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8256发布日期:2019-03-19 23:1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生活重要的炊具。目前国内市场上燃气灶的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工作原理与传热方式相同,均为将天然气在天然气调节阀与风门的调控下、分散在炉头分火盖上让其充分燃烧,形成火焰,然后再将火焰的热量传送到锅底,这种传热方式由于鼓风机将外部空气送进管体与天然气混合时,气体是一条直线进入,所以不能短时间内充满整个混合室,使浓度均匀,在与天然气的混合时不能够充分混合,所以降低了燃气灶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该燃气灶热交换效率高,气体混合充分,新颖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所述燃气灶本体包括燃气灶外壳、燃烧器结构、天然气管、废气排出管、点火开关,所述燃气灶外壳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燃烧器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燃烧口,所述燃烧口的上端设有环形支架,所述燃烧器结构安装在放置腔内,所述燃烧器结构设置在燃烧口的正下方,所述废气排出管设置在燃气灶外壳的下端并与燃气灶外壳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点火开关设置在燃气灶外壳的正面;

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燃烧器出火口、燃烧密闭盒、鼓风机、燃气通入件、点火头,所述燃烧器出火口的下端连接有燃烧密闭盒,所述燃烧密闭盒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燃烧密闭盒的上端设有点火头,所述点火头设置在出气孔的左侧,所述点火头的上端延伸至出气孔的正上方,所述燃烧密闭盒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燃烧密闭盒的内部设有一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上端与出气孔连通设置,所述混合管的右端与进气孔连通设置,所述燃烧密闭盒的左侧下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燃烧密闭盒的右端连接有燃气通入件,所述鼓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入气管,所述入气管延伸到燃烧密闭盒的内部,所述燃气通入件的出口处设有喷嘴,所述燃气通入件的入口处与天然气管连接,所述喷嘴与混合管的右端连通设置,所述混合管的中部设有一混合室,所述混合室设置成矩形,所述混合室的上、下端均与混合管连通设置,所述混合室的左端设有一连接孔,所述入气管与连接孔连通设置;

所述入气管与连接孔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分流盘,所述分流盘设置成圆柱体的形状,所述分流盘的中部设有一贯穿其前、后两端的分流孔一,所述分流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径向设置的分流孔二、分流孔三,所述分流孔二、分流孔三均与分流孔一连通设置;

所述混合室内壁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导气管一、导气管二,导气管一、导气管二分别横向设置在分流盘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气管一的一端与分流孔二连通设置,所述导气管二的一端与分流孔三连通设置,所述导气管一、导气管二的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导气管一、导气管二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不规则排列在导气管一、导气管二上。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盘的前侧设有一分流块,所述分流盘的前侧设有一安装分流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直径大于分流孔一的内径,所述分流块上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分流孔四,所述分流孔四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增大,所述分流孔四的内端均与分流孔一连通设置。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块的前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凸起上与分流盘的正面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螺纹,所述连接部与分流盘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燃气灶外壳设置成长方体。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器出火口的上端设有分火盖,所述分火盖上分布着通透的收缩型喷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其在使用时,鼓风机将外部的空气送入入气管内再输送到混合室内,天然气则通过燃气通入件的喷嘴进入混合管内至混合室,在混合室内,天然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再从混合管的上端输出,再通过点火头的点火将混合气体点燃达成燃烧的效果,设置的分流盘能够将通过鼓风机打入混合管的空气进行分流作用,空气分别从分流孔一、分流孔二、分流孔三中出来,朝各个方向喷出,能够均匀地使空气散发在混合室内,使空气和天然气更加充分地混合,提升了热交换效率。

