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8262发布日期:2019-03-19 23:1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炒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



背景技术:

炒炉是节能高效的一项工具。可替代完成传统炉具的煎、炒、炸、煮、蒸、炖、焖、扒等各类烹调功能,特别适合燃料供应以及安全条件受限制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酒店内的厨师在做完一道菜后将锅拿离炒炉后,在装菜、洗锅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一般不会关闭炒炉上的燃气,故在这段时间内容易造成能源上的浪费,且炒炉出火口一般设置在炒灶本体上端的凹槽内,火焰产生的热量容易被炒灶本体吸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锅离开炒灶时,炒灶上的出火槽排出的燃气能自动减小且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被炒灶本体吸收的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包括炒灶本体、出火槽、燃气管、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炒灶本体下端设有四个支撑脚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炒灶本体上端设置容腔,所述容腔上端开口处设有炉台,所述炉台通过螺钉与炒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出火槽设置在炉台上端,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包括第一流量阀本体、用于控制第一流量阀本体内流量大小的第一旋转把手,所述第一流量阀本体设置在容腔内与出火槽相互连通,所述炒灶本体的左侧设有与其旋转配合的第一旋转把手,所述第一旋转把手贯穿炒灶本体设置在第一流量阀本体上与其旋紧配合,所述燃气管设置在炒灶本体右侧穿过容腔与第一流量阀本体的另外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炉台上端设有安置槽,所述出火槽位于安置槽内,所述安置槽内设有炉架,所述炉架与安置槽底部相抵配合,所述容腔内设有用于自动控制出火槽燃气流量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流量控制阀、按压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包括第二流量阀本体、用于控制第二流量阀本体内流量大小的第二旋转把手,所述第二流量阀本体设置在第一流量阀本体与燃气管之间,所述第二流量阀本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量阀本体和燃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旋转把手设置在第二流量阀本体上与其旋紧配合,所述第二旋转把手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旋转把手外壁沿其圆周的方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一轮齿。

所述按压装置包括限位底座、按压柱、弹簧,所述安置槽内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贯通炉台设置,所述炉台底部设有与插接孔对应设置的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的上端与左端设有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限位底座的上端与炉台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柱设置在插接孔内与其插接配合,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底座与按压柱之间,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限位底座上端开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按压柱的下端相抵配合,所述按压柱的长度的值等于限位底座下端到炉架上端的垂直距离的值,所述按压柱外壁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内设有与第一轮齿相互啮合后传动配合的第二轮齿。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槽内壁上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第一隔热层上端设有环形的分流盘,所述分流盘的外壁与第一隔热层相抵配合,所述分流盘内壁的直径大于按压柱的直径,所述分流盘内部设有腔体,所述分流盘底部设有与腔体相互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另外一端与出火槽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盘上端设有若干与腔体相互连通的出气孔,所述炉架设置在分流盘上端与其相抵皮额和。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底座内壁与插接孔内壁均设有第二隔热层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热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隔热层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柱设置第一缺口的一侧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二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炒灶本体与炉台连接方式的设计,使其拆分更加方便,便于日后对腔体内零部件的维修。

(2)本发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设计,使出火槽排出燃气的量可由人为控制,方便烧菜时控制火候的不同。

(3)本发明燃气流量控制装置的设计,实现自动控制出火槽排出的燃气的量。

(4)本发明分流盘的设计使出火槽排出的燃气分散地更加均匀,避免燃气集中在一点燃烧,使锅底受热更加均匀。

(5)本发明第一隔热层的设计,降低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炉台吸收的效率,使该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具备节能的功能。

(6)本发明按压柱材料的选择,降低了按压柱的导热效率,避免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经过按压柱被传递到炉台上。

