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出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205发布日期:2018-09-07 23:0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出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

中央空调出风系统的出风口位置的安装框架一般设置有百叶,通过百叶的启闭来调节出风口的风量。百叶的启闭在改变出风口风量的同时也改变了出风方向,而在调节出风方向时也会改变出风量,这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效果达不到舒适的要求,舒适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出风系统,具有能够分别调节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央空调出风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有风量调节层和风向调节层,所述风量调节层包括多个风量百叶、沿风量百叶轴线穿设的第一转动杆以及驱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风向调节层包括多个风向百叶、沿风向百叶轴向穿设于风向百叶的第二转动杆以及驱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置风量调节层和风向调节层,通过风量百叶和风向百叶的启闭,以达到分别调节风量和风向的效果,克服了传统单层百叶同时调节风量和风向所带来的使用不方便以及舒适性不足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驱动杆、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杆上多个第一主动锥齿轮以及分别与多个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的多个第一从动锥齿轮;多个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框架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一从动锥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绕第一转动杆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旋转的一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一主动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一端的第一齿轮,以及同时套设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齿轮的第一同步带;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均与第一同步带内侧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另一端与安装框架侧壁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一同步带转动,第一同步带带动与之内侧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绕第二转动杆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旋转的一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与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二主动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的第二齿轮,以及同时套设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齿轮的第二同步带;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第二同步带内侧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另一端与安装框架侧壁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二主动轮带动第二同步带转动,第二同步带带动与之内侧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绕第一转动杆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旋转的另一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与第四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二驱动杆、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杆上多个第二主动锥齿轮以及分别与多个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的多个第二从动锥齿轮;多个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框架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二从动锥齿轮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绕第二转动杆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旋转的另一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量百叶的数量少于所述风向百叶的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量百叶的面积之和与风向百叶的面积之和均为安装框架围成的面积,风量百叶的数量少于风向百叶的数量,减少第一转动杆的数量,减少对出风的影响。风向百叶数量较多,可以更加精确地调节送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以最大的限度减少风经过两层调节层时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框架还设置有过滤清洁空气的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和杂质,净化空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设置风量调节层和风向调节层,通过风量百叶和风向百叶的启闭,以达到分别调节风量和风向的效果,克服了传统单层百叶同时调节风量和风向所带来的使用不方便以及舒适性不足的缺点;

其二,驱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一从动锥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绕第一转动杆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旋转的一种方式;

其三,驱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一同步带转动,第一同步带带动与之内侧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绕第二转动杆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旋转的一种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过滤层、风量调节层以及风向调节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过滤层、风量调节层以及风向调节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安装框架;2、风量调节层;21、风量百叶;22、第一转动杆;231、第一电机;232、第一驱动杆;233、第一主动锥齿轮;234、第一从动锥齿轮;3、风向调节层;31、风向百叶;32、第二转动杆;331、第二电机;332、第一主动轮;333、第一同步带;334、第一齿轮;4、过滤层;51、第三电机;52、第二主动轮;53、第二同步带;54、第二齿轮;61、第四电机;62、第二驱动杆;63、第二主动锥齿轮;64、第二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中央空调出风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于空调出风口的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设置有风量调节层2、风向调节层3和过滤层4,过滤层4、风量调节层2和风向调节层3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本实施例设置过滤层4,可以净化空气,还设置风量调节层2和风向调节层3,通过风量调节层2和风向调节层3的启闭,以达到分别调节风量和风向的效果,克服了传统单层百叶同时调节风量和风向所带来的使用不方便以及舒适性不足的缺点。

