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8113发布日期:2018-10-16 20:1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塔,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调水塔。



背景技术:

空调水塔是利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却是借助水蒸发过程来完成,并使冷却水可以继续的循环使用,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降低成本。

现有的空调水塔的结构只有回水总管和供给总管的总控设计,不适用于对多楼层建筑物的分层控制。

公告号为CN2037444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应用于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水塔,包括塔体、设置在该塔体内底部的储水罐、依次设置在该储水罐上方的空气分配装置、淋水填料、配水装置、收水器和通风设备;还包括多支回水管和多支供给管;多支回水管的入水端分别与设置在各个楼层的多个空调主机的回水出口连接,且其出水端分别通过闸阀与该塔体顶部连接并与该配水装置连接;多支供给管的入水口与储水罐连接,其出水口分别通过一小水泵与多个空调主机的水源入口连接。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能对多楼层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进行分层控制、减少总控水泵产生的能耗、节约能源、节省建筑空间的空调水塔。但是,由于用于空调水塔的水为从外界引入的自来水,引入的自来水中可能带有青苔以及其它的一些真菌,当水长期浸泡储水罐时,储水罐的内壁容易长出青苔,特别是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储水罐内的青苔的繁殖速度更快,脱落的青苔容易堵设管道,影响水塔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水塔进行清洗,频繁的清洗增加了人工成本,且浪费水资源。现有技术中为了抑制储水罐内的青苔的生长,一般通过在水塔外设置输药管,输药管与储水罐连通,通过输药管将药物输送到储水罐内,使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进而抑制储水罐内的青苔的生长。但是当输药管受损时,需停止对储水罐的输药,再对输药管进行维修,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水塔,具有不需要停止对储水罐输送药物便可对管道进行维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调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的底部设有储水罐,所述塔体还设有送药组件,所述送药组件包括设于塔体外的蓄药箱、与蓄药箱连接的水泵、用于将液体药物输送到储水罐内的导管组,所述导管组包括与水泵连接的第一总管、与塔体连通的第二总管以及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的分支管,所述储水罐的上端设有开口,第二总管与塔体的连通处位于储水罐开口上方,分支管与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的连接处均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动或停止的阀门,分支管至少有两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至少两支分支管,分支管与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的连通处均设有阀门,当一条分支管损坏时,可将受损的分支管两端的阀门关闭,打开其它的分支管上的阀门,使液体药物可从其它的分支管内输送到塔体内,达到不需要停止对储水罐输送药物便可对分支管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效率。启动水泵,水泵将蓄药箱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输送到塔体内,并流入塔体内的储水罐内,使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进而抑制储水罐内的青苔及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工作人员对空调水塔的清洗频率,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支所述分支管的两端可向中部压缩,多支所述分支管的两端与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支管受损时,将受损的分支管两端的阀门关闭,拧动分支管,同时将分支管向中部压缩,可将分支管从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上拆下,更加方便对分支管进行维修,有利于提高维修效率,同时可对分支管的内壁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支管为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方便将分支管从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上拆下或将分支管安装到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之间,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药组件还包括设于塔体内用于将液体药物均匀的引流到储水罐内的各个位置的引流件,所述第二总管连接引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流件,液体药物通过第二总管输送到引流件上,并通过引流件将液体药物均匀的引流到储水罐内的各个位置,增大了液体药物与出水罐内的水的接触面积,使液体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得更均匀,更有利于抑制储水罐内的水的青苔和藻类的繁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件包括设于储水罐开口中部的分流槽、两端分别连接分流槽与储水罐侧壁的多条第一引流通道、设于多条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底部的多个第一分流孔和设于分流槽上方的喷头,所述第二总管连接喷头,所述喷头朝向分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药箱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输送到喷头,并从喷头喷出流到分流槽内,分流槽内的液体药物分流到多条第一引流通道内,并通过第一引流通道内的多个第一分流孔流入储水罐内,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设置多条第一引流通道以及在通道上设置多个第一分流孔,使从喷头喷出的液体药物可以分散的流入储水罐内,增大液体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支所述第一引流通道靠近储水罐侧壁的一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有利于将分流槽内的液体药物引流到第一引流通道上,从而更有利于将液体药物分流到储水罐内的各个地方,从而更有利于增大液体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的接触面积,使液体药物与水可以混合得更均匀,提高液体药物与水的混合速率,更有利于抑制储水罐内的青苔及藻类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分流孔沿第一引流通道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引流通道内的液体药物均匀地从第一分流孔流出,并均匀地流到储水罐内,使液体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得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药箱的侧壁上连接有“L”形的透明液位管,所述透明液位管的开口朝上,所述透明液位管与蓄药箱连通,所述透明液位管与蓄药箱的下部连接,所述透明液位管上端的开口高于蓄药箱的上表面或与蓄药箱的上表面等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液位管与蓄药箱连通,透明液位管上端开口,由于透明液位管内的大气压与蓄药箱内的气压相等,因此,透明液位管内的液体的高度与蓄药箱内的液体高度一致,可用于查看蓄药箱内的液体的高度,方便提醒工作人员向蓄药箱内添加液体药物。透明液位管上端的开口高于蓄药箱的上表面或与蓄药箱的上表面等高,使透明液位管内的液体不易溢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设置至少两支分支管,分支管与第一总管和第二总管的连通处均设有阀门,当一条分支管损坏时,可将受损的分支管两端的阀门关闭,打开其它的分支管上的阀门,使液体药物可从其它的分支管内输送到塔体内,达到不需要停止对储水罐输送药物便可对分支管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效率;

