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2174发布日期:2019-04-17 03:38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水稻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农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水稻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收割的季节,如果天气不好,连着下几个星期的雨,已收割的水稻就会因为没晒干而潮湿发霉,导致农民的收成惨淡,因而发明该一种用于水稻烘干的装置,就解决了上面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中对水稻进行烘干的装置也各式各样,但是大部分设备在对水稻进行的烘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利号cn108064933a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烘干的装置,它主要由入口管、滑门、筒体、主轴、第一层塔板、第二层塔板、扇形口、圆孔、电动机、风扇、盖板、电阻丝组成,其特征是:筒体上设有两个入口管用于水稻的进入,设置的滑门可以开启或关闭入口管;盖板上设有的孔洞用于散热排气;通过接通电动机电源,使轴上的风扇和塔板旋转及电阻丝产热;第一层塔板是圆锥角为150度的锥形塔板,第二层塔板是平板,塔板上均设有孔洞,是用于水稻的抖落和散热,最终水稻从筒体底部的扇形口流出。

针对此方案,由于水稻在第一层塔板上经转轴旋转后并不能因为水稻烘干之后而自动落入到第二层塔板,也不能控制水稻的烘干程度,因为水稻的颗粒粒径参差不齐,水稻的烘干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意图在于提供一种在水稻烘干过程中由于水稻烘干前后的质量变化从而改变漏板的孔径实现水稻烘干后自动脱离漏板的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烘干装置,包括机壳、电机和进料盒,所述电机安装在机壳上,所述进料盒连通机壳的内部,还包括具有漏孔的第一漏板、具有漏孔的第二漏板、接板、限位件和调整单元,所述第一漏板和第二漏板均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漏板与第二漏板沿转轴的长度方向相邻排布,所述第一漏板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转轴上,所述接板的一侧通过弹性复位件铰接在第一漏板上,所述第一漏板呈圆锥板状,所述第二漏板包括围成圆锥状的两个弧形板,所述转轴位于两个弧形板之间,所述弧形板由纵横交错的电阻丝拼制而成。所述限位件分为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的安装在机壳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安装在转轴上,且所述第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漏板的滑动路径上;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楔形杆组、第一横杆、斜杆、定滑轮和拉线,所述第一横杆水平固定在转轴上,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漏板上,所述楔形杆组包括竖向楔形杆、横向楔形杆、滑板和第三弹性件,所述竖向楔形杆一端固定在第一漏板上,另一端与横向楔形杆的斜面相抵触,滑板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滑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横向楔形杆在滑槽内滑动,第三弹性件一端连接在横向楔形杆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滑槽端头处,定滑轮位于横向楔形杆和弧形板之间,定滑轮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定滑轮上绕设有拉线,拉线一端连接在横向楔形杆上,另一端连接在弧形板上,第二漏板通过第二弹性件固定连接在竖向楔形杆上,斜杆的一端固定在竖向楔形杆上,斜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漏板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1.由于进料盒为固定容积,每次可定量的向烘干装置内进行定量的水稻烘干,可使每次水稻烘干得非常充分且均匀,通过烘干前后的水稻质量差很好控制水稻烘干的程度,更容易调控水稻中的水分量从而实现精确控制水稻的烘干度。

2.通过调整单元的联动来拉动第二漏板相对于第一漏板发生位移来实现与第一漏板的滤孔组合拼凑使漏板的孔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水稻在烘干前停留在第一漏板上,水稻烘干后可自动脱离第一漏板,不需要人为操作调控,自动化程度高更加省心。

3.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漏板和第二漏板旋转,水稻在第一漏板上会不断的发生翻滚,从而使水稻烘干得更加均匀。

4.通过在弧形板上设置有电阻丝可使水稻与第一漏板接触时不与电阻丝直接接触,避免了电阻丝发热对水稻产生灼伤破坏水稻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通过进料盒定量的投入水稻,每次定量的投入水稻可每次使水稻烘干完全后才会收集,从而使烘干程度均匀,且通过调整单元的设置可使水稻烘干过程中由于水稻烘干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控制漏板的孔径从而实现水稻自动脱离第一漏板从而实现对水稻的收集,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加省心。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通过接板与第一漏板通过扭簧连接,可使水稻与接板脱离后,接板实现自动复位,从而下一次将水稻倒入接板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复位,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所述斜杆与第二漏板滑动接触的端面设置为燕尾槽,第二漏板上设有可在燕尾槽滑动的导轨,通过斜杆和第二漏板为燕尾槽连接,使第二接板在斜杆上只能发生沿槽方向的运动,避免了第二接板受到其他力而与斜杆脱离的现象发生,且燕尾槽的稳定性相对于其它滑槽更好。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机壳接触处设置有负风压机,负风压机上部的机壳开有出风口,设置有负风压机可使水稻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时能够排出机壳外,避免了热空气排出过慢而影响装置对水稻的烘干速度。

