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持续保持恒温的电烘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6169发布日期:2018-09-18 21:2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炉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烘炉用于对产品进行加热干燥,而烘炉箱内温度未位置恒温,需要利用自动调温系统进行实时的调节,调节频率高,不利于产品的是长时间使用。授权公告为CN 20588737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保持恒温的电烘炉,利用自动调温系统,温度传感器模块进行检测,对电烘管进行更加稳定的调控,利用控制面板进行数显和控制,但是除通过加热装置的控制实现温度的恒定外,还可通过保温结构,减少热量的损失,维持内部的温度,减少电烘管的反复调控频次和降低调控幅度。比如流动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内外温差导致的热量流动、开关烘炉门时热量的散失和烘炉门温度的降低等均对烘炉箱内部温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持续保持恒温的电烘炉。更加方便的实现内烘炉箱内的温度恒定,降低调控的频次和幅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持续保持恒温的电烘炉,包括烘炉箱,两个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炉箱包括内烘炉箱和外烘炉箱,内烘炉箱安装在外烘炉箱内后部;外烘炉箱前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封门;内烘炉箱前端滑动密封配合有烘炉门;内烘炉箱左右两侧和外烘炉箱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孔;内烘炉箱的左侧通风孔安装有抽风机;内烘炉箱右端面安装有除湿装置;内烘炉箱内壁和外烘炉箱内壁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模块;内烘炉箱内顶端中部和外烘炉箱内顶端中部均安装有电烘管;内烘炉箱后端和封门上均安装有窥视窗;

外烘炉箱右端连通有密封箱;密封箱内右端安装有水平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烘炉门右端固定连接;外烘炉箱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底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齿轮;主齿轮前后两侧均啮合连接有传递齿轮组;所述的传递齿轮组包括与控制箱转动连接的竖直的中心轴;中心轴下部安装有与主齿轮啮合配合的传动齿轮;中心轴顶端连接有控制齿轮;后侧的控制齿轮在内烘炉箱内中部,前侧的控制齿轮在内烘炉箱正前方;内烘炉箱内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后导轨;在内烘炉箱前方,外烘炉箱内底端固定有与后导轨一一对应的前导轨;所述的托盘与前导轨和后导轨滑动配合;两个托盘分别分布在控制齿轮左右两侧;托盘侧边均固定有与控制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持续保持恒温的电烘炉的外烘炉箱内左右两侧固定有密封水箱,密封水箱内存有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持续保持恒温的电烘炉的控制箱前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设置有电烘管、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的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烘炉箱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内烘炉箱和外烘炉箱的设置,内烘炉箱为对产品进行烘干等操作的主要烘炉箱,并进行恒温的调控,抽风机可提高内烘炉箱内气体的流动,并减少内部蒸发湿气的残留,外烘炉箱提供辅助作用,减少内烘炉箱热量的直接散失,提高流动空气的温度,同时降低湿度,有利于内烘炉箱保持恒温,减少烘炉门的开关对内部温度的影响,减少内烘炉箱内电烘管的调控工作,降低反复调控的故障率;

电动推杆可带动内烘炉箱的烘炉门左右滑动,便于打开或关闭内烘炉箱,驱动电机通过主齿轮带动前后两侧的传递齿轮组进行传动,通过控制齿轮和齿条的啮合,控制托盘的移动,实现封闭状态下自动更换托盘,将烘干完成的托盘移至外烘炉箱内,同时外烘炉箱内未烘干的托盘进入到内烘炉箱,整个过程没有打开封门,内部温度变换小,有利于保持恒温,且该齿轮传递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实现较为准确的移动控制,不影响烘炉门的封闭;

2、外烘炉箱内可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在外烘炉箱内设置密封箱,利用水可吸收热量,水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散热,以维持外烘炉箱内的温度,减少外烘炉箱内电烘管的反复加热工作;

3、控制面板的设置,便于进行电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烘炉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齿轮传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逻辑电路框图;

