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其送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3935发布日期:2019-01-05 11:0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其送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其送风方法。



背景技术:

一方面,能源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建筑用能再我国能源消耗中占很大比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空间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空调能耗已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60%,建筑节能已被公认为时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空调系统的节能刻不容缓。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大多采用氟氯烃类制冷剂,容易产生温室效应,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提出了转轮除湿空调,现有的转轮除湿空调一般是由除湿转轮、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和辅助电加热器等几种主要设备组成,除湿转轮承担处理空气潜热负荷的作用,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以及辅助电加热承担处理空气显热负荷的作用。常规单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所需的再生温度过高,需要靠辅助电加热器加热到100℃~120℃,这就会使高品位的电能浪费,从和能角度来看,电能转换成热能是及其不合理的,和可用功的损失也很大,并且没有考虑废热的回收;而且,常规的除湿转轮空调系统的吸附热和再生空气没有得到利用,并且在冬季的利用效率过低。

综上所述,现有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还存在以下不足:(1)再生能耗大;(2)吸附热的严重浪费;(3)冬季除湿转轮空调系统效率低。因此,急需设计新型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合理、成本低、能耗低、制冷及制热效率高、没有温室效应作用、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热水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

所述双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包括第一除湿转轮、第二除湿转轮、板式热回收器、空气预冷器、空气再冷器、主空气加热器、辅助空气加热器、处理风机和再生风机,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包括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和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所述板式热回收器包括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和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包括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和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所述空气预冷器、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空气再冷器和处理风机依次连接构成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一空气处理路径,所述空气预冷器的空气入口为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一空气入口,所述处理风机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用于将处理风机排出的新风排出到室内的室内新风排出管和用于将处理风机排出的新风排出到室外的室外新风排出管,所述室内新风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室外新风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主空气加热器、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和再生风机依次连接构成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二空气处理路径,所述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的空气入口为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二空气入口,所述再生风机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用于将再生风机排出的再生排风排出到室外的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和用于将再生风机排出的再生排风通往室内的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所述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辅助空气加热器、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和再生风机依次连接构成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三空气处理路径,所述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的空气入口为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三空气入口;

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低品位能集热器,所述低品位能集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有热水输出总管,所述热水输出总管上连接有与主空气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热水输送分管、与辅助空气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二热水输送分管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三热水输送分管;所述低品位能集热器的回水口连接有集热器回水总管,所述集热器回水总管上连接有与主空气加热器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一热水回水分管、与辅助空气加热器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二热水回水分管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三热水回水分管,所述第一热水回水分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二热水回水分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三热水回水分管上设置有第七阀门;

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井以及依次连接的供水井、蓄水池和水质处理器,所述水质处理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冷水输出总管,所述冷水输出总管上连接有与空气预冷器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冷水输送分管、与空气再冷器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二冷水输送分管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三冷水输送分管;所述回水井上连接有冷水回水总管,所述冷水回水总管上连接有与空气预冷器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一冷水回水分管、与空气再冷器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二冷水回水分管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三冷水回水分管,所述第一冷水回水分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第二冷水回水分管上设置有第九阀门,所述第三冷水回水分管上设置有第十阀门。

上述的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输出总管上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冷水输出总管上连接有第二水泵。

上述的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蝶阀;所述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均为闸阀。

上述的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热空调末端装置为辐射供冷装置或显热型风机盘管。

上述的一种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品位能集热器为太阳能集热器或废热余热回收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制冷及制热效率高、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送风方法,包括夏季工况送风方法和冬季工况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季工况送风方法包括用于为室内提供低温低湿的新风的夏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用于将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排到室外的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和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用于为主空气加热器和辅助空气加热器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热水的夏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以及用于为空气预冷器、空气再冷器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提供冷却空气所需冷水的夏季冷水循环路径;

所述夏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二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室外空气从第一空气入口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空气预冷器、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和空气再冷器后,生成低温低湿的新风并由处理风机经由室内新风排出管排出到室内;其中,空气预冷器对空气进行干工况预冷处理,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对空气进行等焓减湿处理,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将空气与温度较低的新风进行显热交换处理,空气再冷器将空气进一步等湿冷却到低温低湿状态点;

