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050发布日期:2019-01-29 18:0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频炉电源散热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中频炉广泛用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熔炼,中频炉与其他铸造设备相比较,中频感应电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合金元素烧损少、熔炼材质广、对环境污染小、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所以在熔炼行业中中频炉的使用非常普遍,中频炉一般都会与电源控制柜相连接,电源控制柜控制中频炉的运行工作,由于中频炉电源控制柜内的电器原件较多,所以电源控制柜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导致电源控制柜内温度较高,一般都会在电源控制柜内设置水冷降温装置从而在电源控制柜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降低柜内温度,水冷降温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主管道和下分支管道内都会沉积一些水垢,而目前的中频炉电源柜的降温装置内的主管道和下分支管道上都没有设置防止水垢或者除水垢的装置,这样管道的水垢沉积过多之后不仅会影响降温装置管道的流通性,而且严重的会直接影响电源控制柜内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电源控制柜内长时间高温之后会直接造成电源控制柜的故障或是损坏,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本发明通过在上管和进水管之间设有第一除垢装置,上分支管和下分支管之间设有第二除垢装置,以此来达到便捷、有效的去除沉积在电源控制柜内降温装置主管道和下分支管道内水垢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包括上管、第一除垢装置、进水管、上分支管、第二除垢装置、下分支管和下管,在上管上设有第一固定槽、上分支管和第一除垢装置,第一除垢装置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一除垢装置由第一套管、固定块、第一固定管、第一连接管、连接块、除垢块和刮板构成,第一套管分别与上管和进水管相连接,第一套管内设有第一固定管,第一套管的两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固定块,第一套管两端的固定块分别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相连接,第一固定管上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设有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除垢块,除垢块上设有刮板,上分支管上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除垢装置,第二除垢装置上设有下分支管,下分支管上设有第二卡槽和下管,第二除垢装置由第二套管、卡块、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固定杆、连接杆、第一除垢板和第二除垢板构成,第二套管分别与上分支管和下分支管相连接,第二套管上端内壁面和下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卡块,第二套管上端的卡块和下端的卡块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连接,第二套管上端卡块和下端卡块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的上部面上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固定管的下部面上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上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均设有连接杆,第二连接管上固定杆上的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除垢板,第三连接管上固定杆上的连接杆上设有第二除垢板。

所述上管为管状结构,上管下部外侧面的同一条横线上等分设有至少两个上分支管,上管任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剖面为圆形结构,上管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为管状结构,第一套管的一端内壁面与上管的外侧面相连接,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内壁面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为管状结构,进水管的外侧面和内壁面分别与上管的外侧面和内壁面相平齐,进水管上靠近第一套管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剖面为圆形结构,第一套管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把手,第一套管的两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固定块,第一套管两端固定块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固定管。

所述固定块为环状结构,固定块的外侧面与第一套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套管一端的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一固定槽内使得第一套管与上管相连接,第一套管另一端的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二固定槽内使得第一套管与进水管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管为管状结构,第一固定管的外侧面与第一套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管的一端面与第一套管内的上管的端面相连接,第一固定管的另一端面与第一套管内的进水管的端面相连接,第一固定管上与上管相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面与第一固定管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上管内,第一连接管插入上管内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块,连接块为棱柱型或圆柱型结构,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上设有除垢块。

所述除垢块为圆柱型结构,除垢块的一端与连接块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除垢块的另一端与上管上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的内壁端面相连接,除垢块的外侧面上设有刮板,刮板的截面为三角形或长方形结构,刮板的两端面分别与除垢块的两端面相平齐,刮板的下部面与除垢块的外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刮板的上部面与上管的内壁面相连接。

