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543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及热泵系统中使用的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能够制作成单台的大容量换热器,其他如钎焊式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壳盘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高效罐式换热器)因制作配件的局限或者生产设备的局限,或者经济效益及其他元素,都不能做成大容量的单台的换热器,只能多台并联使用于大容量机组。

多台并联的结果,由于主管路到每台并联的换热器的支管长度不同,造成进入各换热器的压降不同,即各换热器的冷媒量不同,造成各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同,有差异。

为解决上述问题,换热器离膨胀阀的远近不同设置了不同长度的弯管支管路;但是此方法支管长度太长,压降损失较大,而且弯管太多流量不能均匀分配。为解决不同长度支管的问题,具有一些可选的方案,比如,将节流装置设置在每台换热器的支管上,即有多少台换热器,就有多少件膨胀阀。该方法虽然解决了每台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同的问题,但是因为膨胀阀数量增多,造成机组成本增加。

现阶段翅片式换热器用于蒸发器时都是采用分配头分流方式,从节流装置节流过的冷媒经过分配头,再通过各个分液细管流入翅片式换热器中的每支换热管回路。

而分配头分液细管的长度基本上都是根据经验值大致取值,无法明确计算。导致通过每支换热管的冷媒流量或多,或少;很难保证提供适当地流量,翅片式换热器没有充分有效的发挥换热效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数量与换热管数量相匹配的分液板、调节板、调节座和调节堵芯,所述分液板上设有安装孔,换热管接至所述安装孔,所述调节板与分液板接合形成可通入冷媒和/或热媒的腔体,所述调节堵芯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调节座,另一端处于所述腔体内,且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孔的位置,所述调节座与调节堵芯能够被同步驱动相对所述调节板进行伸缩,所述调节堵芯与所述安装孔间供流通冷媒的缝隙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堵芯的伸缩被调整。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通过设于其上的第一螺纹结构旋合于设于所述调节板的第二螺纹结构,进而通过所述调节座及其上的第一螺纹结构的旋转实现所述调节座及与之连接的调节堵芯的伸缩。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上设有非圆形凹槽,所述调节堵芯的一端设有非圆形凸台,所述调节堵芯通过所述非圆形凸台嵌入所述非圆形凹槽实现所述调节座与调节堵芯的同步旋转。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上设有标记,所述调节板上的每个所述调节座的外周,设有环形刻度,所述调节板的伸缩程度能够通过所述标记相对所述环形刻度的位置被标识。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设有贯通孔和圆形槽,所述调节堵芯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一端穿过所述贯通孔连接所述调节座,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沿所述圆形孔伸缩,所述第二圆柱体沿所述贯通孔伸缩;相邻的圆形槽之间通过通道槽连通,各所述通道槽与圆形槽连通形成所述腔体。

可选的,所述调节堵芯的一端设有螺丝孔,所述调节座设有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丝孔连接,进而实现所述调节座与调节堵芯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节堵芯包括锥状头部,所述锥状头部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孔的位置,所述锥状头部被驱动伸缩时能够调节其与所述安装孔间供流通冷媒的缝隙。

可选的,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方形槽,和/或所述分液板设有所述凹槽,所述调节板与分液板之间还设有胶垫,所述胶垫设于所述方形槽和/或凹槽中,所述胶垫环设于所述腔体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导柱孔或导柱,所述分液板上设有导柱或导柱孔,所述分液板通过所述导柱插入所述导柱孔对位接至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分液板之间还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沿所述调节堵芯的伸缩方向连接所述调节堵芯和调节板。

基于本发明,可针对换热器的具体的不同工况进行精密微调冷媒流量;在设计所定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不变基础上,可以充分、最大限度的发挥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起到以下显著的效果:

第一,大容量机组采用多台换热器并联时,用本发明可对冷媒流量均匀分配,不会出现现在常规产品冷媒不均造成换热器换热量不一致的问题;不必为解决冷媒均匀分配问题而设置多台膨胀阀,从而节约成本。

