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柴烧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0575发布日期:2019-03-14 00:16阅读:1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柴烧窑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瓷器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环保型柴烧窑炉。



背景技术:

陶瓷器为一种悠久历史的工艺品,其在烧制前会进行上釉的步骤,釉料为覆盖在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陶瓷器的保护及装饰,釉料在烧制完成会均匀地包覆在陶瓷器的表面并形成独特的色泽及表面纹路;现代柴烧特点是使得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与一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

但现有窑炉内,带烧瓷器胚体沿着纵向堆叠,在柴烧胚体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炉窑进火口位置较低,底部的胚体受热较多而顶部杯体受热较少,导致窑炉受热不均匀,胚体容易变形,成品率降低;并且通过燃烧薪柴以维持烧制温度,故须燃烧大量的薪柴,此则产生过多的灰烬及废气而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待烧瓷器胚体受热均匀并且窑炉节能环保的柴烧窑炉。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柴烧窑炉,包括窑炉、烟囱以及烟尘净化器,所述窑炉为前端开设门洞且两侧开设窗口的覆泥方形砖结构,两侧窗口向内分别设置用于放置燃料的倾斜架板,所述窑炉内部为穹顶,而穹顶的正下方设置用于摆放待烧瓷器胚体的漏眼钢架,漏眼钢架下方为陷入地下的集烟室,所述集烟室通过烟道连通烟囱,所述烟囱顶端设置集尘圈,并通过集尘道连通烟尘净化器。

进一步,所述漏眼钢架为方形平板结构,且与地面保持水平,也与门洞的最下端保持齐平。

进一步,所述漏眼钢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墙壁,分别为右支撑墙和左支撑墙,从而将漏眼钢架支撑在集烟室的上方,并且他们向下与窑炉的前后侧壁围成所述集烟室。

进一步,所述倾斜架板是架设在窑炉侧壁与内部的支撑墙壁之间,分别为左倾斜架板和右倾斜架板,即左窗口所在窑炉左端墙面与左支撑墙之间设置左倾斜架板,而右窗口所在窑炉右端墙面与右支撑墙之间设置右倾斜架板,这两个倾斜架板的结构相同,均为带间隔缝隙的钢板条组合平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左倾斜架板的下方设置有左落灰坑,同样的所述右倾斜架板的下方也设置有右落灰坑,所述左落灰坑和右落灰坑的结构相同,均位于地下,并且延长至地面开口。

进一步,所述左窗口和右窗口上均设置有盖板结构,即在光滑滑杆上挂设挂板,推拉挂板在滑杆上移动就可完成窗口的盖严关闭。

进一步,所述的烟囱的顶部设置有集尘圈以及伞形盖帽,所述伞形盖帽通过三根支杆支撑在圆形的烟囱顶部,而所述的集尘圈位于伞形盖帽下方且围绕着烟囱顶端环绕一周。

进一步,所述集尘圈为内圈开口的环形槽结构,其通过集尘道向下连接烟尘净化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窑炉布局合理,两侧进燃料的窗口对称设计,并且架设挂板掩盖窗口,使得窑炉两侧的热量供应均匀,其顶部的穹顶设计,使得热量汇集,并且底部的集烟室内的通过烟囱产生的自然抽吸力进行换气,不会因为抽吸力过大而导致待烧瓷器胚体的受热不均匀,而造成批量烧制不合格,并且本发明在烟囱顶部架设集尘圈,使得烟囱排放的燃烧废气,直接被收集到烟尘净化器内,从而符合环保要求,不会污染环境;本发明各个部分配合紧密,具有热力分布均匀,受热效果好,以及节能环保的优点,在瓷器生产中具有极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窑炉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窑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窑炉的a-a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为窑炉,2为门洞,3为集烟室,4为左窗口,5为左落灰坑,6为右窗口,7为右落灰坑,8为穹顶,9为右支撑墙,10为左支撑墙,11为漏眼钢架,12为左倾斜架板,13为右倾斜架板,14为左挂板,15为左滑杆,16为烟道,17为烟囱,18为集尘圈,19为伞形盖帽,20为集尘道,21为烟尘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为了方便描述,其中以说明书附图展示的方位进行“上”、“下”、“左”、“右”的位置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4所示,一种环保型柴烧窑炉,包括窑炉1、烟囱17以及烟尘净化器21,所述窑炉1外部整体为覆盖一层泥墙的方形结构,其前端墙面上开通有门洞2,其两侧开设有窗口,分别为左窗口4和右窗口6,其内部为穹顶8,穹顶8的正下方设置方形的漏眼钢架11,所述漏眼钢架11与地面保持水平,也与门洞2的最下端保持齐平,用于摆放待烧制的瓷器,所述漏眼钢架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墙壁,分别为右支撑墙9和左支撑墙10,从而将漏眼钢架支撑在集烟室3的上方,所述集烟室3位于地下,是由窑炉1的前后侧壁以及右支撑墙9和左支撑墙10围成,其通过烟道16与所述的烟囱17向连通;所述左窗口4所在窑炉左端墙面与左支撑墙10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左倾斜架板12,相应的,所述右窗口6所在窑炉右端墙面与右支撑墙9之间也设置有一个右倾斜架板13,这两个倾斜架板的结构相同,均为带间隔缝隙的钢板条组合平面结构,其上用于放置从左(右)窗口送入的炭火,所述左倾斜架板12的起始端位于左窗口4的下方,逐渐向低处倾斜,直至终止端支撑在左支撑墙10的中部上,并且所述左倾斜架板12的下方设置有左落灰坑5,同样的所述右倾斜架板13的下方也设置有右落灰坑7,所述左落灰坑5和右落灰坑7的结构相同,均位于地下,并且延长至地面开口,易于清灰;并且左窗口4和右窗口6上均设置有盖板结构,以左窗口4为例,其上方设置一根光滑的左滑杆15,然后在其上挂设一个左挂板14,推拉左挂板14在左滑杆15上移动就可完成左窗口的关闭,同样的在右窗口的位置上也设置有右滑杆(未画出)以及右挂板(未画出),在此就不进行赘述了。

如图1所示,所述的烟囱17底部通过烟道16与窑炉底部的集烟室3连通,而顶部设置有集尘圈18以及伞形盖帽19,所述伞形盖帽通过三根支杆支撑在圆形的烟囱顶部,而所述的集尘圈18位于伞形盖帽19下方且围绕着烟囱顶端环绕一周,所述集尘圈18为内圈开口的环形槽结构,其通过集尘道20向下连接烟尘净化器21,所述烟囱净化器21为现有环保设备,通过负压抽吸,将烟囱中冒出的烟尘收集净化。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待烧瓷器摆放漏眼钢架上,然后将门洞封堵,再将点燃的柴火通过左(右)窗口进入到窑炉内部,具体是落在左(右)倾斜架板上,然后拉动挂板将窗口盖住,以防止左右窗口贯通的空气流动,此时柴火的热量沿着穹顶在窑炉中部汇集,并向下流动作用在待烧瓷器上,此过程是依靠烟囱顶部的空气流动而产出的抽吸力,经过烟道而作用于窑炉内部,从而对瓷器进行烧制;而烟囱上部的烟尘会经过集尘道进入烟尘净化器进行净化,以达到环保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更动或修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