(7)本发明第二隔热层的设计,避免按压柱上了热量被传递到限位底座上。

(8)本发明第二缺口的设计,因锅底呈弧面型,故锅放置在炉架上的过程中,锅底首先与按压柱接触,而后跟炉架接触,当锅底跟炉架接触时,第二旋转把手正好进入第二缺口内,避免该单炒单位节能式炒灶在炒菜时,第二旋转把手上的第二轮齿还与第一轮齿相互啮合,避免了炒菜时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由按压柱传递到第二旋转把手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其中:1-炒灶本体;2-支撑脚;3-容腔;4-炉台;5-螺钉;6-第一流量阀本体;7-第一旋转把手;8-燃气管;9-安置槽;10-炉架;11-第二流量阀本体;12-第二旋转把手;13-第一轮齿;14-插接孔;15-按压柱;16-限位底座;17-第二隔热层;18-弹簧;19-第一缺口;20-第二轮齿;21-第二缺口;22-第一隔热层;23-分流盘;24-腔体;25-进气口;2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4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一种单炒单尾节能式炒灶,包括炒灶本体1、出火槽、燃气管8、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炒灶本体1下端设有四个支撑脚2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炒灶本体1上端设置容腔3,所述容腔3上端开口处设有炉台4,所述炉台4通过螺钉5与炒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出火槽设置在炉台4上端,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包括第一流量阀本体6、用于控制第一流量阀本体6内流量大小的第一旋转把手7,所述第一流量阀本体6设置在容腔3内与出火槽相互连通,所述炒灶本体1的左侧设有与其旋转配合的第一旋转把手7,所述第一旋转把手7贯穿炒灶本体1设置在第一流量阀本体6上与其旋紧配合,所述燃气管8设置在炒灶本体1右侧穿过容腔3与第一流量阀本体6的另外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炉台4上端设有安置槽9,所述出火槽位于安置槽9内,所述安置槽9内设有炉架10,所述炉架10与安置槽9底部相抵配合,所述容腔3内设有用于自动控制出火槽燃气流量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流量控制阀、按压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包括第二流量阀本体11、用于控制第二流量阀本体11内流量大小的第二旋转把手12,所述第二流量阀本体11设置在第一流量阀本体6与燃气管8之间,所述第二流量阀本体11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量阀本体6和燃气管8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旋转把手12设置在第二流量阀本体11上与其旋紧配合,所述第二旋转把手12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旋转把手12外壁沿其圆周的方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第一轮齿13。

所述按压装置包括限位底座16、按压柱15、弹簧18,所述安置槽9内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插接孔14,所述插接孔14贯通炉台4设置,所述炉台4底部设有与插接孔14对应设置的限位底座16,所述限位底座16的上端与左端设有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限位底座16的上端与炉台4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柱15设置在插接孔14内与其插接配合,所述弹簧18设置在限位底座16与按压柱15之间,所述弹簧18的下端与限位底座16上端开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的上端与按压柱15的下端相抵配合,所述按压柱15的长度的值等于限位底座16下端到炉架10上端的垂直距离的值,所述按压柱15外壁设有第一缺口19,所述第一缺口19内设有与第一轮齿13相互啮合后传动配合的第二轮齿20。

所述安置槽9内壁上设有第一隔热层22,所述第一隔热层22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第一隔热层22上端设有环形的分流盘23,所述分流盘23的外壁与第一隔热层22相抵配合,所述分流盘23内壁的直径大于按压柱15的直径,所述分流盘23内部设有腔体24,所述分流盘23底部设有与腔体24相互连通的进气口25,所述进气口25另外一端与出火槽相互连通,所述分流盘23上端设有若干与腔体24相互连通的出气孔26,所述炉架10设置在分流盘23上端与其相抵皮额和。

所述限位底座16内壁与插接孔14内壁均设有第二隔热层17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热层17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弹簧18的下端与隔热层固定连接。

所述按压柱15设置第一缺口19的一侧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二缺口21。

说明:第一流量控制阀可由人为控制出火槽内排出的燃气的流量大小,第二流量控制阀可自动控制出火槽内排出的燃气的流量大小,由于用在炒灶上的锅底一般呈半球形,故锅放置在炉架10上的过程中,锅底首先与按压柱15接触,而后跟炉架10接触,当锅底跟炉架10接触时,第二旋转把手12正好进入第二缺口21内,增加燃气管8进入第一流量控制阀燃气的流量,当锅底离开按压柱15时,弹簧18对按压柱15施加向上的力,使按压柱15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旋转把手12转动,减少燃气管8进入第一流量控制阀燃气的流量。

轮齿:齿轮上的每一个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能和另一轮上的突起部分相啮合以传递力和运动,均称为轮齿。

本发明中第一流量控制阀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与申请号为“cn201720721023.0”中提到的流量控制阀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