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提早抽穗的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7644阅读:14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耕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即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播种)提早抽穗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苏北地区常年日最低温度小于-5℃、-10℃的天数分别为21.9天、2.2天,12月、1月、2月月平均温度分别是3.6℃、1.3℃、3.5℃,年降雨量850~980mm但冬季(12月至翌年2月)降雨量仅有60~70mm,冬季地下水埋深1.0~2.0m,土层深厚且土壤毛细管向上输水能力较强。苏北地区适期播种小麦(10月10~15日播种)越冬始期时主茎叶龄6~7叶、单株带蘖2~4个,4月20~25日齐穗,主茎总叶数13~14张。

近年来,随着前茬作物成熟收割期越来越迟,特别是当前新兴的、规模化经营主体(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普遍因无烘干设备而不得不把前茬水稻收割日期推迟到完全干枯以后,导致本地区当前小麦集中播种期已经从10月10~20日(日均温16~18℃,出苗需6~8天时间)推迟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均温10~15℃,出苗需8~15天时间),甚至2015年、2016年淮安市推迟到12月份播种的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41%、17%(此时日均温已经下降到0~5℃,出苗需28~40天)。

目前本地区超迟播小麦现有施肥技术是沿袭或改造适期播种小麦施肥技术而来,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播种的小麦,越冬始期时尚未出苗或者尚未播种,采用适期播种小麦施肥技术会导致其主茎总叶数10~14张,因小麦抽穗日期随着主茎总叶数增多而推迟,故要推迟到5月5~20日才能齐穗,满足不了超迟播小麦高产的前提条件——灌浆时间必须在30天以上,因此常常造成单产在300公斤/亩以下甚至完全失收。究其原因主要缺陷是:⑴基肥效果差。超迟播小麦现有施肥技术不能适应出苗时间长达25~40天、冬春表土干燥发白又灌溉困难、旋耕播种表土疏松、稻秸还田加快跑墒的生产特点,极易造成缺苗弱苗、冻害重,进而导致穗数不足、穗型较小。⑵肥料运筹不当。超迟播小麦现有施肥技术中基苗肥施氮量过多、拔节孕穗肥施氮量不足,与壮苗防冻、提早抽穗、高产高效的施肥目标相背离,造成苗峰高、抽穗迟、穗型小、粒重低,进而导致产量低和效益差,同时中后期小麦生长与还田稻秸腐解之间还存在剧烈的夺氮矛盾。

苏北地区小麦总面积约2340万亩,推迟到12月份及以后播种的,多数是新兴的、规模化种植稻麦的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比一般农户相比,他们还有800~1200元/年的租赁土地成本,如果超迟播小麦单产在300公斤/亩以下,则造成全年亏本甚至比不种小麦亏得更多,因此大面积生产上亟需安全可靠、针对性强的超迟播小麦施肥技术,这对于目前苏北地区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现有施肥技术导致抽穗迟、穗型小、粒重低的弊端,提供一种提早抽穗的施肥方法,基苗肥控制主茎总叶数8~9张,5月1日前齐穗,达到早齐穗、穗型大、粒重高,进而达到单产在400公斤/亩之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小麦于12月份、或1月份、或2月份播种,施肥量及时期控制包括:

(1)基肥施足磷钾肥、氮肥适量,且禁用尿素:基肥用量为45%(15-15-15)复合肥30~50kg/亩;

(2)播后强力镇压以提高表墒和基肥肥效;

(3)禁施主茎2.5叶以前的苗肥;基苗肥控制主茎总叶数在8~9张、齐穗期在5月1日前;

(4)因苗、因雨雪追施返青起身肥、拔节孕穗肥:返青起身肥在主茎2.5~6叶(2月到3月)、降雨降雪前分2次追施,总量尿素15~20kg/亩;倒2叶露尖至剑叶完全抽出期(4月1~20日)每亩追施拔节孕穗肥45%复合肥15kg/亩加尿素5~15kg。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步骤(4)中因苗确定拔节孕穗肥用量:若倒2叶露尖至剑叶完全抽出期群体适中或偏大但叶色未褪淡的,每亩追施拔节孕穗肥45%复合肥15kg/亩加尿素0~5kg;若倒2叶露尖至剑叶完全抽出期群体偏小、或叶色明显褪淡的,每亩追施45%复合肥15kg/亩加尿素10~15kg。