所述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三阀门、关闭第四阀门,室外空气从第二空气入口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主空气加热器和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经由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排出到室外;其中,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主空气加热器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三阀门、关闭第四阀门,室外空气从第三空气入口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辅助空气加热器和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经由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排出到室外;其中,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对空气进行升温减湿处理,辅助空气加热器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夏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关闭第七阀门;低品位能集热器的出水口输出的热水经过热水输出总管输出,并经过第一水泵加压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一热水输送分管送往主空气加热器,另一路经过第二热水输送分管送往辅助空气加热器,主空气加热器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一热水回水分管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辅助空气加热器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二热水回水分管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

所述夏季冷水循环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关闭第十阀门;供水井内的冷水进入蓄水池,蓄水池内的冷水经过水质处理器处理后,经过冷水输出总管输出,并经过第二水泵加压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过第一冷水输送分管送往空气预冷器,第二路经过第二冷水输送分管送往空气再冷器,空气预冷器利用冷水对空气进行干工况预冷处理后,输出水温升高后的冷水并经过第一冷水回水分管送回回水井;空气再冷器利用冷水对空气进行等湿冷却处理后,输出水温升高后的冷水并经过第二冷水回水分管送回回水井;第三路经过第三冷水输送分管送往显热空调末端装置进行制冷降温,制冷完成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输出水温降低后的冷水并经过第三冷水回水分管送回回水井回灌地下;

所述冬季工况送风方法包括用于将低温低湿的新风排出到室外的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用于将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通往室内的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和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以及用于为主空气加热器和辅助空气加热器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热水的冬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关闭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停止工作;

所述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室外空气从第一空气入口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空气预冷器、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和空气再冷器后,生成低温低湿的新风并由处理风机经由室外新风排出管排出到室外;其中,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对空气进行等焓减湿处理,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将空气与温度较低的新风进行显热交换处理;

所述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三阀门、开启第四阀门,室外空气从第二空气入口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主空气加热器和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经由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通往室内;其中,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主空气加热器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三阀门、开启第四阀门,室外空气从第三空气入口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辅助空气加热器和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经由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通往室内;其中,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对空气进行升温减湿处理,辅助空气加热器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冬季低品位热水流动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低品位能集热器的出水口输出的热水经过热水输出总管输出,并经过第一水泵加压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过第一热水输送分管送往主空气加热器,第二路经过第二热水输送分管送往辅助空气加热器,主空气加热器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一热水回水分管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辅助空气加热器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二热水回水分管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第三路经过第三热水输送分管送往显热空调末端装置进行供热,供热完成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三热水回水分管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主要为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提供进风,这样充分利用了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高温低湿的排风,对第二除湿转轮的吸附热进行了热回收,使辅助空气加热器所需加热的温度降低;降低了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进口风的湿度,增大第一除湿转轮的再生侧与干燥剂表面水蒸气的分压差,使脱附效率更高,则第一除湿转轮的再生效率提高。

2、本发明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采用板式热回收器能充分利用从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出来的较高温度的排风,对第一除湿转轮的吸附热进行热回收,对温度较低的第二除湿转轮的再生空气进风进行预热,降低系统的再生加热量及处理空气冷却量,进一步优化了系统。

3、本发明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环境空气通过空气预冷器进行预冷,降低了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的进风温度,提高了第一除湿转轮的除湿能力。

4、本发明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能用于冬夏两季,为夏季制冷,为冬季供热;很好的解决了传统除湿转轮空调适用于夏季、用于冬季效率太低的问题;该低温驱动双转轮除湿空调中显热空调末端和除湿转轮系统共用一个冷热源,系统的成本降低。

5、本发明的夏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和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中,空气先通过空气预冷器,降低了处理空气的温度;处理空气采用先预冷后除湿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第一除湿转轮的除湿能力,在除湿量相同的条件下,预冷能降低系统的再生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再生能耗,而除湿能耗几乎不变,使整个系统的能耗降低;而且,能够降低第一除湿转轮的再生区排风温度,使除湿区和再生区的温差减小,进一步节省了能量的损耗。

6、本发明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和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中,室外空气通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后温度升高,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所需的再生温度不变,主空气加热器需要加热的温度降低,使整个空调系统所需的低品位能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从而优化了空调系统性能。

7、本发明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和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中,室外空气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升温减湿、辅助空气加热器加热后作为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进口风,提高了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的进口风温度,第一除湿转轮所需的再生温度不变,辅助空气加热器需要加热的温度降低,使整个空调系统所需的低品位能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能耗;降低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空气进口的含湿量,增大了再生空气与干燥剂表面水蒸气的分压差,使脱附效率更高,进一步增大第一除湿转轮的再生效率。