所述上分支管为管状结构,上管外侧面上的上分支管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上分支管的上端面与上管的下部外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上分支管的下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上分支管上设有第一卡槽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为管状结构,第二套管的内壁面与上分支管的外侧面相连接,第二套管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把手,第二套管的上端内壁面和下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卡块,第二套管上端卡块和下端卡块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固定管,第二套管的下端外侧面上设有下分支管,下分支管为管状结构,下分支管的外侧面和内壁面分别与上分支管的外侧面和内壁面相平齐,下分支管的上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槽,下分支管的上端外侧面与第二套管的下端内壁面相连接,下分支管的下端面上设有下管。

所述卡块为环状结构,卡块的外侧面与第二套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套管上端内壁面上的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一卡槽内使得第二套管与上分支管相连接,第二套管下端内壁面上的卡块与第二卡槽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二卡槽内使得第二套管与下分支管相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管为管状结构,第二固定管的外侧面与第二套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管的上端面与上分支管的下端面相连接,第二固定管的下端面与下分支管的上端面相连接,第二固定管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固定管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均为管状结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面与第二固定管的上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上端插入上分支管内,第三连接管的上端面与第二固定管的下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的下端插入下分支管内,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内壁面上和第三连接管的下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为棱柱型结构,第二连接管内的固定杆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内的固定杆的上部面与第二连接管的上端面相平齐,第三连接管内的固定杆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三连接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内的固定杆的下部面与第三连接管的下端面相平齐,第二连接管内固定杆的上部面和第三连接管内固定杆的下部面上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连接杆与固定杆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内固定杆上的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除垢板,第三连接管内固定杆上的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除垢板,第一除垢板和第二除垢板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或长方形结构,第一除垢板的一侧面与第二连接管内固定杆上连接杆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除垢板的另一侧面与上分支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一除垢板的上部面与上分支管的上端面相平齐,第二除垢板的一侧面与第三连接管内固定杆上连接杆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除垢板的另一侧面与下分支管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二除垢板的下部面与下分支管的下端面相平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包括上管、第一除垢装置、进水管、上分支管、第二除垢装置、下分支管和下管,通过在上管和进水管之间设有第一除垢装置,上分支管和下分支管之间设有第二除垢装置,以此来达到便捷、有效的去除沉积在电源控制柜内降温装置主管道和下分支管道内水垢的目的;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可以便捷、有效的清除沉积在电源控制柜内降温装置主管道和分支内的水垢,而且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源控制柜内降温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电源控制柜的正常运行,极大的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除垢装置的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除垢装置的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除垢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除垢板和第二除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管;2、上分支管;3、第二套管;4、第二把手;5、下分支管;6、下管;7、第一把手;8、第一套管;9、进水管;10、第一固定管;11、固定块;12、第一连接管;13、连接块;14、除垢块;15、第一固定槽;16、第二固定槽;17、第一卡槽;18、第一除垢板;19、连接杆;20、固定杆;21、第二连接管;22、第三连接管;23、第二除垢板;24、第二卡槽;25、卡块;26、第二固定管;27、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5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包括上管1、第一除垢装置、进水管9、上分支管2、第二除垢装置、下分支管5和下管6,在上管1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5、上分支管2和第一除垢装置,第一除垢装置上设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上设有第二固定槽16,第一除垢装置由第一套管8、固定块11、第一固定管10、第一连接管12、连接块13、除垢块14和刮板27构成,第一套管8分别与上管1和进水管9相连接,第一套管8内设有第一固定管10,第一套管8的两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固定块11,第一套管8两端的固定块11分别与第一固定槽15和第二固定槽16相连接,第一固定管10上设有第一连接管12,第一连接管12上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设有除垢块14,除垢块14上设有刮板27,上分支管2上设有第一卡槽17和第二除垢装置,第二除垢装置上设有下分支管5,下分支管5上设有第二卡槽24和下管6,第二除垢装置由第二套管3、卡块25、第二连接管21、第三连接管22、固定杆20、连接杆19、第一除垢板18和第二除垢板23构成,第二套管3分别与上分支管2和下分支管5相连接,第二套管3上端内壁面和下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卡块25,第二套管3上端的卡块25和下端的卡块25分别与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4相连接,第二套管3上端卡块25和下端卡块25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固定管26,第二固定管26的上部面上设有第二连接管21,第二固定管26的下部面上设有第三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1和第三连接管22上均设有固定杆20,固定杆20上均设有连接杆19,第二连接管21上固定杆20上的连接杆19上设有第一除垢板18,第三连接管22上固定杆20上的连接杆19上设有第二除垢板23。

