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3459发布日期:2018-08-31 22:2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风式冷却塔。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冷却塔由顶置风机系统、喷淋系统、淋水散热填料、塔体外壳、集水槽、钢结构框架等部件组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单元塔为单风机结构,风机通过减速机与电机连接,减速机需定期维护、保养,传动皮带为易损件,需定期调整、更换,当减速机出现故障时,整个单元塔将停止运行,使整个中 央空调系统瘫痪,影响用户的使用。

2、风机系统置于冷却塔的顶部,安装、维修不方便,维护保养成本高。

3、顶部风机系统长期处于湿热空气环境中,工作环境恶劣,风机、电机寿命短。

4、钢件材料重,钢结构件的锈蚀问题,缩短了冷却塔的寿命,结构防腐费用高且环境影响较大,冷却塔荷载基础要求较高,导致材料及场地尺寸受限制,在一些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塔体,所述冷却塔塔体包括玻璃钢方管框架,设置在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的外周的维护板,所述冷却塔塔体的底端外周设有至少一个风筒,所述每个风筒上进风口处设有风机,所述每个风筒对应的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设有一个风腔,所述每个风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导风板,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上方设有换热填料部,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上位于所述换热填料部的上方设有布水装置,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位于所述布水装置的上方设有收水部,所述冷却塔塔体的顶端设有导风筒。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包括竖直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玻璃钢竖管、第二玻璃钢竖管、第三玻璃钢竖管和第四玻璃钢竖管;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第二玻璃钢竖管上端连接有第一玻璃钢水平管,所述第二玻璃钢竖管、第三玻璃钢竖管上端连接有第二玻璃钢水平管,所述第三玻璃钢竖管、第四玻璃钢竖管上端连接有第三玻璃钢水平管,所述第四玻璃钢竖管、第一玻璃钢竖管上端连接有第四玻璃钢水平管;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第二玻璃钢竖管、第三玻璃钢竖管和第四玻璃钢竖管之间还竖直且平行设有若干玻璃钢竖管,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还设有若干将各功能区分开的水平设置的玻璃钢水平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与所述第二玻璃钢竖管、所述第二玻璃钢竖管与所述第三玻璃钢竖管、所述第三玻璃钢竖管与所述第四玻璃钢竖管、所述第四玻璃钢竖管与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之间分别设有交叉设置的加强玻璃钢方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风腔为四个,所述冷却塔塔体上与所述风腔对应设有四个风筒。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每个风腔之间设有隔风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每个风腔内设有3-5个所述导风板,所述每个导风板为朝向所述导风筒弯曲设置的圆弧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从下往上越来越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维护板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强筋竖直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维护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冷却塔塔体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塔体,所述冷却塔塔体包括玻璃钢方管框架,设置在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的外周的维护板,所述冷却塔塔体的底端外周设有至少一个风筒,所述每个风筒上进风口处设有风机,所述每个风筒对应的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设有一个风腔,所述每个风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导风板,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上方设有换热填料部,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上位于所述换热填料部的上方设有布水装置,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内位于所述布水装置的上方设有收水部,所述冷却塔塔体的顶端设有导风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玻璃钢方管框架的设置重量远远轻与碳钢件,大大减少了设备的运行重量,减少基础施工部分的工作量;维护板的设置改善了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的强度不足的缺点,增加了整体的强度;所述多个风机的设置可根据外界气象条件及中央空调负荷的变化来调节所述风机开启的数量,节约能源;所述一台风机故障时不影响其它所述风机的正常运行,本新型不停机状态下就能检修所述故障风机,实现了本新型不间断的运行;所述风机下置,减少了所述风机运行中对框架造成的振动影响,且使所述风机不与传热介质直接接触,减轻了风机防腐性能要求,即方便检修又延长了所述风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导风板的设置将风量分布均匀,大大提高冷却效果,有节约能源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塔塔体另一种形状的俯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塔体1,所述冷却塔塔体1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选择所述冷却塔塔体1的形状。

所述冷却塔塔体1包括玻璃钢方管框架2,设置在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的外周的维护板3,所述维护板3上设有若干竖直且平行设置的加强筋31,维护板3的设置改善了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的强度不足的缺点,增加了本新型整体的强度,减轻了总体的重量,也使其达到原始的钢结构件的效果。

所述冷却塔塔体1内均匀分割为四个风腔11,所述冷却塔塔体1的底端外周与所述风腔11对应设有四个风筒9,所述每个风筒9上进风口处设有风机4和电机。所述四个风机4、电机的设置可根据外界气象条件及中央空调负荷的变化来调节所述风机4、电机开启的数量,节约能源;所述一台风机4故障时不影响其它所述风机4的正常运行,本新型不停机状态下就能检修所述故障风机4,实现了本新型不间断的运行;所述风机4、电机下置,减少了所述风机4、电机运行中对框架造成的振动影响,且使所述风机4、电机不与传热介质直接接触,减轻了风机4、电机防腐性能要求,即方便检修又延长了所述风机4、电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每个风腔11之间设有隔风板12;所述隔风板12的设置让所述每个风腔11成为独立的风腔11,彼此之间互不干涉,减轻了其对应的所述风机4、电机的功率,提高了其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所述每个风腔11内设有从下往上排列的3-5个导风板13,所述每个导风板13为朝向所述导风筒弯曲设置的圆弧板,所述导风板13的长度从下往上越来越短;此设置可以完美的将风量分布均匀,并将风向更好的导向所述换热填料部,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并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内位于所述导风板13的上方设有换热填料部5,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上位于所述换热填料部5的上方设有布水装置6,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内位于所述布水装置6的上方设有收水部7,所述冷却塔塔体1的顶端设有导风筒8,介质由所述布水装置6淋下,介质经过所述换热填料部5进行空气热交换,湿热空气由所述导风筒8排出。

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包括竖直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玻璃钢竖管21、第二玻璃钢竖管22、第三玻璃钢竖管23和第四玻璃钢竖管24;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21、第二玻璃钢竖管22上端连接有第一玻璃钢水平管25,所述第二玻璃钢竖管22、第三玻璃钢竖管23上端连接有第二玻璃钢水平管26,所述第三玻璃钢竖管23、第四玻璃钢竖管24上端连接有第三玻璃钢水平管27,所述第四玻璃钢竖管24、第一玻璃钢竖管21上端连接有第四玻璃钢水平管28;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21、第二玻璃钢竖管22、第三玻璃钢竖管23和第四玻璃钢竖管24之间还竖直且平行设有若干玻璃钢竖管29,所述玻璃钢竖管29的设置,增加了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的强度,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内还设有若干将各功能区分开的水平设置的玻璃钢水平管210,所述玻璃钢水平管210的设置方便所述换热填料部5、所述布水装置6、所述收水部7等的安装。

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21与所述第二玻璃钢竖管22、所述第二玻璃钢竖管22与所述第三玻璃钢竖管23、所述第三玻璃钢竖管23与所述第四玻璃钢竖管24、所述第四玻璃钢竖管24与所述第一玻璃钢竖管21之间分别设有交叉设置的加强玻璃钢方管211,所述加强玻璃钢方管211的设置增加了所述玻璃钢方管框架2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