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柜式空调的空气过滤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688发布日期:2018-11-09 20:1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柜式空调的空气过滤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应用于柜式空调的空气过滤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方面意识的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空气净化类产品逐步走进越来越多的商,民用场合。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甲醛,TVOC这三类。

在现有技术下,我们主要依靠循环风机加过滤单元的模式来达到空气净化的功能,附件包括2015年发布的关于空气净化器的国家推荐标准

GBT18801-2015,当下空气净化器的设计简单明了,但这样的方式存在如下两个几个缺点:

1.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部分和出风部分都在净化器组件上,碍于净化器本身体积较小,其进出风相距较近,循环风量又比较小使得空气净化器的真实室内空气循环效率较差。

2.空气净化器本身需要构建一个风机机组用于空气循环,但对于现在大多数用户来说,室内都已有空调系统所附带的循环系统,新构建的风机机组不但提高了用户的购置成本,在空调和净化器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也浪费了电力资源。

而对于柜式空调,换热器上积累灰尘后会极大影响空调的换热效率,消费者的自主清洗频率又不高,如何保持换热器清洁也成为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柜式空调的风机进风口一般为垂直装置,要将空气净化模组安装在柜式空调上需要有一种轻便牢固的支架结构来辅助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柜式空调的空气过滤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应用于柜式空调的空气过滤模组,其包括空气净化过滤模块和支架,空气净化过滤模块设置于支架上,支架与空调柜机离心风机外壳连接,空气净化过滤模块为用于过滤细颗粒物PM2.5的第一过滤层或用于过滤甲醛、TVOC和臭味的第二过滤层或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复合层。

作为优选,第一过滤层为无纺材料,无纺材料由单丝直径100μm以下纤维构成,其材质为丙烯类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类无纺布或静电除尘棉。

作为优选,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或改性活性炭或触媒类催化剂。

作为优选,支架包括多组支撑条和限位抓点,限位抓点的固定方式包括限位片限位,磁力吸引,结构限位,限位抓点的固定方式包括限位片限位,磁力吸引,结构限位,一个支撑条和一个限位抓点形成一组,各组首尾连接形成多边形的支架,空气净化过滤模块镶嵌于各限位抓点围成的多边形支架内侧。

作为优选,支撑条包括折线形的连接段和折线形的固定段,连接段在水平面弯折,固定段下侧与连接段连接的一部分向上弯折,固定段顶部部分与连接段平行,限位抓点固定于固定段顶部部分。

作为优选,支架内侧通过固定段向上倾斜形成朝内的凹陷用以镶嵌空气过滤模组,凹陷深度为0-10cm。

作为优选,连接段远离弯折处的端部、连接段的弯折处、固定段顶部部分和限位抓点上均设有螺丝孔,支撑条首尾连接并通过连接段上的两个螺丝孔配合螺丝螺母固定,限位抓点上的螺丝孔与固定段顶部部分上的螺丝孔配合螺丝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限位抓点的内侧设有两个相互成一定角度的面,该角度与多边形的空气净化过滤模块各个角的角度相同以便卡住空气净化过滤模块。

作为优选,支架为细长型金属钣金件或塑料件,其整体截面面积占空调风机进风口截面面积比例不超过10%。

作为优选,空气净化过滤模块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空调的风机转轴穿过。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柜式空调风机运转时,气流从柜式空调外进风口进入并穿过装置于风机入口前的空气净化过滤模块,完成对固态污染物——PM2.5或气态污染物——甲醛,TVOC,异味的净化;与柜式空调风机的复合应用一方面能发挥柜式空调自身大风量和循环效率方面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率的空气净化效果;还能保证空调机组及换热器的洁净,使得空调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换热效率;并从经济上大幅降低了消费者在空气净化上的总支出,减少耗电量,降低噪音以及空间占用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其占用风口的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净化过滤模块的剖视图。

图3为空气净化过滤模块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1—第一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通孔、2—支架、21—支撑条、211—连接段、212—固定段、22—限位抓点、3—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应用于柜式空调的空气过滤模组,如图1-图3所示,其包括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和支架2,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设置于支架2上,支架2与空调柜机离心风机外壳连接,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为用于过滤细颗粒物PM2.5的第一过滤层11或用于过滤甲醛、TVOC和臭味的第二过滤层12或第一过滤层11与第二过滤层12的复合层。上述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的包括三种实施方式,图2所示为复合层的剖视图,即为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一过滤层11为无纺材料,无纺材料由单丝直径100μm以下纤维构成,其材质为丙烯类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类无纺布或静电除尘棉。

第二过滤层12为活性炭或改性活性炭或触媒类催化剂。

支架2包括多组支撑条21和限位抓点22,限位抓点22的固定方式包括限位片限位,磁力吸引,结构限位,限位抓点22的固定方式包括限位片限位,磁力吸引,结构限位,一个支撑条21和一个限位抓点22形成一组,各组首尾连接形成多边形的支架2,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镶嵌于各限位抓点22围成的多边形支架2内侧。

支撑条21包括折线形的连接段211和折线形的固定段212,连接段211在水平面弯折,固定段212下侧与连接段211连接的一部分向上弯折,固定段212顶部部分与连接段211平行,限位抓点22固定于固定段212顶部部分。

支架2内侧通过固定段212向上倾斜形成朝内的凹陷用以镶嵌空气过滤模组,凹陷深度为0-10cm。

连接段211远离弯折处的端部、连接段211的弯折处、固定段212顶部部分和限位抓点22上均设有螺丝孔3,支撑条21首尾连接并通过连接段211上的两个螺丝孔3配合螺丝螺母固定,限位抓点22上的螺丝孔3与固定段212顶部部分上的螺丝孔3配合螺丝螺母固定。其中固定段212顶部部分设有多个螺丝孔3,限位抓点22通过固定于不同的螺丝孔3以调整位置。

限位抓点22的内侧设有两个相互成一定角度的面,该角度与多边形的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各个角的角度相同以便卡住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

支架2为细长型金属钣金件或塑料件,其整体截面面积占空调风机进风口截面面积比例不超过10%。

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设有通孔13,该通孔13用于空调的风机转轴穿过。

该实用新型将过滤模模组应用到柜式空调上,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以降低消费者在空气净化上的总支出,减少耗电量,降低噪音以及空间占用率;利用柜式空调循环风量大,进出风口相距远的特点,使得加装空气净化模组后的柜式空调拥有极佳的真实室内空气循环效率;对进入空调风机的空气进行过滤,保证空调机组及换热器的洁净,使得空调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换热效率;通过支架2来固定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使得整个空气净化模组能轻便牢固美观的固定在柜式空调的风机进风口;实现空气净化过滤模块1的便捷更换。

总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