进一步,所述进料盒与机壳为销轴连接,通过进料盒与机壳为销轴连接可实现只需轻轻触碰按钮就可将进料盒中的水稻倒入接板上,更加省力,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均为弹簧,弹性件均选择为弹簧既可实现装置中弹簧复位和压缩的需求,相比其它弹性件,弹簧结构简单且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水稻烘干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漏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壳1、进料盒2、接板3、固定杆4、第一漏板5、第二漏板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滑轮10、拉线11、第三弹簧12、第一横杆13、收集斗14、电机15、转轴16、负风压机17、竖向楔形杆18、横向楔形杆19、滑板20、斜杆21、燕尾槽22、导轨23、斜板24、风扇25、第一限位件27、第二限位件28、加热箱29、套筒30、轴杆3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和3所示: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左、右”等方位词仅对应图1,一种水稻烘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1、电机15和进料盒2,机壳1外形呈圆柱状,机壳1上部设有两个进料盒2用于水稻的进入,进料盒2与机壳1通过销轴连接,机壳1内部还包括有转轴16、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进料盒2下方为接板3,接板3通过固定杆4固定焊接在第一漏板5上,接板3由水平板和竖直板拼装而成,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与转轴16相连的电机15,负风压机17固定连接在机壳1顶端的下方处,第二漏板6和第一漏板5均位于接板3的下方,转轴16与第一漏板5通过转轴上的套筒滑动连接,第一漏板5呈圆锥板状,第二漏板6包括围成圆锥状的两个弧形板,转轴16位于两个弧形板之间,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孔径重合,第一漏板5与第二漏板6的孔径均大于水稻的颗粒粒径,如图5所示,第一漏板5的中心局部和相对于转轴对称的部分圆弧部位为无滤孔的实心部位,第一漏板5的中心局部的面积与第二漏板6与转轴16的最大间距所形成的圆形面积相等,第一漏板5相对于转轴对称的部分圆弧部位刚好位于第二漏板6的两个弧形板间距上方。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漏板5下方固定焊接有竖向的第一弹簧7,转轴16上固定焊接有第一横杆13和滑板20,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第一横杆13上,第一横杆13上安装有加热箱29,加热箱29的开口为比水稻粒径小的滤网覆盖,且加热箱29的开口朝向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第二漏板6在第一漏板5的下方,第二漏板6的方格大小与第一漏板5相同,机壳1内部还包括楔形杆组、定滑轮10、拉线11和第二弹簧8,楔形杆组包括竖向楔形杆18、横向楔形杆19、第三弹簧12和滑板20,竖向楔形杆18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漏板5上,另一端与横向楔形杆19斜面抵触,滑板20固定连接在转轴16上,如图2所示,滑板20上部开有滑槽,横向楔形杆19可在滑槽内滑动,第三弹簧12一端连接在滑槽端部,另一端连接在横向楔形杆19的左端。

如图1和图4所示,定滑轮10位于横向楔形杆19和第二漏板6之间,定滑轮10转动连接在轴杆31上,轴杆31固定焊接在转轴16上,定滑轮10上绕设有拉线11,拉线11一端连接在横向楔形杆19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漏板6上,第二漏板6靠近机壳1边缘端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向楔形杆18上,竖向楔形杆18上固定有斜杆21,斜杆21另一端与第二漏板6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斜杆21的顶端开有燕尾槽22,第二漏板6与斜杆21接触部分纵向一端固定有导轨23,第二漏板6可在斜杆21上斜向相对于第一漏板5平行滑动,第一横杆13下方为漏斗状的收集斗14,收集斗14口径较大的截面朝上,收集斗14的底部开有出料口。

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件27的安装在机壳1内壁上,第二限位件28安装在转轴16上,且第一限位件27和第二限位件28均位于第一漏板5的滑动路径上,第一限位件27凸出的部分可限制第一漏板5向上的运动,第二限位件28可限制第一漏板5在转轴16上向上滑动的限制。