图中,1、内烘炉箱;2、外烘炉箱;3、封门;4、烘炉门;5、通风孔;6、抽风机;7、除湿装置;8、温度传感器模块;9、电烘管;10、窥视窗;11、密封箱;12、电动推杆;13、控制箱;14、驱动电机;15、主齿轮;16、中心轴;17、传动齿轮;18、控制齿轮;19、后导轨;20、前导轨;21、齿条;22、密封水箱;23、控制面板;2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方便持续保持恒温的电烘炉,包括烘炉箱,两个托盘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炉箱包括内烘炉箱1和外烘炉箱2,内烘炉箱1安装在外烘炉箱2内后部;外烘炉箱2前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封门3;内烘炉箱1前端滑动密封配合有烘炉门4;内烘炉箱1左右两侧和外烘炉箱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孔5;内烘炉箱1的左侧通风孔5安装有抽风机6;内烘炉箱1右端面安装有除湿装置7;内烘炉箱1内壁和外烘炉箱2内壁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模块8;内烘炉箱1内顶端中部和外烘炉箱2内顶端中部均安装有电烘管9;内烘炉箱1后端和封门3上均安装有窥视窗10;外烘炉箱2右端连通有密封箱11;密封箱11内右端安装有水平的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与烘炉门4右端固定连接;外烘炉箱2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内底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主齿轮15;主齿轮15前后两侧均啮合连接有传递齿轮组;所述的传递齿轮组包括与控制箱13转动连接的竖直的中心轴16;中心轴16下部安装有与主齿轮15啮合配合的传动齿轮17;中心轴16顶端连接有控制齿轮18;后侧的控制齿轮18在内烘炉箱1内中部,前侧的控制齿轮18在内烘炉箱1正前方;内烘炉箱1内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后导轨19;在内烘炉箱1前方,外烘炉箱2内底端固定有与后导轨19一一对应的前导轨20;所述的托盘24与前导轨20和后导轨19滑动配合;两个托盘24分别分布在控制齿轮18左右两侧;托盘24侧边均固定有与控制齿轮18啮合配合的齿条21;外烘炉箱2内左右两侧固定有密封水箱22,密封水箱22内存有水;控制箱13前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3,控制面板23内设置有电烘管9、驱动电机14和电动推杆12的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托盘24上放置需要烘干操作的产品,一个托盘24在内烘炉箱1内部,另一个托盘24在外烘炉箱2内,关闭烘炉箱和封门3,开启两个电烘管9对内部进行加热升温,使内烘炉箱1的温度达到烘干所需维持的温度,外烘炉箱2内的温度不高于烘干所需的温度,利用常规的温度调节系统,使内烘炉箱1内的温度传感器模块8与处理器连接,然后利用处理器控制内烘炉箱1内的电烘管9,实现自动控温调控。而外烘炉箱2内的电烘管9不进行自动调节,一次性升高外烘炉箱2温度(也可根据时间等具体情况,多次进行一次性升温),减少内烘炉箱1向外部传递散失热量,同时利用外烘炉箱2对空气进行加热,使进入内烘炉箱1的气体温度与内部温度相差不大,同时,除湿装置7的设置可对进入到内烘炉箱1的气体进行除湿,减少水汽的进入,减少内烘炉箱1的温度损失,即可减少电烘管9的调控频次,内烘炉箱1散发出来的热量首先在外烘炉箱2内得到聚集和利用,用于加热空气,同时也能够对外烘炉箱2内的产品进行初次的烘干。

当内烘炉箱1内的产品烘干完成后,控制外烘炉箱2内的电烘管9进行升温,使外烘炉箱2与内烘炉箱1的温度基本相同,然后开启电动推杆12带动烘炉门4向右侧滑移,打开内烘炉箱1,烘炉门4始终在内部环境,不接触外界低温环境,因此自身温度基本不变,也就不影响关闭烘炉门4后内部的温度维持恒定。打开烘炉门4后,即可控制驱动电机14转动,通过传递齿轮组的传动,带动托盘24沿前滑轨和后滑轨前后滑动,使烘干完成的托盘24滑出到外烘炉箱2内,使未进行全面烘干的托盘24滑至内烘炉箱1进行烘干,然后再一次控制电动推杆12,带动烘炉门4向左滑动封闭内烘炉箱1。然后开启封门3,将烘干完成的产品取出,并在托盘24上放置新的待烘干的产品,最后关闭封门3即可。连续重复进行上述操作。

所述的传递齿轮组为同轴齿轮,中心轴16转动安装,同时上端穿过控制箱13,并密封穿过烘炉箱底端,前后两侧的中心轴16分别进入到内烘炉箱1和外烘炉箱2,两个控制齿轮18均与两侧的齿条21啮合配合,且能同时实现啮合,滑动齿条21与固定的齿轮实现对位啮合,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可实现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烘炉箱,即内烘炉箱1和外烘炉箱2,其最基本的保温结构、通风孔5的通气结构等均与常规的烘炉箱结构相同或相似,为常规的技术手段。除湿装置7为常规的除湿用产品,比如干燥剂等,除湿装置7安装在内烘炉箱1右侧通风孔5位置。所述的控制面板23上进行数显设置和按钮控制以及相适配的控制电路等,均为常规配套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和进行合理的选择设置,抽风机6、温度传感器模块8和电烘管9的结构和使用均已在专利文件中公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电机14、电动推杆12等为本领域内常规的元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其结构以及电路控制等,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具体的型号以实现完成的技术方案。比如驱动电机14可选择60GA775F-12-5,电动推杆12可选择XTL100/ PXTL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