8、本发明的夏季冷水循环路径中,除湿系统所需的冷水和显热空调末端所需的冷源均来自于地下冷水,使地下冷水不仅应用于转轮除湿侧,还能给室内制冷提供冷源,二者结合提高系统的制冷能力和制冷效率,还对地下冷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不仅简化了整个空调系统,还降低了该系统的设备成本。

9、本发明的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中,空气先通过空气预冷器,降低了处理空气的温度;处理空气采用先预冷后除湿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第一除湿转轮的除湿能力,在除湿量相同的条件下,预冷能降低系统的再生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再生能耗,而除湿能耗几乎不变,使整个系统的能耗降低;而且,能够降低第一除湿转轮的再生区排风温度,使除湿区和再生区的温差减小,进一步节省了能量的损耗。

10、本发明能用少量的能耗来处理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空调系统由于热湿联合处理带来的能源浪费、温湿度控制精度低、低温环境下除湿量小和冷凝水析出造成的空气品质低等问题;本系统没有采用氟氯烃类制冷剂,没有温室效应作用;并且在冬季和夏季都能使用,是一种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技术,推广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新颖合理,成本低,能耗低,制冷及制热效率高,没有温室效应作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空气入口;2—空气预冷器;3—第一除湿转轮;

3-1—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2—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

4—板式热回收器;4-1—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

4-2—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5—空气再冷器;

6—处理风机;7—第二空气入口;8—室内新风排出管;

9—主空气加热器;10—室外新风排出管;11—第三空气入口;

12—第二除湿转轮;12-1—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

12-2—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3—辅助空气加热器;

14—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5—再生风机;

16—低品位能集热器;17—供水井;18—蓄水池;

19—水质处理器;20—回水井;21—显热空调末端装置;

22—第五阀门;23—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

25—第八阀门;26—第九阀门;27—第十阀门;

28—第二阀门;29—第一阀门;30—第三阀门;

31—第四阀门;32—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

33—热水输出总管;34—第一热水输送分管;

35—第二热水输送分管;36—第三热水输送分管;

37—集热器回水总管;38—第一热水回水分管;

39—第二热水回水分管;40—第三热水回水分管;

41—冷水输出总管;42—第一冷水输送分管;

43—第二冷水输送分管;44—第三冷水输送分管;

45—冷水回水总管;46—第一冷水回水分管;

47—第二冷水回水分管;48—第三冷水回水分管;

49—第一水泵;50—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低温低湿驱动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包括双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热水循环系统、冷水循环系统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

所述双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包括第一除湿转轮3、第二除湿转轮12、板式热回收器4、空气预冷器2、空气再冷器5、主空气加热器9、辅助空气加热器13、处理风机6和再生风机15,所述第一除湿转轮3包括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1和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所述板式热回收器4包括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4-1和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所述第二除湿转轮12包括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和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所述空气预冷器2、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1、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4-1、空气再冷器5和处理风机6依次连接构成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一空气处理路径,所述空气预冷器2的空气入口为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一空气入口1,所述处理风机6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用于将处理风机6排出的新风排出到室内的室内新风排出管8和用于将处理风机6排出的新风排出到室外的室外新风排出管10,所述室内新风排出管8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9,所述室外新风排出管1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8;所述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主空气加热器9、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和再生风机15依次连接构成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二空气处理路径,所述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的空气入口为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二空气入口7,所述再生风机15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用于将再生风机15排出的再生排风排出到室外的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4和用于将再生风机15排出的再生排风通往室内的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32,所述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4上设置有第三阀门30,所述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32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1;所述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辅助空气加热器13、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和再生风机15依次连接构成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三空气处理路径,所述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的空气入口为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第三空气入口11;

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低品位能集热器16,所述低品位能集热器16的出水口连接有热水输出总管33,所述热水输出总管33上连接有与主空气加热器9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热水输送分管34、与辅助空气加热器13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二热水输送分管35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三热水输送分管36;所述低品位能集热器16的回水口连接有集热器回水总管37,所述集热器回水总管37上连接有与主空气加热器9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一热水回水分管38、与辅助空气加热器13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二热水回水分管39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三热水回水分管40,所述第一热水回水分管38上设置有第五阀门22,所述第二热水回水分管39上设置有第六阀门23,所述第三热水回水分管40上设置有第七阀门24;所述热水循环系统由低品位能集热器16提供热水供给主空气加热器9、辅助空气加热器13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