设定将进料盒2中的水稻装满后记录烘干完成后的水稻重量,将烘干的水稻重量用来下压第一弹簧7发生压缩变形使第一漏板5向下滑动完成后,将第一限位件27和第二限位件28的位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漏板5与机壳1的内壁和转轴16的接触位置上;进料盒2容积的大小固定,将进料盒2装满未烘干的水稻的重量和烘干后的水稻重量差设定为使第一弹簧7继续向下压缩发生的形变量设定为第一漏板5的孔边长的一半,楔形板的斜面是高度同样设置为第一漏板5孔径边长的一半,选择形变量与其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孔径相配的第一弹簧7。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a.开始状态,第一漏板5与第二漏板6孔径重合,将待烘干的水稻倒入至进料盒2中,将进料盒2中的水稻全部一次性倒入进料盒2下方的接板3上,接板3受到水稻的重力作用立即将重力传递给第一漏板5,第一漏板5下压第一弹簧7,第一漏板5在转轴16相对向下滑动,第一漏板5下方的竖向楔形杆18向下运动,竖向楔形杆18的斜面与横向楔形杆19的斜面相抵触,使第二楔形杆靠近转轴16一侧滑动,横向楔形杆19在滑槽里滑动时压缩第三弹簧12,此时连接在横向楔形杆19上的拉线11由于横向楔形杆19靠转轴16侧的运动,第二漏板6上连接在竖向楔形杆18上的第二弹簧8复位,从而带动第二漏板6在斜杆21上的燕尾槽22内斜向上滑动,第二漏板6与第一漏板5的滤孔间隔分开,组合错开形成小于水稻粒径的滤孔。

b.从图1中底部向上观察,电机15带动转轴16顺时针旋转,第一漏板5上的电阻丝接通电源发热,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随着转轴16旋转,此时水稻全部落入第一漏板5上,由于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的组合,水稻停留在第一漏板5上,第一横杆13上的加热箱29和位于转轴16顶端的负风压机17工作,水稻随着第一漏板5旋转,第一横杆13上的加热箱29产生的热量将水稻中的水分慢慢蒸发,水分变成热空气慢慢上升,热空气在顶端负风压机17的作用下排出机壳1外部。

c.由于水稻水分的蒸发,在第一漏板5上的水稻质量减轻,第一弹簧7压缩的形变量慢慢发生复位,随着第一弹簧7的慢慢复位,第一漏板5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在转轴16上向上滑动,此时竖向楔形杆18被第一漏板5带动向上运动,竖向楔形杆18与横向楔形杆19接触的斜面面积变小,横向楔形杆19由于第三弹簧12复位的作用,横向楔形杆19在滑板20的滑槽内向右滑动,横向楔形杆19带动拉定滑轮10上的拉线11向右滑动时,第二漏板6被拉线11拉动在斜杆21上的燕尾槽22远离转轴16方向滑动,当水稻烘干时,竖向楔形杆18和横向楔形杆19斜面底端刚好未抵触,此时第二漏板6的滤孔刚好和第一漏板5上的孔重合。

d.第一漏板5上的水稻通过滤孔慢慢掉入至横杆下方的收集斗14中,水稻掉入至收集斗14的过程中时,由于第一漏板5上的水稻的掉落,第一漏板5上的重量慢慢减轻,第一弹簧7想要复位,此时由于机壳1内壁上的第一限位件27和位于转轴16上的第二限位件28的存在,第一漏板5被限制向上运动,始终维持原位,第一漏板5上的水稻全部掉入至收集斗14中,对收集斗14中的水稻进行收集即可。

实施例2

水稻烘干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区别在于:(1)如图1所示,第一横杆13下方的转轴16上还安装有斜板24,斜板24的板面向下倾斜,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设为20°,斜板24上开有均匀分布的滤孔,滤孔的孔径小于水稻粒的粒径,斜板24外围开有一圈比水稻粒径大的滤孔。

(2)转轴16上还装有风扇25,风扇25位于斜板24和电机15中部。

作为实施例1的优化,将待烘干的水稻倒入至进料盒2中时,由于进料盒2为销轴连接,只需轻轻触碰就可实现将进料盒2中的水稻倒入接板3上,操作非常方便,当在水稻烘干完成后从第一漏板5和第二漏板6掉出时,水稻刚好掉入到第一横杆13下方的斜板24,由于斜板24呈向下倾斜,在斜板24上的水稻会慢慢滑入至斜板24外围边缘,当水稻在斜板24上慢慢滑动时,位于斜板24下方的风扇25可对斜板24上水稻进行降温散热,更有利于水稻的收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二个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发明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