所述上管1为管状结构,上管1下部外侧面的同一条横线上等分设有至少两个上分支管2,上管1任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5,第一固定槽15的剖面为圆形结构,上管1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5的一端设有第一套管8。

所述第一套管8为管状结构,第一套管8的一端内壁面与上管1的外侧面相连接,第一套管8的另一端内壁面上设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为管状结构,进水管9的外侧面和内壁面分别与上管1的外侧面和内壁面相平齐,进水管9上靠近第一套管8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槽16,第二固定槽16的剖面为圆形结构,第一套管8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把手7,第一套管8的两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固定块11,第一套管8两端固定块11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固定管10。

所述固定块11为环状结构,固定块11的外侧面与第一套管8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套管8一端的固定块11与第一固定槽15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一固定槽15内使得第一套管8与上管1相连接,第一套管8另一端的固定块11与第二固定槽16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二固定槽16内使得第一套管8与进水管9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管10为管状结构,第一固定管10的外侧面与第一套管8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管10的一端面与第一套管8内的上管1的端面相连接,第一固定管10的另一端面与第一套管8内的进水管9的端面相连接,第一固定管10上与上管1相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管12,第一连接管12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管12的一端面与第一固定管10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12的另一端插入上管1内,第一连接管12插入上管1内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块13,连接块13为棱柱型或圆柱型结构,连接块1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2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块13的另一端上设有除垢块14。

所述除垢块14为圆柱型结构,除垢块14的一端与连接块13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除垢块14的另一端与上管1上远离第一套管8的一端的内壁端面相连接,除垢块14的外侧面上设有刮板27,刮板27的截面为三角形或长方形结构,刮板27的两端面分别与除垢块14的两端面相平齐,刮板27的下部面与除垢块14的外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刮板27的上部面与上管1的内壁面相连接。

所述上分支管2为管状结构,上管1外侧面上的上分支管2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上分支管2的上端面与上管1的下部外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上分支管2的下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17,上分支管2上设有第一卡槽17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套管3,第二套管3为管状结构,第二套管3的内壁面与上分支管2的外侧面相连接,第二套管3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把手7,第二套管3的上端内壁面和下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卡块25,第二套管3上端卡块25和下端卡块25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固定管26,第二套管3的下端外侧面上设有下分支管5,下分支管5为管状结构,下分支管5的外侧面和内壁面分别与上分支管2的外侧面和内壁面相平齐,下分支管5的上端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槽24,下分支管5的上端外侧面与第二套管3的下端内壁面相连接,下分支管5的下端面上设有下管6。

所述卡块25为环状结构,卡块25的外侧面与第二套管3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套管3上端内壁面上的卡块25与第一卡槽17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一卡槽17内使得第二套管3与上分支管2相连接,第二套管3下端内壁面上的卡块25与第二卡槽24相对应设置并且插入第二卡槽24内使得第二套管3与下分支管5相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管26为管状结构,第二固定管26的外侧面与第二套管3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管26的上端面与上分支管2的下端面相连接,第二固定管26的下端面与下分支管5的上端面相连接,第二固定管26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管21,第二固定管26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三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1与第三连接管22均为管状结构,第二连接管21的下端面与第二固定管26的上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21的上端插入上分支管2内,第三连接管22的上端面与第二固定管26的下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22的下端插入下分支管5内,第二连接管21的上端内壁面上和第三连接管22的下端内壁面上均设有固定杆20。

