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5018发布日期:2019-02-15 22:3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是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空调室外机的出风格栅和前面板一般采用连接件相互装配,该结构加工工艺繁琐,装配结构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若将出风格栅和前面板设置为一个整体则前面板的空间不足。而且导风圈和前面板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材料报废率高,而且所需材料性能要求高,导致生产成本高,且出风格栅的设置要避免儿童的手指伸进出风格栅内,如果出风格栅中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设置过大,则儿童的手指能伸进出风格栅内;若设置过小,则导致出风面积小,出风阻力大,空调室外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大。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8361863a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内设有压机和风扇,包括顶板、侧板、前板以及底板,顶板上间隔设置有多条向上突起的肋条;顶板的侧部形成有倾斜部,倾斜部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可搭接于侧板和/或所述前板上的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的底部内折形成卷边;前板的顶部内折形成有可搭接所述卷边部的凸台,凸台一体连接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对应于卷边部设置。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生产成本较低,安装快捷,加工工艺容易,有效解决空调室外机装配结构复杂、噪音大的问题,提高整机性能的空调室外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前面板及其出风格栅、导风圈,所述前面板通过冲压设置有出风格栅,出风格栅包括一个以上的百叶窗和若干个叶片,若干个叶片呈圆形分布在百叶窗内、且叶片呈倾斜式设置在百叶窗内,百叶窗内每个叶片设置有用于降噪的缺口,前面板和导风圈之间设置有限位配合件,导风圈通过限位配合件限位安装在前面板内,或者前面板和导风圈通过焊接、卡扣配合进行相互连接固定,前面板呈台阶状结构,前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台阶;还包括和前面板相互装配的扇叶、冷凝器,扇叶安装在前面板和冷凝器之间、且扇叶靠近前面板的内侧。前面板和出风格栅设置为一个整体,缩短加工周期,有利于整机的装配,而且导风圈和前面板取消通过冲压设置为一个整体,降低所需材料的性能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限位配合件包括连接孔和安装孔,导风圈一侧设置有翻边,导风圈在翻边上设置有安装孔,前面板对应安装孔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位于前面板的第二凸台表面,连接孔和安装孔通过螺钉相互连接。

所述导风圈在翻边上设置有装配位,装配位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和安装孔、且加强筋包覆在安装孔的外侧面。在装配时,安装孔外侧面设置有加强筋,安装孔不容易变形,增加导风圈强度。

所述限位配合件还分别包括设置在前面板上的第一切边和设置在导风圈上的第二切边,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相互配合,以限制导风圈在前面板内移动,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的相互配合在装配时起到定位的作用。

所述前面板通过拉伸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上下两端和/或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切边,导风圈的翻边上对应第一切边设置有第二切边,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内部均呈中空结构,导风圈安装在第二凸台的内侧,导风圈靠近前面板,散热效果好,出风效果增强,有利于风的集中。

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高度均为2-12mm,在前面板设置有凸台,增加前面板的刚性和空间。

所述导风圈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聚风的裙边,导风圈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裙边呈喇叭状结构,有利于风集中在导风圈内。

所述出风格栅的百叶窗内通过冲压设置有叶片,叶片的边缘通过冲压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缺口,缺口呈凹槽状,出风格栅相邻两个百叶窗的叶片之间形成有一内圈,百叶窗内每个叶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缺口、且每个叶片的缺口互不对称,增加出风面积,减少出风阻力,降低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

所述百叶窗内的叶片的倾斜角度为50-75°,百叶窗内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距离为6-10mm。

