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熔模炉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412发布日期:2018-12-07 23:0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首饰熔模炉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加工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首饰熔模炉的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首饰的批量生产成型过程中,通常采用铸造成型,在铸造之前需要将包裹在石膏内部的蜡模首饰进行熔化,进而方便后续的铸造,就需要采用高温炉,通过高温将石膏模内部的蜡模进行熔化,原有的炉门采用人工开启作业方式,由于炉门的温度较高,不便于直接开启,因此,需要借助隔热垫之后进行开启,此种开启方式操作繁琐,而且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设计一种首饰熔模炉的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首饰熔模炉的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此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能够自动的对炉门进行开启,进而简化了其开启过程,替代人工开启,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饰熔模炉的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它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炉门框架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炉门的滑轨,所述滑轨竖直安装在炉体上,所述炉门两侧的滑轮设置在滑轨上,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炉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并驱动炉门沿滑轨滑动开启。

所述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采用相同结构,所述右侧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顶部通过耳板与横梁的底部铰接。

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炉门的底部安装有把手。

所述炉门两侧的框架上对称安装有炉门锁闭装置,所述炉门锁闭装置包括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上铰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转动之后能够与炉门的外表面接触并将其锁定。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采用上述的自动化开启装置,待炉体内部的石膏腊模腔体熔化结束之后,只需要启动升降机构的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气缸带动活塞杆伸出,再由活塞杆顶起横梁,通过横梁带动炉门升起沿着滑轨升降,进而实现炉门的开启。

2、通过所述的炉门锁闭装置能够保证炉门在关闭之后能够自动的对其进行锁紧,进而有效的防止了误操作,而且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提高了熔化效率。

3、通过采用自动化的开启装置替代传统的人工开启过程,简化了作业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门开启时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门关闭时三维图。

图中:炉体1、第二夹爪2、转动轴3、第一夹爪4、铰支座5、滑轨6、炉门7、横梁8、耳板9、活塞杆10、把手11、升降气缸12、加热装置13、右侧升降机构14、底座15、左侧升降机构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首饰熔模炉的炉门自动化开启装置,它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炉门框架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炉门7的滑轨6,所述滑轨6竖直安装在炉体1上,所述炉门7两侧的滑轮设置在滑轨6上,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炉门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左侧升降机构16和右侧升降机构14,并驱动炉门沿滑轨6滑动开启。通过上述的装置,替代传统的人工开启过程,简化了作业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升降机构16和右侧升降机构14采用相同结构,所述右侧升降机构14包括升降气缸12,所述升降气缸1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5上,所述升降气缸12的活塞杆10顶部通过耳板9与横梁8的底部铰接。工作过程中,通过升降气缸12带动活塞杆10伸出,再由活塞杆10顶起横梁8,通过横梁8带动炉门7升起沿着滑轨6升降,进而实现炉门的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3。通过加热装置13能够进行熔模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7的底部安装有把手11。通过把手11能够方便的对炉门7进行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7两侧的框架上对称安装有炉门锁闭装置,所述炉门锁闭装置包括铰支座5,所述铰支座5上铰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安装有第一夹爪4和第二夹爪2,所述第一夹爪4和第二夹爪2转动之后能够与炉门7的外表面接触并将其锁定。通过所述的炉门锁闭装置能够将炉门进行锁紧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需要熔模的石膏模放置于炉体1的内部,然后启动升降气缸12,通过升降气缸12带动炉门7沿着滑轨6下滑,进而将炉门7进行关闭,同时通过炉门锁闭装置将炉门7进行锁闭;

然后,待炉体1内部的石膏腊模腔体熔化结束之后,只需要启动升降机构的升降气缸12,通过升降气缸12带动活塞杆10伸出,再由活塞杆10顶起横梁8,通过横梁8带动炉门7升起沿着滑轨6升降,进而实现炉门的开启。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