所述固定杆20为棱柱型结构,第二连接管21内的固定杆20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二连接管21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21内的固定杆20的上部面与第二连接管21的上端面相平齐,第三连接管22内的固定杆20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三连接管22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22内的固定杆20的下部面与第三连接管22的下端面相平齐,第二连接管21内固定杆20的上部面和第三连接管22内固定杆20的下部面上均设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连接杆19与固定杆20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21内固定杆20上的连接杆19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除垢板18,第三连接管22内固定杆20上的连接杆19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除垢板23,第一除垢板18和第二除垢板23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或长方形结构,第一除垢板18的一侧面与第二连接管21内固定杆20上连接杆19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除垢板18的另一侧面与上分支管2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一除垢板18的上部面与上分支管2的上端面相平齐,第二除垢板23的一侧面与第三连接管22内固定杆20上连接杆19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除垢板23的另一侧面与下分支管5的内壁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二除垢板23的下部面与下分支管5的下端面相平齐。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中频炉电源散热器组合式防水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上管1上设置好上分支管2,再将上管1上设置好第一固定槽15,将第一套管8的外侧面上设置好第一把手7,然后将第一套管8内壁面的两端均设置好固定块11,再将第一套管8两端固定块11之间的内壁面上设置好第一固定管10,将第一固定管10上设置好第一连接管12,然后将第一连接管12上设置好连接块13,再将连接块13上设置好除垢块14,将除垢块14上设置好刮板27,然后将进水管9上设置好第二固定槽16,再将第一套管8上靠近上管1一端的固定块11插入在第一固定槽15内使得第一套管8与上管1相连接,将第一套管8另一端的固定块11插入第二固定槽16内使得第一套管8与进水管9相连接,第一固定槽15和第二固定槽16与固定块11的连接处均设置好密封条从而防止水从两处连接处外溢,转动第一套管8上的第一把手7可以带动第一套管8上两端的固定块11分别在第一固定槽15和第二固定槽16内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套管8可以在上管1和进水管9的外侧面上转动,这样除垢块14上的刮板27就可以在上管1的内壁面上转动,将第二套管3的外侧面上设置好第二把手4,然后将第二套管3的上端内壁面和下端内壁面上均设置好卡块25,再将第二套管3内两个卡块25之间的内壁面上设置好第二固定管26,将第二固定管2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置好第二连接管21和第三连接管22,然后将第二连接管21和第三连接管22上均设置好固定杆20,再将固定杆20上均设置好连接杆19,将第二连接管21上固定杆20上的连接杆19上设置好第一除垢板18,然后将第三连接管22上固定杆20上的连接杆19上设置好第二除垢板23,再将上分支管2和下分支管5上分别设置好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4,将第二套管3上端的卡块25插入第一卡槽17中使得第二套管3与上分支管2相连接,然后将第二套管3下端的卡块25插入第二卡槽24中使得第二套管3与下分支管5相连接,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4与卡块25的连接处均设置好密封条从而防止水从两处连接处外溢,转动第二套管3上的第二把手4可以带动第二套管3上的两个卡块25分别在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4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套管3在上分支管2和下分支管5的外侧面上转动,这样第一除垢板18和第二除垢板23就可以分别在上分支管2和下分支管5内转动,再将下分支管5的下端面上设置好下管6,装置就可以使用了,装置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先将进水管9与水源连接好,打开水源使得水在上管1、上分支管2、下分支管5和下管6内循环流动,隔一段时间后上管1、上分支管2和下分支管5内产生水垢的时候,工作人员握住第一把手7转动第一套管8使得第一套管8内的第一固定管10带动第一连接管12上的连接块13转动,连接块13上的除垢块14上的刮板27就可以在上管1的内壁面上转动从而将上管1内壁面上沉积的水垢刮下,工作人员再握住第二把手4转动第二套管3使得第二套管3内的第二固定管26带动第二连接管21和第三连接管22转动,这样第一除垢板18和第二除垢板23就可以分别在上分支管2的内壁面上和下分支管5的内壁面上转动从而将上分支管2和下分支管5内壁面上沉积的水垢刮下,刮下来的水垢通过下管6排出就可以了。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