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罐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1460发布日期:2018-09-21 20:39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高效罐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现有的换热器只是利用管程和壳程内部的流体固有的流速和气压带动流体经过换热器进行换热,这种方式流体与换热器管程和壳程之间的金属接触不充分,只有位于流体外侧的部分能够与管程和壳程之间的金属进行接触,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罐壳式换热器,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效罐壳式换热器,包括气体导流壳体,气体导流壳体的中心轴处于水平状态,气体导流壳体为圆柱体型壳体,气体导流壳体的一侧设置管程进水箱和管程出水箱,管程进水箱和管程出水箱之间连接数个换热管,换热管的一侧内部与管程进水箱的内部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管程出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数个涡流导热壳体,涡流导热壳体为圆盘形壳体,换热管穿过涡流导热壳体,换热管的中心轴与涡流导热壳体的中心轴共线,换热管的内部与涡流导热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涡流导热壳体的内部连接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安装桨叶,桨叶的中部与固定架铰接,桨叶能在固定架上自由转动,换热管的一端与管程进水箱的内部连通,换热管的中部穿过气体导流壳体,换热管的中部位于气体导流壳体的内部,所述气体导流壳体的一侧中部一侧安装进风式涡流装置,所述进风式涡流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端与气体导流壳体的外侧连接,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导流罩,气体导流壳体的侧部开设透槽,导流罩的一侧内部与风机的出风口内部连通,导流罩的另一侧内部与透槽的内部连通,气体导流壳体的一侧连接进风管,进风管的内部与气体导流壳体的内部连通,气体导流壳体的另一侧连接出风管,出风管的内部与气体导流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管程进水箱的一侧连接总进水管,总进水管的内部与管程进水箱的内部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罩的内侧安装导流块,导流块的一侧设置弧形面,弧形面的弧的方向背向透槽。

所述气体导流壳体的下部安装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连接管程进水箱和管程出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涡流导热壳体能够增加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管程内部水的换热面积,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管程内部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涡流导热壳体能够在水流经导热壳体时为水提供一个扩展的空间,从而利用圆盘形的内部形状是水产生涡流,提高水与涡流导热壳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涡流导热壳体内部增加了桨叶,桨叶为风扇叶形结构,当水经过涡流导热壳体内部时,会带动桨叶转动,同时桨叶能够利用转动时的惯性对流经涡流导热壳体内部的水进行搅动,从而使流经涡流导热壳体的水产生更多的涡流,从而提高水与涡流导热壳体之间的换热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气体导流壳体的外侧安装了进风式涡流装置,所述进风式涡流装置能够为气体导流壳体的内部提供侧向气流,气流进入气体导流壳体后会利用气体导流壳体侧壁的导向作用在气体导流壳体的中部产生涡流,与壳程内部的气体产生叠加效果,促使壳程内部的气体在气体导流壳体的中部产生高速的旋转涡流,从而使进入壳程的气体能够在涡流的作用下充分的与换热管的外壁接触,从而大幅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换热管内部的液体之间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式涡流装置向气体导流壳体内输入的气流部分会撞击到换热管,从而能够使进入气体导流壳体内部的气体产生多组涡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换热管内部的液体之间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的进风管与进风管连接同一个气体源,从而避免风机输入的气体稀释换热气体。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连接出风管道。本实用新型的管程进水箱能够在换热水进入到换热管之前,对换热水进行集中存放,从而使进入每一个换热管内部的换热水能够压力均一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单个的换热管受到液体压力过大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罩能够为风机排出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风机排出的气流能够更加稳定的进入到气体导流壳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高效罐壳式换热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气体导流壳体6,气体导流壳体6的中心轴处于水平状态,气体导流壳体6为圆柱体型壳体,气体导流壳体6的一侧设置管程进水箱1和管程出水箱9,管程进水箱1和管程出水箱9之间连接数个换热管5,换热管5的一侧内部与管程进水箱1的内部连通,换热管5的另一端与管程出水箱9的内部连通,所述换热管5上安装数个涡流导热壳体20,涡流导热壳体20为圆盘形壳体,换热管5穿过涡流导热壳体20,换热管5的中心轴与涡流导热壳体20的中心轴共线,换热管5的内部与涡流导热壳体20的内部连通,所述涡流导热壳体20的内部连接固定架21,固定架21的一侧安装桨叶22,桨叶22的中部与固定架21铰接,桨叶22能在固定架21上自由转动,换热管5的一端与管程进水箱1的内部连通,换热管5的中部穿过气体导流壳体6,换热管5的中部位于气体导流壳体6的内部,所述气体导流壳体6的一侧中部一侧安装进风式涡流装置,所述进风式涡流装置包括风机12,风机12的端与气体导流壳体6的外侧连接,风机12的出风口连接导流罩4,气体导流壳体6的侧部开设透槽10,导流罩4的一侧内部与风机12的出风口内部连通,导流罩4的另一侧内部与透槽10的内部连通,气体导流壳体6的一侧连接进风管3,进风管3的内部与气体导流壳体6的内部连通,气体导流壳体6的另一侧连接出风管7,出风管7的内部与气体导流壳体6的内部连通,所述管程进水箱1的一侧连接总进水管2,总进水管2的内部与管程进水箱1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涡流导热壳体20能够增加换热管5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管程内部水的换热面积,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管程内部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涡流导热壳体20能够在水流经导热壳体20时为水提供一个扩展的空间,从而利用圆盘形的内部形状是水产生涡流,提高水与涡流导热壳体20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涡流导热壳体20内部增加了桨叶22,桨叶22为风扇叶形结构,当水经过涡流导热壳体20内部时,会带动桨叶22转动,同时桨叶22能够利用转动时的惯性对流经涡流导热壳体20内部的水进行搅动,从而使流经涡流导热壳体20的水产生更多的涡流,从而提高水与涡流导热壳体20之间的换热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气体导流壳体6的外侧安装了进风式涡流装置,所述进风式涡流装置能够为气体导流壳体6的内部提供侧向气流,气流进入气体导流壳体6后会利用气体导流壳体6侧壁的导向作用在气体导流壳体6的中部产生涡流,与壳程内部的气体产生叠加效果,促使壳程内部的气体在气体导流壳体6的中部产生高速的旋转涡流,从而使进入壳程的气体能够在涡流的作用下充分的与换热管5的外壁接触,从而大幅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换热管5内部的液体之间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式涡流装置向气体导流壳体6内输入的气流部分会撞击到换热管5,从而能够使进入气体导流壳体6内部的气体产生多组涡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壳程内部气体与换热管5内部的液体之间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风机12的进风管与进风管3连接同一个气体源,从而避免风机12输入的气体稀释换热气体。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7连接出风管道。本实用新型的管程进水箱1能够在换热水进入到换热管5之前,对换热水进行集中存放,从而使进入每一个换热管5内部的换热水能够压力均一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单个的换热管5受到液体压力过大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罩4能够为风机12排出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风机12排出的气流能够更加稳定的进入到气体导流壳体6的内部。

所述导流罩4的内侧安装导流块11,导流块11的一侧设置弧形面,弧形面的弧的方向背向透槽10。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块11能够对经过导流罩4内部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进入导流罩4内部的气流更加接近气体导流壳体6侧壁切线方向,从而更加有利于进风式涡流装置输入进气体导流壳体6内部的提起产生涡流。

所述气体导流壳体6的下部安装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两侧分别连接管程进水箱1和管程出水箱9。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13能够使气体导流壳体6、管程进水箱1和管程出水箱9在运行时更加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