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6326发布日期:2018-10-19 20:55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加热器。



背景技术:

碳纤维电热管是一种区别于金属丝和卤素等传统电热管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远红外线辐射和健康环保等优异性能,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碳纤维电热管可分为石英玻璃管、不锈钢加热管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加热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加热器,其包括散热壳体,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底部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内腔的碳纤维电热管、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散热风机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的行走轮装置;所述碳纤维电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散热装置套装在所述碳纤维电热管上;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散热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筒及轴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散热筒上的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所述行走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上的‘U’形的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U形槽口内的滚轮轴,设置在所述U形槽口内的卡紧所述滚轮轴的滚轮轴卡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滚轮轴卡紧件之间的减震弹簧及设置在所述滚轮轴上的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上滑动设置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滚轮轴卡紧件上,所述减震弹簧套装在所述阻尼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壳体下部设置有敞口连接套,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敞口连接套上,所述敞口连接套底部设置有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壳体顶部设置有LED灯及LED灯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水平方向呈20-60度夹角。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筒的轴线方向呈20-60度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口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散热孔为‘倒漏斗’形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加热器,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置有带第二散热孔的散热片,可使散热效果更好。设置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将热量从通风口、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吹出,使热量及时有效的散出。通风口、第一散热孔和散热片都设置有一定的角度,有利于散热风机向外界吹送散热壳体内的气体。第二散热孔设置为‘倒漏斗’形的通孔,通孔的下部小上部大,有利于风机吹出的风沿散热片底部向第一散热孔吹送,增加了散热壳体内部气体的流动性,更利于散热壳体内的气体向外吹送。第一散热孔设置在两个散热片之间,使内部气体向外吹送更加顺畅。设置有行走轮装置,可方便整个碳纤维加热器的移动,行走轮装置设置有固定件及设置在固定件上的滚动轴卡紧件和减震弹簧,能有效降低碳纤维加热器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在敞口连接套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圈,可增强整个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在散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LED灯和LED灯罩,在夜间可起到提示作用,保证了使用者夜间使用时的安全,避免了使用者夜间使用时与碳纤维加热器的碰撞、踢碰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滚轮轴卡紧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壳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碳纤维电热管、5散热风机、6第一散热孔、7散热筒、8散热片、9第二散热孔、10固定件、11U形槽口、12滚轮轴、13滚轮轴卡紧件、14减震弹簧、15滚轮、16阻尼杆、17敞口连接套、18橡胶圈、19LED灯、20LED灯罩、21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加热器,其包括散热壳体1,设置在所述散热壳1体底部的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1内腔的碳纤维电热管4、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的散热风机5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3上的行走轮装置。所述碳纤维电热管4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2上,所述散热装置套装在所述碳纤维电热管4上。所述第一隔板2上设置有通风口21,所述第二隔板3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散热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6。

如图1-3所示,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筒7及轴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散热筒7上的若干散热片8,所述散热片8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9,所述第二散热孔9为‘倒漏斗’形的通孔。通孔的下部小上部大,有利于风机吹出的风沿散热片8底部向第一散热孔6吹送,增加了散热壳体1内部气体的流动性,更利于散热壳体1内的气体向外吹送。

如图1-3所示,所述散热片8与所述散热筒7的轴线方向呈20-60度夹角,所述第一散热孔6与水平方向呈20-60度夹角,所述通风口21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2上。本实施例中散热片8与所述散热筒7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5度,第一散热孔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通风口21、第一散热孔6和散热片8都设置有一定的角度,有利于散热风机5向外界吹送散热壳体1内部的气体,便于散热壳体1内部的气体及时被吹出到散热壳体1外。第一散热孔6设置在两个散热片8之间,使内部气体向外吹送更加顺畅。散热壳体1底部的部分第一散热孔6和第二隔板3上的空气进口可为散热风机5提供足够的空气源。

如图3-5所示,所述行走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3上的‘U’形的固定件10,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0的U形槽口11内的滚轮轴12,设置在所述U形槽口11内的卡紧所述滚轮轴12的滚轮轴卡紧件13,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3和所述滚轮轴卡紧件13之间的减震弹簧14及设置在所述滚轮轴12上的滚轮15。

所述第二隔板3上滑动设置有阻尼杆16,所述阻尼杆16一端固定在所述滚轮轴卡紧件13上,所述减震弹簧14套装在所述阻尼杆16上。行走轮装置,可方便整个碳纤维加热器的移动,行走轮装置设置有固定件10及设置在固定件10上的滚动轴卡紧件13和减震弹簧14,能有效降低碳纤维加热器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所述散热壳体1下部设置有敞口连接套17,所述第二隔板3设置在所述敞口连接套17上,所述敞口连接套17底部设置有橡胶圈18。在敞口连接套17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圈18,可增强整个装置的抗冲击能力。

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壳体1顶部设置有LED灯19及LED灯罩20。在散热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LED灯19和LED灯罩20,在夜间可起到提示作用,保证使用者在夜间使用的安全,避免了夜间使用时与碳纤维加热器的碰撞、踢碰等。所述散热壳体1上还设置有碳纤维加热器开关、散热风机开关和电源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