第二,在多台换热器并联使用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其中一台或者多台换热器相对于其他换热器冷媒流量要求增多或者减少时,本发明可以针对每一台换热器不同状况进行区别调节,使流入该换热器的冷媒流量最适合的满足要求,达到该换热器最佳换热效果。

第三,本发明用于翅片式换热器时,相对于常规使用的分配头,有冷媒流量分配调节的优点,翅片式换热器达到最佳换热效果的明显优势。

第四,本发明是对冷媒流量精微调节的装置,可作为研究不同工况,不同状态下限定换热面积的换热器,测量冷媒流量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a、图5b与图5c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调节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分液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堵芯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座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板;101-第二螺纹结构;102-贯通孔;103-圆形槽;104-通道槽;105-方形槽;106-导柱孔;107-螺栓装配孔;108-冷媒进气孔;109-旁通进气孔;110-环形刻度;2-分液板;201-安装孔;202-导柱;203-凹槽;204-螺栓装配孔;205-U型槽;3-换热管接头;4-调节堵芯;401-锥状头部;402-圆形连接部;403-第一圆柱体;404-环形卡槽;405-第二圆柱体;406-非圆形凸台;407-螺丝孔;5-密封圈;6-弹簧;7-调节座;701-第一螺纹结构;702-六角螺母槽;703-非圆形凹槽;704-通孔;705-标记;8-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提供的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发明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请综合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数量与换热管数量相匹配的分液板2、调节板1、调节座7和调节堵芯4,所述分液板2上设有安装孔201,换热管接至所述安装孔,举例来说,换热管可通过换热管接头3接至所述安装孔,具体来说,分液板2与换热管接头3胀接形成一体,制作生产比焊接工艺更为方便,省时。所述调节板1与分液板2接合形成可通入冷媒和/或热媒的腔体,所述调节堵芯4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板1连接所述调节座7,另一端处于所述腔体内,且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孔201的位置,所述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能够被同步驱动相对所述调节板1进行伸缩,所述调节堵芯4与所述安装孔201间供流通冷媒的缝隙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堵芯4的伸缩被调整。

有关所述调节板1与调节座7的连接:

请参考图5和图8,所述调节座7通过设于其上的第一螺纹结构701旋合于设于所述调节板1的第二螺纹结构101,进而通过所述调节座7及其上的第一螺纹结构701的旋转实现所述调节座7及与之连接的调节堵芯4的伸缩。其中,所述第一螺纹结构701采用外螺纹结构,第二螺纹结构101采用内螺纹结构,当然,也不限于此设计,反过来当然也是可选方案之一。

该方案通过螺纹结构将伸缩运动与旋转运动结合起来。

故而,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座7上设有非圆形凹槽703,所述调节堵芯4的一端设有非圆形凸台406,所述调节堵芯4通过所述非圆形凸台406嵌入所述非圆形凹槽703实现所述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的同步旋转。由于为非圆形,两者才可实现旋转的同步,举例来说,可以采用弦型凹槽与弦型凸台,也可采用其他可实现旋转运动传递的部件,而不限于以上举例。进一步举例来说,调节座7有弦型的非圆形凹槽703,中间设有可穿螺栓的通孔,即下文所提及的通孔704。调节堵芯4尾部设有弦型的非圆形凸台406,并有螺丝盲孔,即下文提到的螺丝孔407。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之间中部设一螺栓装配,并有无间隙配合的弦型凹槽凸台结构保证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的转动保持同时一致。进一步来说,调节座7的端部设有六角螺母槽702,以便六角扳手转动。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由于旋转与伸缩是相关的,所以,所述调节座7上设有标记705,所述调节板1上的每个所述调节座7的外周,设有环形刻度110,所述调节板1的伸缩程度能够通过所述标记705相对所述环形刻度110的位置被标识。进一步来说,环形刻度110有角度数字标注,调节座7上的标记采用箭头标记。调节座7的转动角度可通过箭头与刻度读出。

为了实现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之间的连接:

所述调节堵芯4的一端设有螺丝孔407,所述调节座7设有通孔704,螺栓穿过所述通孔704与所述螺丝孔407连接,进而实现所述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的连接。

有关所述调节堵芯4:

