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246发布日期:2018-10-12 22:2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是一种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普通地源热泵机组做毛细管空调常采用的方法是,由于毛细管辐射系统和新风除湿系统需要的水温不一样,比如夏季毛细管需要水 18~21℃的高温冷水,新风机除湿需要的 7℃的低温冷水;但是传统的地源热泵机组只能提供一种温度的水温,毛细管需要的高温冷水一般通过系统增加板式换热器和控制系统获取低温冷水和高温冷水。

国内也有毛细管专用地源热泵机组采用独特的系统和换热器设计,即为毛细管提供高温冷水,同时为新风除湿系统提供冷媒,直膨蒸发。这种系统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初期投资大,不能有效利用土壤自然源,并且由于持续工作中显热处理和潜热处理都需要消耗热泵功耗,存在运行费用高,机房体积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包括系统本体,所述系统本体设置新风机组,所述新风机组的内部设置潜热泵,所述潜热泵与新风机组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系统本体设置潜热负荷土壤冷热源和显热负荷土壤冷热源,所述显热负荷土壤冷热源上设置管道A和管道B,所述潜热负荷土壤冷热源上设置管道C和管道D,所述管道A和管道C与潜热泵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系统本体设置顶面毛细管和底面毛细管,所述潜热泵的输出端分别于顶面毛细管和底面毛细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潜热泵与顶面毛细管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显热泵,所述管道B和管道D与显热泵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显热泵的输出端与底面毛细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系统本体设置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设置在新风机组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面毛细管的PE 管数量多余底面毛细管的PE 管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热泵的底部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与新风机组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显热泵与支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结构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转子,所述排气结构与新风机组之间通过转子的作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结构的内部设置风叶,所述风叶与排气结构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风叶外接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冷水直接进入毛细管末端进行辐射制冷来处理显热负荷,比传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减少了处理显热负荷的热泵,既减少了初始投资,也节省了运行成本;在冬季工况下,没有板式换热器,热泵机组所需要的提供的热水温度也可降低,减少了热泵机组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中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包括系统本体,所述系统本体设置新风机组1,所述新风机组1的内部设置潜热泵2,所述潜热泵2与新风机组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系统本体设置潜热负荷土壤冷热源3和显热负荷土壤冷热源4,所述显热负荷土壤冷热源4上设置管道A5和管道B6,所述潜热负荷土壤冷热源3上设置管道C7和管道D8,所述管道A5和管道C7与潜热泵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系统本体设置顶面毛细管11和底面毛细管12,所述顶面毛细管11的PE 管数量多余底面毛细管12的PE 管数量,所述潜热泵2的输出端分别于顶面毛细管11和底面毛细管12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潜热泵2与顶面毛细管1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13,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显热泵9,所述显热泵9的底部设置支架14,所述支架14与新风机组1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显热泵9与支架1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管道B6和管道D8与显热泵9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显热泵9的输出端与底面毛细管12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系统本体设置排气结构10,所述排气结构10设置在新风机组1的顶部,排气结构10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转子16,所述排气结构10与新风机组1之间通过转子16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排气结构10的内部设置风叶15,所述风叶15与排气结构10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风叶15外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在夏季工作时,潜热泵2输出端的阀门13打开,显热负荷土壤冷热源4中的冷水通过潜热泵2直接进入顶面毛细管11进行辐射制冷,处理显热负荷;潜热负荷土壤冷热源3的冷水送入显热泵9处理潜热负荷;在冬季工作时:潜热泵2输出端的阀门13关闭,显热泵9输出端的阀门13打开,显热负荷土壤冷热源4和潜热负荷土壤冷热源3的温水分别通过潜热泵2和显热泵9送入热泵机组,热泵机组产生足以供暖的热水,送入底面毛细管12中,进行供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冷水直接进入毛细管末端进行辐射制冷来处理显热负荷,比传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减少了处理显热负荷的热泵,既减少了初始投资,也节省了运行成本;在冬季工况下,没有板式换热器,热泵机组所需要的提供的热水温度也可降低,减少了热泵机组的能耗。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