈上设置锯齿,锯齿的特有形状使得气流梳理效果极佳,因此通过优化蜗壳的进风气流,可减少气流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实际测得的噪音值下降了0.5db。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蜗壳的出风框的局部放大图。

如上所述的一种蜗壳,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出风框3的上下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导风凹槽31,其为第二整流结构,第一导风凹槽31均匀分布在内壁上,该第一导风凹槽31用于梳理出风气流,达到降噪的目的。

其中,如图5所示,该第一导风凹槽31的宽度为c,c≤3mm,相邻两个第一导风凹槽31之间的间隙为d,d≤10mm,宽度c的值和间隙d的值影响着第一导风凹槽31的数量,第一导风凹槽31的宽度越大和数量越多,对气流的梳理效果越好。当宽度c的值一定时,间隙d的值越小,则第一导风凹槽31的数量越多,但由于第一导风凹槽31的数量多会使得出风量减弱;当间隙d的值一定时,宽度c的值越大,则气流流经第一导风凹槽31的面积越大,但第一导风凹槽31数量会减少,这对气流梳理效果也会有影响,由此可见,第一导风凹槽31的宽度c的值和间隙d相互影响。优选的,c的值为2mm,d的值为8mm,当宽度c的值和间隙d按此取值时,既保证了第一导风凹槽31的宽度尽量大和数量尽量多,又保证了出风框3的出风量,使得出风框3梳理气流的效果达到了最佳。

第一导风凹槽31从出风框3边缘处开始向内延伸,其延伸的长度不得超过与蜗壳安装板4相对应的位置,这样增大了第一导风凹槽31对气流作用面积,又保证第一导风凹槽31不会干涉离心风轮叶片的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蜗壳,在出风框上设置第一导风凹槽,可进一步减少气流通过时产生的噪音,使得噪音下降的更多。

实施例三

如上所述的一种蜗壳,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蜗舌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风凹槽5,其为第三整流结构,该第二导风凹槽5用于梳理气流,实现进一步的降噪。

本发明所述的蜗壳,同时在导流圈上设置第一整流结构、出风框上设置第二整流结构及在蜗舌上设有第三整流结构,将起到多重叠加的效果,可大大减少气流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实际测得的噪音值下降了1db。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蜗壳的爆炸图和爆炸图的局部放大图。

如上所述的一种蜗壳,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呈上下结构设置,出风框3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蜗舌的第三整流结构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后,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成上述导流圈21,连接件包括连接机构、定位机构和卡装机构17。

其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机构13和第二连接机构14,第一连接机构13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卡装结构131和第一下卡装结构132,第二连接机构14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二上卡装结构141和第二下卡装结构142。第一连接机构13和第二连接机构14的数量均为两对,其中一对第一连接机构13和第二连接机构14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平面上,另一对第一连接机构13和第二连接机构14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侧平面上,位于同一侧平面上的第一连接机构13和第二连接机构14对称设置在进风口2的两侧。第一上卡装结构131和第二上卡装结构141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第一下卡装结构132和第二下卡装结构142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第一上卡装结构131和第二上卡装结构141为卡扣形状,且卡扣形状可不同。

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机构15和第二定位机构16,第一定位机构15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定位结构151和第一下定位凹槽152,第二定位机构16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二上定位结构161和第二下定位凹槽162。第一定位机构15的数量为两对,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平面上,第二定位机构16的数量为三对,均匀分布在出风孔处。第一上定位结构151为圆柱形,第二上定位结构161为片状形状。

如图7所示,卡装机构17包括若干个相互配合使用的卡装扣171和卡装筋172,卡装机构17设置在壳体1的弧面上,卡装机构17与出风框3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卡装扣171上下交错设置,卡装筋172也对应卡装扣171的位置上下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上设有3个卡装扣171和2个卡装筋172,每个卡装筋172设置在两个卡装扣171之间,其中位于两侧的2个卡装扣171具有包边结构,包边结构即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的弧面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1的平面上;对应的,第一壳体11上设有与第二壳体上的3个卡装扣171配合的卡装筋172和与第二壳体上的2个卡装筋172配合的卡装扣171。其中每个卡装筋172由3个凸筋组成,采用凸筋的设计,以消除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面与面配合的偏差,便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加工时进行修理和校正,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配合更加平整、牢固,密封性更佳。

本发明所述的蜗壳,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多种连接件连接,增强了蜗壳整体强度,还具有防跌落,密封性好的优点。

实施例五

一种风管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蜗壳,其中蜗壳的整体材料为pp材料,其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好,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如图1所示,在壳体1上下两侧弧面上还设有安装棉记号线18,以便于员工操作时快速准确的找到安装棉的安装位置,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风管机,在蜗壳上增加整流结构,使得流经壳体内的气流得到了梳理,使气流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到离心风轮叶片上,避免气流从各个方向打在离心风轮叶片上,从优化气流的角度,改善了蜗壳噪音,实现了风管机降噪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