所述冷凝器和扇叶之间距离为76-116mm,扇叶和前面板之间距离为6-18mm。

本发明前面板和出风格栅设置为一个整体,取消前面板和出风格栅单独设置为一个零件的传统工艺,简化前面板和出风格栅连接的零部件,前面板和出风格栅牢固可靠,节省加工材料,材料报废率低,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简化加工工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前面板设置为台阶状结构,前面板一侧设置有凸台,以增加前面板的内部空间;冲压拉伸时将出风格栅中的邻两个叶片之间的的间隙冲压为6-10mm、且叶片倾斜角度50-75°,在考虑安全操作的同时,解决出风格栅的出风效果和噪音问题。此外,叶片通过冲压设置有缺口,每个叶片的缺口互为不对称设置,有利于增加出风面积,减少出风阻力,增强出风效果,降低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导风圈和前面板采用螺钉或焊接进行相互连接固定,取消前面板和导风圈设置为一个整体,降低所需材料的性能要求,则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室外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室外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前面板和导风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导风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前面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前面板,1.1为连接孔,1.2为第一切边,1.3为第一凸台,1.4为第二凸台,2为出风格栅,2.1为叶片,2.2为缺口,2.3为内圈,3为导风圈,3.1为安装孔,3.2为翻边,3.3为装配位,3.4为加强筋,3.5为第二切边,3.6为裙边,4为扇叶,5为冷凝器,5.1为电机支架,5.2为弯折部,5.3为电机,5.4为电机轴,a为叶片倾斜角度,h为百叶窗内相邻两个叶片之间距离,l为扇叶和冷凝器之间距离,p为扇叶和前面板之间的距离,t为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前面板1及其出风格栅2、导风圈3,前面板1通过冲压设置有出风格栅2,出风格栅2包括一个以上的百叶窗和若干个叶片2.1,若干个叶片2.1呈圆形分布在百叶窗内、且叶片2.1呈倾斜式设置在百叶窗内,百叶窗内每个叶片2.1设置有用于降噪的缺口2.2,前面板1和导风圈3之间设置有限位配合件,导风圈3通过限位配合件限位安装在前面板1内,或者前面板1和导风圈3通过焊接、卡扣配合进行相互连接固定,前面板1呈台阶状结构,前面板1的表面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台阶;还包括和前面板1相互装配的扇叶4、冷凝器5,扇叶4安装在前面板1和冷凝器5之间、且扇叶4靠近前面板1的内侧。本实施例的冷凝器5设置有电机支架5.1,电机支架5.1对应扇叶4设置有电机5.3,扇叶4安装在电机5.3的电机轴5.4上。电机支架5.1顶端设置有弯折部5.2,前面板1和弯折部5.2通过螺钉相互连接,以使前面板1和冷凝器5相互装配,且扇叶4靠近前面板1的出风格栅2,有利于增加送风量,增强出风效果。

进一步的说,限位配合件包括连接孔1.1和安装孔3.1,导风圈3一侧设置有翻边3.2,导风圈3在翻边3.2上设置有安装孔3.1,前面板1对应安装孔3.1设置有连接孔1.1,连接孔1.1位于前面板1的第二凸台1.4表面,连接孔1.1和安装孔2.1通过螺钉相互连接。导风圈3在翻边3.2上设置有装配位3.3,装配位3.3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3.4和安装孔3.1、且加强筋3.4包覆在安装孔3.1的外侧面。限位配合件还分别包括设置在前面板1上的第一切边1.2和设置在导风圈3上的第二切边3.5,第一切边1.2和第二切边3.5相互配合。在导风圈3和前面板1相互装配时,先将导风圈3的第二切边3.5装配到对应前面板1的第一切边1.2一侧,第二切边3.5和第一切边1.2相互配合,导风圈3定位在前面板1内,此时再通过螺钉将导风圈3和前面板1进行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说,前面板1通过拉伸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且第二凸台1.4上下两端和/或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切边1.2,导风圈3的翻边3.2上对应第一切边1.2设置有第二切边3.5,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内部均呈中空结构,导风圈3安装在第二凸台1.4的内侧。本实施例前面板1的第二凸台1.4的上下、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切边1.2,导风圈3在翻边3.2上下、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配合第一切边1.2的第二切边3.5,以限制导风圈3在前面板1内的上下、左右的移动。

进一步的说,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的高度t均为2-12mm。

进一步的说,导风圈3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聚风的裙边3.6,导风圈3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

参见图6-图10,出风格栅2的百叶窗内通过冲压设置有叶片2.1,叶片2.1的边缘通过冲压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缺口2.2,缺口2.2呈凹槽状,出风格栅2相邻两个百叶窗的叶片2.1之间形成有一内圈2.3。本实施例出风格栅2设置有一大一小的百叶窗,小的百叶窗位于大的百叶窗内、且二者的叶片之间形成有一内圈2.3,内圈2.3具有增加出风格栅2的强度作用,以及解决内、外百叶窗不等量叶片2.1问题。

进一步的说,百叶窗内的叶片2.1的倾斜角度a为50-75°,百叶窗内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距离h为6-10mm,叶片2.1设置有槽形缺口2.2,增加出风面积,减少出风的阻力,增强出风效果,降低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

进一步的说,冷凝器5和扇叶4之间距离l为76-116mm,扇叶4和前面板1之间距离p为6-18mm。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