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井20以及依次连接的供水井17、蓄水池18和水质处理器19,所述水质处理器19的出水口连接有冷水输出总管41,所述冷水输出总管41上连接有与空气预冷器2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冷水输送分管42、与空气再冷器5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二冷水输送分管43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三冷水输送分管44;所述回水井20上连接有冷水回水总管45,所述冷水回水总管45上连接有与空气预冷器2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一冷水回水分管46、与空气再冷器5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二冷水回水分管47和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的回水口连接的第三冷水回水分管48,所述第一冷水回水分管46上设置有第八阀门25,所述第二冷水回水分管47上设置有第九阀门26,所述第三冷水回水分管48上设置有第十阀门27。所述冷水循环系统由供水井17内的冷水经蓄水池18和水质处理器19供给空气预冷器2、空气再冷器5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回水经回水井20回灌地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输出总管33上连接有第一水泵49,所述冷水输出总管41上连接有第二水泵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29、第二阀门28、第三阀门30和第四阀门31均为蝶阀;所述第五阀门22、第六阀门23、第七阀门24、第八阀门25、第九阀门26和第十阀门27均为闸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为辐射供冷装置或显热型风机盘管。具体实施时,所述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设立于空调房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品位能集热器16为太阳能集热器或废热余热回收器。

本发明的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送风方法,包括夏季工况送风方法和冬季工况送风方法,所述夏季工况送风方法包括用于为室内提供低温低湿的新风的夏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用于将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排到室外的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和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用于为主空气加热器9和辅助空气加热器13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热水的夏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以及用于为空气预冷器2、空气再冷器5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提供冷却空气所需冷水的夏季冷水循环路径;

所述夏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二阀门28、开启第一阀门29,室外空气从第一空气入口1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空气预冷器2、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1、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4-1和空气再冷器5后,生成低温低湿的新风并由处理风机6经由室内新风排出管8排出到室内;其中,空气预冷器2对空气进行干工况预冷处理,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1对空气进行等焓减湿处理,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4-1将空气与温度较低的新风进行显热交换处理,空气再冷器5将空气进一步等湿冷却到低温低湿状态点;

所述夏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中,空气先通过空气预冷器2,降低了处理空气的温度;处理空气采用先预冷后除湿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第一除湿转轮3的除湿能力,在除湿量相同的条件下,预冷能降低系统的再生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再生能耗,而除湿能耗几乎不变,使整个系统的能耗降低;而且,能够降低第一除湿转轮3的再生区排风温度,使除湿区和再生区的温差减小,进一步节省了能量的损耗。

所述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三阀门30、关闭第四阀门31,室外空气从第二空气入口7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主空气加热器9和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15经由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4排出到室外;其中,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主空气加热器9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中,室外空气通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后温度升高,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所需的再生温度不变,主空气加热器9需要加热的温度降低,使整个空调系统所需的低品位能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从而优化了空调系统性能。

所述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三阀门30、关闭第四阀门31,室外空气从第三空气入口11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辅助空气加热器13和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15经由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4排出到室外;其中,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对空气进行升温减湿处理,辅助空气加热器13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中,室外空气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升温减湿、辅助空气加热器13加热后作为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进口风,提高了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的进口风温度,第一除湿转轮3所需的再生温度不变,辅助空气加热器13需要加热的温度降低,使整个空调系统所需的低品位能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能耗;降低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空气进口的含湿量,增大了再生空气与干燥剂表面水蒸气的分压差,使脱附效率更高,进一步增大第一除湿转轮3的再生效率。

具体实施时,所述夏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生成的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与所述夏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生成的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是混合后由再生风机15经由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4排出到室外的。

所述夏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五阀门22、第六阀门23,关闭第七阀门24;低品位能集热器16的出水口输出的热水经过热水输出总管33输出,并经过第一水泵49加压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一热水输送分管34送往主空气加热器9,另一路经过第二热水输送分管35送往辅助空气加热器13,主空气加热器9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一热水回水分管38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16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辅助空气加热器13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二热水回水分管39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16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