所述调节堵芯4包括锥状头部401,所述锥状头部401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孔201的位置,所述锥状头部401被驱动伸缩时能够调节其与所述安装孔201间供流通冷媒的缝隙。采用锥状的结构,可以有效将伸缩运动与缝隙大小联系在一起。

有关调节板1与分液板2之间的连接:

所述调节板1上设有方形槽105,和/或所述分液板2设有所述凹槽203,所述调节板1与分液板2之间还设有胶垫8,所述胶垫8设于所述方形槽105和/或凹槽203中,所述胶垫8环设于所述腔体的边缘,从而有利于实现腔体的密封。装配时压紧装配螺母,使调节板1与分液板2压紧胶垫8形成密封腔体,防止冷媒的泄露。

所述调节板1上设有导柱孔106或导柱,所述分液板2上设有导柱202或导柱孔,所述分液板2通过所述导柱202插入所述导柱孔106对位接至所述调节板1,所述调节板1与分液板2之间还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该设计,可以保证调节堵芯4的轴心与换热管接头3圆心保持同心。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调节板1下部设有冷媒进气孔108。冷媒流量调节装置用于翅片式换热器时,调节板1上部还可选择设置热气的旁通进气孔109。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座7设有贯通孔102和圆形槽103,所述调节堵芯4包括第一圆柱体403和第二圆柱体405,所述第二圆柱体405一端穿过所述贯通孔102连接所述调节座7,所述第二圆柱体40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柱体403,所述第一圆柱体403沿所述圆形槽103伸缩,所述第二圆柱体405沿所述贯通孔102伸缩;相邻的圆形槽103之间通过通道槽104连通,各所述通道槽104与圆形槽103连通形成所述腔体。当然,腔体中的结构空间也可以不至于通道槽104和圆形槽103。可见,装置通过调节座7的转动,改变调节堵芯4前后移动的距离;通过调节堵芯4的前后移动,调节变化调节堵芯4的锥状头部401与换热管接头3之间的冷媒通过面积。

锥状头部401与第一圆柱体403之间设有圆形连接部402,圆型连接部402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直径尽量做到细小,使流过圆形连接部402部分的冷媒受到的阻力尽量小,顺利通过。第一圆柱体403上设有可安装O型的密封圈5的环形卡槽404。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可在分液板2的壳体或者支架上安装固定冷媒流量装置的U型槽205。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弹簧6,所述弹簧6沿所述调节堵芯4的伸缩方向连接所述调节堵芯4和调节板1。具体来说,其也可以位于圆形槽103中。可见,装置的弹簧以弹簧力压紧调节堵芯4靠向分液板2,使调节堵芯4的锥状头部41与换热管接头3闭合,并且使调节座7在调节板1上转动时因弹簧的压紧力,调节座7不会松动或滑动,减少调节堵芯4前后移动的误差。

除此以外,还包括设于所述调节堵芯4,具体来说,为调节堵芯4的第一圆柱体403外侧的环形卡槽404,所述环形卡槽404中卡设有密封O型圈,实现严实密封,不让冷媒在调节堵芯4前后移动时漏气。

所述冷媒流量调节装置装配时,先在调节堵芯4上套上密封O型圈,压紧弹簧6;再由调节板1上的圆孔槽103以尾部先塞入,调节堵芯4尾部进入到调节板1贯通孔102后,从调节板1顶部转动塞入调节座7,调节座7与调节堵芯4尾部接触后可转动调节堵芯4把堵芯上的非圆形凸台406嵌入到调节座7的非圆形凹槽703,之后用螺栓固定调节堵芯4与调节座7,达到转动调节座7可操纵调节堵芯4的前后移动。

所述冷媒流量调节装置,通过读出调节座转动角度,明确知晓调节堵芯前后移动距离,从而精确控制调节堵芯与换热管接头之间的开口截面积,并进一步控制通过冷媒流量调节装置流入到换热管接头的冷媒流量。