通过分流块、分流孔四的设置能够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分散,更加提升了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果,由于分流块上的分流孔四非常小,所以将分流块与分流盘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方便清洗,保持洁净且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b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混合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混合室内部侧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1-燃气灶外壳;2-点火开关;3-环形支架;4-废气排出管;5-天然气管;6-收缩型喷嘴;7-分火盖;8-燃烧器出火口;9-连接部;10-鼓风机;11-燃气通入件;12-燃烧密闭盒;13-喷嘴;14-入气管;15-混合管;16-混合室;17-分流盘;18-放置腔;19-分流孔四;20-点火头;21-分流孔一;22-分流孔二;23-分流孔三;24-分流块;25-安装槽;26-出气孔;27-进气孔;28-燃烧口;29-导气管一;30-排气孔;31-导气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一种热交换效率高、聚火型中餐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所述燃气灶本体包括燃气灶外壳1、燃烧器结构、天然气管5、废气排出管4、点火开关2,所述燃气灶外壳1的内部设有放置腔18,所述燃烧器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燃烧口28,所述燃烧口28的上端设有环形支架3,所述燃烧器结构安装在放置腔18内,所述燃烧器结构设置在燃烧口28的正下方,所述废气排出管4设置在燃气灶外壳1的下端并与燃气灶外壳1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点火开关2设置在燃气灶外壳1的正面。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燃烧器出火口8、燃烧密闭盒12、鼓风机10、燃气通入件11、点火头20,所述燃烧器出火口8的下端连接有燃烧密闭盒12,所述燃烧密闭盒12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26,所述燃烧密闭盒12的上端设有点火头20,所述点火头20设置在出气孔26的左侧,所述点火头20的上端延伸至出气孔的正上方,所述燃烧密闭盒12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孔27,所述燃烧密闭盒12的内部设有一混合管15,所述混合管15的上端与出气孔连通设置,所述混合管15的右端与进气孔27连通设置,所述燃烧密闭盒12的左侧下端连接有鼓风机10,所述燃烧密闭盒12的右端连接有燃气通入件11,所述鼓风机10的出口端连接有入气管14,所述入气管14延伸到燃烧密闭盒12的内部,所述燃气通入件11的出口处设有喷嘴13,所述燃气通入件11的入口处与天然气管5连接,所述喷嘴13与混合管15的右端连通设置,所述混合管15的中部设有一混合室16,所述混合室16设置成矩形,所述混合室16的上、下端均与混合管15连通设置,所述混合室16的左端设有一连接孔,所述入气管14与连接孔连通设置。其在使用时,鼓风机10将外部的空气送入入气管14内再输送到混合室16内,天然气则通过燃气通入件11的喷嘴13进入混合管15内至混合室16,在混合室16内,天然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再从混合管15的上端输出,再通过点火头20的点火将混合气体点燃达成燃烧的效果。

所述入气管14与连接孔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分流盘17,所述分流盘17设置成圆柱体的形状,所述分流盘17的中部设有一贯穿其前、后两端的分流孔一21,所述分流盘1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径向设置的分流孔二22、分流孔三23,所述分流孔二22、分流孔三23均与分流孔一21连通设置。设置的分流盘17能够将通过鼓风机10打入混合管15的空气进行分流作用,空气分别从分流孔一21、分流孔二22、分流孔三23中出来,朝各个方向喷出,能够均匀地使空气散发在混合室16内,使空气和天然气更加充分地混合,提升了热交换效率。

所述分流盘17的前侧设有一分流块24,所述分流盘17的前侧设有一安装分流块24的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的直径大于分流孔一21的内径,所述分流块24上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分流孔四19,所述分流孔四19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增大,所述分流孔四19的内端均与分流孔一21连通设置。所述分流块24的前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凸起的连接部9,所述连接凸起上与分流盘17的正面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螺纹,所述连接部9与分流盘1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燃气灶外壳1设置成长方体。所述燃烧器出火口8的上端设有分火盖7,所述分火盖7上分布着通透的收缩型喷嘴6。通过分流块24、分流孔四19的设置能够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分散,更加提升了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果,由于分流块24上的分流孔四非常小,所以将分流块24与分流盘17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方便清洗,保持洁净且连接稳定。

所述混合室内壁设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导气管一29、导气管二,导气管一31、导气管二分别横向设置在分流盘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气管一的一端与分流孔二连通设置,所述导气管二的一端与分流孔三连通设置,所述导气管一、导气管二的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导气管一、导气管二上设有若干排气孔30,所述排气孔不规则排列在导气管一29、导气管二31上。空气从导气管一、导气管二中进入,再从不规则排列的排气孔种中出来,使空气均匀充满整个混合室,进一步促进了空气和燃气的混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