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808发布日期:2018-11-16 23:1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布料烘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涤棉布料指的是涤棉混纺织物,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料既结合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涤棉布料具有外观光洁、手感厚实、坚实耐穿、保形性好、富有弹性、易洗、快干、耐磨性的突出特点,价格也比纯棉便宜。烘干为布料纺织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普通的涤棉布料烘干设备热量分布不均,烘干过程产生的水蒸气散发速度慢,使得布料烘干效率低,耗费电能。因此,普通的涤棉布料烘干设备,存在烘干效率低,耗费电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本发明具有烘干效率高,节约电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与出风口的一端连接,出风口的另一端设有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的侧壁,导风板的下方设有电热板,电热板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的侧壁,电热板的下方为烘干腔室,烘干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烘干腔室内部设有第一加热辊、第二加热辊和第三加热辊,第二加热辊位于第一加热辊和第三加热辊的上方,烘干腔室的侧壁的下部设有散汽窗。

前述的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中,所述烘干腔室的侧壁和底面上设有保温板。

前述的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中,所述保温板的材料为蛭石或珍珠岩。

前述的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中,所述鼓风机位于烘干箱体顶部的中心。

前述的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中,所述导风板和电热板分别与烘干箱体的底面平行。

前述的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中,所述散汽窗与进料口同侧。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在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与出风口的一端连接,出风口的另一端设有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的侧壁,导风板的下方设有电热板,电热板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的侧壁,电热板的下方为烘干腔室,烘干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烘干腔室内部设有第一加热辊、第二加热辊和第三加热辊,第二加热辊位于第一加热辊和第三加热辊的上方,烘干腔室侧壁的下部设有散汽窗。所述鼓风机中的气流通过导风板均匀扩散,形成均匀向下的气流,均匀气流将电热板产生的热量输送到涤棉混纺布料表面涤棉混纺布料表面的水蒸汽通过散汽窗快速散发出去,使涤棉混纺布料快速烘干。本发明具有烘干效率高,节约电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附图中的标记为:1-烘干箱体,2-鼓风机,3-出风口,4-导风板,5-电热板,6-烘干腔室,7-第一加热辊,8-第二加热辊,9-第三加热辊,10-进料口,11-出料口,12-散汽窗,13-涤棉混纺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烘干箱体1,烘干箱体1的顶部设有鼓风机2,鼓风机2与出风口3的一端连接,出风口3的另一端设有导风板4,导风板4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1的侧壁,导风板4的下方设有电热板5,电热板5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1的侧壁,电热板5的下方为烘干腔室6,烘干腔室6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烘干腔室6内部设有第一加热辊7、第二加热辊8和第三加热辊9,第二加热辊8位于第一加热辊7和第三加热辊9的上方,烘干腔室6的侧壁的下部设有散汽窗12。

所述烘干腔室6的侧壁和底面上设有保温板。

所述保温板的材料为蛭石。

所述鼓风机2位于烘干箱体1顶部的中心。

所述导风板4和电热板5分别与烘干箱体1的底面平行。

所述散汽窗12与进料口10同侧。

本发明中,通过电热板5和第一加热辊7、第二加热辊8和第三加热辊9产生的热量将涤棉混纺布料13烘干,所述鼓风机2提供流动的气流,所述导风板4使流动的气流均匀向下运动,向下的均匀气流将电热板5产生的热量导至涤棉混纺布料13的表面,烘干腔室6侧壁的下部设置的散汽窗12有助于水蒸气的排放,涤棉混纺布料13从进料口10进入烘干腔室6,经第一加热辊7、第二加热辊8和第三加热辊9,快速烘干,到达出料口11。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棉混纺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与出风口的一端连接,出风口的另一端设有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的侧壁,导风板的下方设有电热板,电热板的两端连接于烘干箱体的侧壁,电热板的下方为烘干腔室,烘干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烘干腔室内部设有第一加热辊、第二加热辊和第三加热辊,第二加热辊位于第一加热辊和第三加热辊的上方,烘干腔室的侧壁的下部设有散汽窗。本发明具有烘干效率高,节约电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丁霞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裕帛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3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