本发明与现有施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1、本发明安全性好。发明人试验结果表明,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抽穗早迟不仅与小麦品种固有特性有关,而且与基苗肥中氮肥施用量密切相关。当基苗肥中氮肥施量适中时主茎总叶数8~9张、5月1日前齐穗,当基苗肥中氮肥施量过大时主茎总叶数10~14张、5月5~20日齐穗。本发明强调超迟播小麦基苗肥中氮肥施量要适中且禁用尿素,有效克服了现有施肥技术因基苗肥施用量过大导致主茎总叶数多、抽穗迟的弊端。

2、本发明丰产性好。苏北地区超迟播小麦必须面对出苗时间长达25~40天、表土经常干燥发白又灌溉困难、旋耕播种表土疏松、稻秸还田跑墒快、土壤地力低下等客观限制因素。本发明丰产性好的原因有2个:⑴通过“控制基苗肥用量,播后强力镇压提墒”,不仅确保全苗壮苗和足穗,而且减少了无效分蘖;⑵通过“施足拔节孕穗肥”主攻穗大粒饱夺高产。现有施肥技术针对性不强,基苗肥过多、拔节孕穗肥不足,造成冬春冻害重、群体茎蘖数急升骤降和苗峰过高、后期脱力早衰粒重低,进而造成最终产量低下。

3、本发明利用率高。超迟播小麦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表土经常干燥发白,现有施肥技术因基苗肥施用过多、同时又未提墒保肥而造成氮肥挥发损失很大。本发明通过“施足底肥且增施磷钾肥,因苗因雨分次施好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等措施,有利于超迟播小麦壮苗防冻、大穗高产和显著减少氮肥挥发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依据2014~2017年在淮安市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和示范结果形成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为:

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播种的小麦,

1、基肥适量且不用尿素,基肥用量为45%(15-15-15)复合肥30~50kg/亩;

2、播后强力镇压提高表墒,以确保全苗和提高基肥肥效:播种量皆为25~30kg/亩(基本苗为35~40万/亩,预期穗数为42~45万/亩),播种深度控制在4~5cm,宁迟播勿烂耕烂种,播后0~3天、入冬前及早开展强力镇压,以镇压后人行不陷脚为标准;

3、禁施主茎2.5叶以前的苗肥;基苗肥控制主茎总叶数在8~9张、齐穗期在5月1日前;

4、因苗、因雨雪追施返青起身肥、拔节孕穗肥:返青起身肥在主茎2.5~6叶(2月到3月)、降雨降雪前分2次追施,总量尿素15~20kg/亩;倒2叶露尖至剑叶完全抽出期(4月1~20日),如果群体适中或偏大但叶色未褪淡,则每亩追施拔节孕穗肥45%复合肥15kg/亩加尿素0~5kg,如果群体偏小、或叶色明显褪淡的,则每亩追施45%复合肥15kg/亩加尿素10~15kg。

2014~2017年试验结果统计表

上表中a处理是采用本发明施肥技术田块,b处理是采用现有施肥技术对照田块,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苏北地区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播种的小麦(即超迟播小麦),无论是应用半冬性白皮小麦品种(淮麦22、淮麦31、淮麦33、淮麦35、淮麦39、豫麦63、西农979、郑麦9023)还是应用春性红皮小麦品种(宁麦13),当基苗肥中氮肥施量适中时主茎总叶数8~9张、在5月1日前齐穗、单产都在400公斤/亩以上,但当基苗肥中氮肥施量过大时主茎总叶数10~14张、5月5~20日齐穗、单产显著下降,难以超越350公斤/亩,大多在300公斤/亩以下。

上面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实施例只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