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水循环空气源热泵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8843发布日期:2018-10-09 20:07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水循环空气源热泵水箱。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水箱是运用热泵工作原理,吸收空气中的低能热量,经过中间介质的热交换,并压缩成高温气体,通过管道循环系统对水加热,耗电只有电热水箱的1/4。由于空气源热泵水箱的工作是通过介质换热,因此其不需要电加热元件与水直接接触,避免了电热水箱漏电的危险,具有高安全、高节能、寿命长、不排放毒气等诸多优点,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空气源热泵水箱的箱体结构一般比较大,所以安装极为不便,并且由于空气源热泵水箱的承载比较大,会同时储存相对多的热水,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容易造成浪费;

2.空气源热泵水箱内的冷凝器在储水箱中长时间的持续加热容易在储水箱内形成水垢并且积沉到冷凝器表面,覆盖有水垢的冷凝器的加热效果降低,能量损耗加大,并且由于不易清理水垢,造成整个冷凝器管体上冷热不均衡,容易引起冷凝器的内管爆裂,使整机失去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水循环空气源热泵储水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水循环空气源热泵水箱,包括主机箱、主机箱上端所设置的气管、主机箱下端所设置的液管、储水箱、储水箱上端所连通的出水管和储水箱下端所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主体为圆柱形箱体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层叠排列的折弯结构的热交换板组,所述热交换板组由板I与板II等距折弯而成,且板I与板II之间设有腔体结构的储热腔,所述热交换板组的折弯层之间设有与折弯相随型的水道,所述箱体的底上两端面之间设有均布排列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热交换板组相套配,所述热交换板组最上端一层的板I与板II之间设有均布排列的连通管I,所述热交换板组最下端一层的板I与板II之间设有均布排列的连通管II,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穿过箱体的壁体并与热交换板组的最上端一层储热腔相连通,所述液管的另一端穿过箱体的壁体并与热交换板组的最下端一层储热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板组上的板I与板II的厚度均为1mm,且储热腔的厚度5mm,所述热交换板组各折弯层之间的间距为5mm,所述热交换板组的整体高度为整个箱体的整体高度的五分之四。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七个,且支撑柱在箱体内的分布情况为箱体芯部正中设有一个支撑柱,其余六个支撑柱绕箱体芯部的支撑柱呈均布圆周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I在热交换板组最上层的分布数量为八个,且连通管I的位置与支撑柱的位置交错均布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II在热交换板组最下层的分布数量为八个,且连通管II的位置与支撑柱的位置交错均布排列。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净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热交换板组为层叠排列的折弯结构,这大大的增加了储水箱内水体与热交换板组的接触面积,使得热交换变得更加充分,提高了整机的使用能效;

2.热交换板组与储水箱内的支撑柱为套配关系,方便热交换板组在储水箱内的拆装和替换;

3.热交换板组的多层排列使得整个空气源热泵水箱的换热效果提高,并且可以在相等能效的情况下,降低整个箱体的大小,使整个空气源热泵水箱更便于安装;

4.在进水管处安装有净水器,将水体中容易形成水垢的物质过滤掉,使整个储水箱内不容易形成水垢,增加整个空气源热泵水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轴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半剖结构轴侧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机箱、2气管、3液管、4储水箱、5进水管、6出水管、7净水器、401箱体、402热交换板组、403支撑柱、404连通管I、405连通管II、406水道、40201板I、40202板II、40203储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体水循环空气源热泵水箱,包括主机箱1、主机箱1上端所设置的气管2、主机箱1下端所设置的液管3、储水箱4、储水箱4上端所连通的出水管6和储水箱4下端所连通的进水管5,储水箱4的主体为圆柱形箱体结构的箱体401,箱体401的内部设有层叠排列的折弯结构的热交换板组402,热交换板组402由板I 40201与板II 40202等距折弯而成,且板I 40201与板II 40202之间设有腔体结构的储热腔40203,热交换板组402的折弯层之间设有与折弯相随型的水道406,这使得进入储储水箱4的水体能够从水道406流过并与热交换板组402的接触面积变大,使得热交换的效果更佳,箱体401的底上两端面之间设有均布排列的支撑柱403,支撑柱403与热交换板组402相套配,这方便了热交换板组402在储储水箱4内的拆装与替换,热交换板组402最上端一层的板I 40201与板II 40202之间设有均布排列的连通管I 404,热交换板组402最下端一层的板I 40201与板II 40202之间设有均布排列的连通管II 405,气管2的另一端穿过箱体401的壁体并与热交换板组402的最上端一层储热腔40203相连通,液管3的另一端穿过箱体401的壁体并与热交换板组402的最下端一层储热腔40203相连通,使得整个加热板组402与提供热源气体的主机箱1连接在一起并且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进一步的,热交换板组402上的板I 40201与板II 40202的厚度均为1mm,且储热腔40203的厚度5mm,热交换板组402各折弯层之间的间距为5mm,热交换板组402的整体高度为整个箱体401的整体高度的五分之四,使得进入储储水箱4的冷水能够与热交换板组402更大面积的接触,使得整个空气源热泵水箱的热交换效果更加理想,提高加热的能效。

进一步的,支撑柱403的数量为七个,且支撑柱403在箱体401内的分布情况为箱体401芯部正中设有一个支撑柱403,其余六个支撑柱403绕箱体401芯部的支撑柱403呈均布圆周排列,使得整个热交换板组402在储储水箱4内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

进一步的,连通管I 404在热交换板组402最上层的分布数量为八个,且连通管I 404的位置与支撑柱403的位置交错均布排列,使热交换板组402折弯层两侧的热水能更顺畅的汇入到一起。

进一步的,连通管II 405在热交换板组402最下层的分布数量为八个,且连通管II 405的位置与支撑柱403的位置交错均布排列,使得进入储储水箱4的水体能够分流到热交换板组402折弯层的两侧。

进一步的,进水管5的另一端设有净水器7,使储储水箱4内的水体经过过滤净化后不易形成水垢,增加整个空气源热泵水箱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主机箱1经压缩后释放的热源气体经由气管2输送到储储水箱4内的热交换板组402最上端一层的储热腔40203内,从储储水箱4外侧的进水管5引入的经过净水器7净化过的水体通过连通管II 405沿着热交换板组402折弯层的两侧在水道406内储储水箱4的上端流动,水体在水道406内流动的同时与热交换板组402折弯层的两侧相接处并与储热腔40203内的高热气源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水体变热并且通过热交换板组402最上端的连通管I 404汇入到一起然后从出水管6流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