如图2所示,风量调节层2包括多个风量百叶21、多个第一转动杆22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转动杆22与风量百叶2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转动杆22沿风量百叶21轴向穿设。第一转动杆22一端与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1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杆22转动。风量百叶21的长度与安装框架1(参考图1)的长度相等,多个风量百叶21的宽度和与安装框架1(参考图1)的宽度相等。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31、第一驱动杆232、多个第一主动锥齿轮233以及多个第一从动锥齿轮234。第一驱动杆232一端与第一电机231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1(参考图1)侧壁转动连接。多个第一主动锥齿轮233均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杆232上,多个第一从动锥齿轮234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第一转动杆22的同一端,且多个第一主动锥齿轮233与多个第一从动锥齿轮234一一对应啮合。驱动第一电机231,第一电机23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杆23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233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23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234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233与第一从动锥齿轮234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一从动锥齿轮23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21绕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21旋转的一种方式。

如图2所示,风向调节层3包括多个风向百叶31、多个第二转动杆32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二转动杆32与风向百叶3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转动杆32沿风向百叶31轴向穿设。第二转动杆32一端与第二驱动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1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转动杆32转动。风向百叶31的长度与安装框架1(参考图1)的长度相等,多个风向百叶31的宽度和与安装框架1(参考图1)的宽度相等。

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331、第一主动轮332、第一同步带333以及多个第一齿轮334。第一主动轮332与第二电机331输出轴相连接,第一同步带333同时套设于第一主动轮332和多个第一齿轮334,且同时与主动轮332和第一齿轮334啮合。多个第一齿轮334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第二转动杆32的同一端。驱动第二电机331,第二电机33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主动轮332转动,第一主动轮332带动第一同步带333以及第一齿轮334转动,第一齿轮33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31绕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31旋转的一种方式。

如图3所示,第一电机231与第二电机331均为伺服电机。

如图2所示,风量百叶21的数量少于风向百叶31的数量。风量百叶21的面积之和与风向百叶31的面积之和均为安装框架1围成的面积,风量百叶21的数量少于风向百叶31的数量,减少第一转动杆22的数量,减少对出风的影响。风向百叶31数量较多,可以更加精确地调节送风方向。

如图2所示,第一转动杆22与第二转动杆32相互平行。这样的设置以最大的限度减少风经过两层调节层时的损耗。

工作过程:驱动第一电机231,第一电机23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杆23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233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23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234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233与第一从动锥齿轮234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一从动锥齿轮23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21绕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21旋转的一种方式。驱动第二电机331,第二电机33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主动轮332转动,第一主动轮332带动第一同步带333转动,第一同步带333带动与之内侧啮合的第一齿轮334转动,第一齿轮33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31绕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31旋转的一种方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51、第二主动轮52、第二同步带53以及多个第二齿轮54。第二主动轮52与第三电机51输出轴相连接,第二同步带53同时套设于第二主动轮52和多个第二齿轮54,且同时与主动轮和多个第二齿轮54啮合。多个第二齿轮54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第一转动杆22的同一端。驱动第三电机51,第三电机5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主动轮52转动,第二主动轮52带动第二同步带53以及第二齿轮54转动,第二齿轮5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21绕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21旋转的一种方式。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61、第二驱动杆62、多个第二主动锥齿轮63以及多个第二从动锥齿轮64。第二驱动杆62一端与第四电机61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1(参考图1)侧壁转动连接。多个第二主动锥齿轮63均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杆62上,多个第二从动锥齿轮64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第二转动杆32的同一端,且多个第二主动锥齿轮63与多个第二从动锥齿轮64一一对应啮合。驱动第四电机61,第四电机6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驱动杆6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3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64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3与第二从动锥齿轮64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二从动锥齿轮6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3131绕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31旋转的一种方式。

工作过程:驱动第三电机51,第三电机5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主动轮52转动,第二主动轮52带动第二同步带53转动,第二同步带53带动与之内侧啮合的第二齿轮54转动,第二齿轮5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从而使风量百叶21绕第一转动杆2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量百叶21旋转的另一种方式。驱动第四电机61,第四电机6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驱动杆6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3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64转动,第二主动锥齿轮63与第二从动锥齿轮64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第二从动锥齿轮64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从而使风向百叶31绕第二转动杆32转动,以此来作为驱动风向百叶31旋转的另一种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