进而,节流后的冷媒由冷媒进气孔108进入,通过方形通道,即前文提及的腔体,逐次进入到每个圆形槽103。通过转动的调节座7,前后移动调节堵芯4,变化调节堵芯的锥状头部401与每个换热管接头端部形成的冷媒通过的截面大小,可分别控制同时期进入胀接到分液板2上的每个换热管支路的冷媒流量。经过多次调节可获得进入翅片式换热器每支换热管回路的最适当冷媒流量,达到每支换热管回路的最佳换热效果,达到翅片式换热器的总体最佳换热效果。

在进一步来说,腔体下部开有冷媒进入口。

所述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可作为多台并联换热器冷媒流量均匀分配装置。分液板2上设置多个换热管接头3,每根换热管接头3与并联的换热器冷媒进口管焊接装配。

使用本发明装置时,节流后的冷媒通过调节板1的冷媒进气孔108进入;通过通道槽104进入到各个圆形槽103,并穿过调节堵芯4的圆形连接部402;依次流过调节板1的各个圆形槽103,再通过调节堵芯4的锥状头部401与换热管接头3形成的缝隙面积进入到换热管接头3,再进入各个换热器。

弹簧6以弹簧力压紧调节堵芯4靠向分液板2,使调节堵芯4的锥状头部401与换热管接头3闭合,并且使调节座7在调节板1上转动时因弹簧的压紧力,调节座7不会松动或滑动,减少调节堵芯4前后移动的误差。密封圈5严实密封,不让冷媒在调节堵芯4前后移动时漏气。

根据各个换热器的不同状况,要对其个别换热器进行微调冷媒流量时,转动调节座7,因调节座7的非圆形凹槽703与调节堵芯4的非圆形凸台406无间隙装配,可精确调节调节堵芯4的前后移动距离,通过前后移动调节堵芯4,调节变化调节堵芯4的锥状头部401和换热管接头3形成的冷媒通过面积的大小。

进入到换热器的冷媒流量要求减小时推进调节堵芯4,使锥状头部401和换热管接头3的缝隙面积减小;要求进入到换热器的冷媒流量增大时推后调节堵芯4,使锥状头部401和换热管接头3的缝隙面积变大。每台换热器的冷媒流量的调节量数值以调节板1顶部的环形刻度110及角度和调节座7的标记705来测量记录。

以上述步骤操作对多台并联的换热器进行冷媒流量适量调节及均匀分配。

所述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还可替代翅片式换热器的分配头配件,作为翅片式换热器的冷媒流量均匀分配装置。冷媒和/或热媒流量调节装置用于翅片式换热器时,分液板2可直接与翅片式换热器的进气换热管胀接做成一体。本发明装置在翅片式换热器中替代分配头进行流量分配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进一步来说,通过转动的调节座7,前后移动调节堵芯4,变化调节堵芯4的锥状头部401与每个换热管接头3端部形成的冷媒通过的截面大小,可分别控制同时期进入胀接到分液板2上的每个换热管支路的冷媒流量。经过多次调节可获得进入翅片式换热器每支换热管回路的最适当冷媒流量,达到每支换热管回路的最佳换热效果,达到翅片式换热器的总体最佳换热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本发明,可针对换热器的具体的不同工况进行精密微调冷媒流量;在设计所定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不变基础上,可以充分、最大限度的发挥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起到以下显著的效果:

第一,大容量机组采用多台换热器并联时,用本发明可对冷媒流量均匀分配,不会出现现在常规产品冷媒不均造成换热器换热量不一致的问题;不必为解决冷媒均匀分配问题而设置多台膨胀阀,从而节约成本。

第二,在多台换热器并联使用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其中一台或者多台换热器相对于其他换热器冷媒流量要求增多或者减少时,本发明可以针对每一台换热器不同状况进行区别调节,使流入该换热器的冷媒流量最适合的满足要求,达到该换热器最佳换热效果。

第三,本发明用于翅片式换热器时,相对于常规使用的分配头,有冷媒流量分配调节的优点,翅片式换热器达到最佳换热效果的明显优势。

第四,本发明是对冷媒流量精微调节的装置,可作为研究不同工况,不同状态下限定换热面积的换热器,测量冷媒流量的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