所述夏季冷水循环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八阀门25和第九阀门26,关闭第十阀门27;供水井17内的冷水进入蓄水池18,蓄水池18内的冷水经过水质处理器19处理后,经过冷水输出总管41输出,并经过第二水泵50加压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过第一冷水输送分管42送往空气预冷器2,第二路经过第二冷水输送分管43送往空气再冷器5,空气预冷器2利用冷水对空气进行干工况预冷处理后,输出水温升高后的冷水并经过第一冷水回水分管46送回回水井20;空气再冷器5利用冷水对空气进行等湿冷却处理后,输出水温升高后的冷水并经过第二冷水回水分管47送回回水井20;第三路经过第三冷水输送分管44送往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进行制冷降温,制冷完成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输出水温降低后的冷水并经过第三冷水回水分管48送回回水井20回灌地下;

所述夏季冷水循环路径中,除湿系统所需的冷水和显热空调末端所需的冷源均来自于地下冷水,使地下冷水不仅应用于转轮除湿侧,还能给室内制冷提供冷源,二者结合提高系统的制冷能力和制冷效率,还对地下冷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不仅简化了整个空调系统,还降低了该系统的设备成本。

所述冬季工况送风方法包括用于将低温低湿的新风排出到室外的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用于将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通往室内的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和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以及用于为主空气加热器9和辅助空气加热器13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热水的冬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关闭第八阀门25、第九阀门26和第十阀门27,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停止工作;

所述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二阀门28、关闭第一阀门29,室外空气从第一空气入口1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空气预冷器2、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1、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4-1和空气再冷器5后,生成低温低湿的新风并由处理风机6经由室外新风排出管10排出到室外;其中,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3-1对空气进行等焓减湿处理,板式热回收器一次风端4-1将空气与温度较低的新风进行显热交换处理;此时空气预冷器2、空气再冷器5不工作;

所述冬季第一空气处理路径中,空气先通过空气预冷器2,降低了处理空气的温度;处理空气采用先预冷后除湿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第一除湿转轮3的除湿能力,在除湿量相同的条件下,预冷能降低系统的再生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再生能耗,而除湿能耗几乎不变,使整个系统的能耗降低;而且,能够降低第一除湿转轮3的再生区排风温度,使除湿区和再生区的温差减小,进一步节省了能量的损耗。

所述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三阀门30、开启第四阀门31,室外空气从第二空气入口7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主空气加热器9和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15经由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32通往室内;其中,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主空气加热器9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中,室外空气通过板式热回收器二次风端4-2后温度升高,第二除湿转轮再生区12-2所需的再生温度不变,主空气加热器9需要加热的温度降低,使整个空调系统所需的低品位能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从而优化了空调系统性能。

所述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三阀门30、开启第四阀门31,室外空气从第三空气入口11进入双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依次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辅助空气加热器13和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后,生成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并由再生风机15经由室内再生排风排出管32通往室内;其中,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对空气进行升温减湿处理,辅助空气加热器13将空气等湿加热到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所需的再生温度,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对空气进行增湿减温处理;

所述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中,室外空气经过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12-1升温减湿、辅助空气加热器13加热后作为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进口风,提高了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的进口风温度,第一除湿转轮3所需的再生温度不变,辅助空气加热器13需要加热的温度降低,使整个空调系统所需的低品位能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能耗;降低第一除湿转轮再生区3-2空气进口的含湿量,增大了再生空气与干燥剂表面水蒸气的分压差,使脱附效率更高,进一步增大第一除湿转轮3的再生效率。

具体实施时,所述冬季第二空气处理路径生成的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与所述冬季第三空气处理路径生成的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是混合后由再生风机15经由室外再生排风排出管14通往室内的。

所述冬季低品位热水流动路径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五阀门22、第六阀门23和第七阀门24;低品位能集热器16的出水口输出的热水经过热水输出总管33输出,并经过第一水泵49加压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过第一热水输送分管34送往主空气加热器9,第二路经过第二热水输送分管35送往辅助空气加热器13,主空气加热器9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一热水回水分管38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16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辅助空气加热器13利用热水对空气等湿加热后,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二热水回水分管39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16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第三路经过第三热水输送分管36送往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进行供热,供热完成后,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输出水温降低后的热水并经过第三热水回水分管40返回低品位能集热器16进行下一轮循环采热。

所述冬季低品位热水循环路径中,空调系统所需的再生热和显热空调末端装置21所需的热源均来自低品位能集热器16,使低品位能不仅应用于转轮再生,还能给室内供热提供热源,二者结合大大提高了空调系统的供热能力和供热效率,对低品位能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不仅简化了整个供热系统,还大大降低了该空调系统的设备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