其二,启动水泵,水泵将蓄药箱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输送到塔体内,并流入塔体内的储水罐内,使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进而抑制储水罐内的青苔及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工作人员对空调水塔的清洗频率,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工成本;

其三,液体药物通过第二总管输送到引流件上,并通过引流件将液体药物均匀的引流到储水罐内的各个位置,增大了液体药物与出水罐内的水的接触面积,使液体药物与储水罐内的水混合得更均匀,更有利于抑制储水罐内的水的青苔和藻类的繁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导管组、引流件与储水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储水罐;3、蓄药箱;4、水泵;5、引流件;51、分流槽;52、第一引流通道;521、第一分流孔;53、喷头;6、导管组;61、第一总管;62、第二总管;63、分支管;64、阀门;7、透明液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空调水塔,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塔体1,塔体1内的底部设有储水罐2,储水罐2的上端设有开口。塔体1还设有送药组件,送药组件包括设于塔体1外的蓄药箱3、通过管道与蓄药箱3连接的水泵4、用于将液体药物输送到储水罐2内的导管组6以及设于塔体1内用于将液体药物均匀的引流到储水罐2内的各个位置的引流件5。

蓄药箱3内可添加硫酸铜溶液、冷却塔杀菌灭藻剂等。蓄药箱3的侧壁上连接有“L”形的透明液位管7,透明液位管7的开口朝上,透明液位管7与蓄药箱3连通,透明液位管7与蓄药箱3的下部连接,透明液位管7上端的开口高于蓄药箱3的上表面或与蓄药箱3的上表面等高,使透明液位管7内的液体不易溢出。由于透明液位管7内的大气压与蓄药箱3内的气压相等,因此,透明液位管7内的液体的高度与蓄药箱3内的液体高度一致,可用于查看蓄药箱3内的液体的高度,方便提醒工作人员向蓄药箱3内添加液体药物。

导管组6包括与水泵4连接的第一总管61、与塔体1连通的第二总管62以及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总管61和第二总管62的分支管63。第二总管62与塔体1的连通处位于储水罐2开口上方,第二总管62连接引流件5。分支管63与第一总管61和第二总管62的连接处均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动或停止的阀门64,分支管63有两支,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支管63可以有三支、四支或五支。设置两支分支管63,当一支分支管63损坏时,可将受损的分支管63两端的阀门64关闭,打开另一支分支管63上的阀门64,使液体药物可从另一支分支管63内输送到塔体1内,达到不需要停止对储水罐2输送药物便可对分支管63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效率。启动水泵4,水泵4将蓄药箱3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6输送到塔体1内,并流入塔体1内的储水罐2内,使药物与储水罐2内的水混合,进而抑制储水罐2内的青苔及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工作人员对空调水塔的清洗频率,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工成本。

如图2所示,两支分支管63的两端可向中部压缩,分支管63为波纹管。分支管63的两端与第一总管61和第二总管62螺纹连接。当分支管63受损时,将受损的分支管63两端的阀门64关闭,拧动分支管63,同时将分支管63向中部压缩,可将分支管63从第一总管61和第二总管62上拆下,更加方便对分支管63进行维修,有利于提高维修效率,同时可对分支管63的内壁进行清洗。

引流件5包括设于储水罐2开口中部的分流槽51、两端分别连接分流槽51与储水罐2侧壁的四条第一引流通道52、设于四条第一引流通道52的底部的多个第一分流孔521和设于分流槽51上方的喷头53。第二总管62连接喷头53,喷头53朝向分流槽51。蓄药箱3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6输送到喷头53,并从喷头53喷出流到分流槽51内,分流槽51内的液体药物分流到四条第一引流通道52内,并通过第一引流通道52内的多个第一分流孔521流入储水罐2内,与储水罐2内的水混合。设置四条第一引流通道52以及在通道上设置多个第一分流孔521,使从喷头53喷出的液体药物可以分散的流入储水罐2内,增大液体药物与储水罐2内的水的接触面积。

四条第一引流通道52靠近储水罐2侧壁的一端向下倾斜,更有利于将分流槽51内的液体药物引流到第一引流通道52上,从而更有利于将液体药物分流到储水罐2内的各个地方,进而更有利于增大液体药物与储水罐2内的水的接触面积。

多个第一分流孔521沿第一引流通道52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可以使第一引流通道52内的液体药物均匀地从第一分流孔521流出,并均匀地流到储水罐2内,使液体药物与储水罐2内的水混合得更均匀。

工作原理:启动水泵4,水泵4将蓄药箱3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6输送到塔体1内的喷头53,并从喷头53喷出流到分流槽51内,分流槽51内的液体药物分流到四条条第一引流通道52内,并通过第一引流通道52内的多个第一分流孔521流入储水罐2内与储水罐2内的水混合,使液体药物可以与储水罐2内的水混合得更均匀,更有利于抑制储水罐2内的青苔及藻类的生长,减少对水塔的清洗次数,进而减少人工清洗水塔的成本以及减少水资源的的浪费。当需对分支管63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打开导管组6的另一支分支管63两端的阀门64,关闭待维修的分支管63两端的阀门64,拧动待维修的分支管63,并将分支管63从两端向中部压缩,取下待维修或清洗的分支管63,对其进行维修或清洗。达到不需要停止对储水罐2输送药物便可对分支管63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效率。启动水泵4,水泵4将蓄药箱3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导管组6输送到塔体1内,并流入塔体1内的储水罐2内,使药物与储水罐2内的水混合,进而抑制储水罐2内的青苔及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工作人员对空调水塔的清洗频率,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