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853发布日期:2019-01-08 22:1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的地埋管分为水平式与垂直式两种,其中垂直式使用最多,而垂直式地埋管的型式又分为单U式和双U式,所谓的单U就是在钻孔内设置一对U形管,双U就是在一个钻孔内设置两根U形管,从理论上来讲地埋管采用双U会比使用单U的换热面积大,回填材料的厚度小,因此能够减少U形管的管壁热阻和钻孔灌浆回填材料的热阻,进而减少了地埋管换热总热阻,增大了地埋管换热能力,因此可以减少地埋管总的钻孔长度,减少钻孔费用。

比如申请号为2013206330843、专利名称为“出口支管捆扎式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出口支管捆扎式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包括并联的两根U型地埋管,两根U型地埋管的两个出口支管捆扎在一起,并在接近地面70%的长度范围内包裹绝热层,两个进口支管与包裹绝热层的出口支管每隔10m~20m长度再用钢带捆扎定位,从而使两个进口支管在井孔中保持固定间距,并与包裹绝热层的出口支管的管中心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或直线形。

但由于单U和双U型地埋管均存在热熔焊点,导致在地下经常发生泄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该地埋管采用单管复合结构,一根管就可以实现冷却介质的下灌与回流,中间没有热熔焊点,可有效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为圆柱形的中空管,所述内管的上端为进水口;和外管,所述外管为圆柱形的中空管,所述外管的上端为出水口,所述外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套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在所述地埋管的底部连通,所述地埋管的底部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螺旋流道。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还包括封头,所述封头设置在所述外管下端的外部。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封头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上段为圆柱形并套设于所述外管下端的外部;所述下段为圆锥形且圆锥形的顶点在下端。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内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外管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螺旋流道的断面积与所述内管的断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螺旋流道的材质均为PE。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螺旋流道一起挤出成型。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螺旋流道是断面为矩形的流道。

进一步地,在上述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中,所述封头的材质为PE。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该地埋管采用单管复合结构,一根管就可以实现冷却介质的下灌与回流,中间没有热熔焊点,可有效防止发生泄漏事故。进水方式为由上向下直线流至管的底部后,经内管与外管间的螺旋流道从上部流出。这种结构型式的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往地下穿管容易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管;2外管;3封头;4螺旋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包括:内管1,内管1为圆柱形的中空管,内管1的上端为进水口;和外管2,外管2为圆柱形的中空管,外管2的上端为出水口,外管2的内径大于内管1的外径,外管2套于内管1的外部;内管1和外管2在地埋管的底部连通,地埋管的底部密封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的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采用单管复合结构,一根管就可以实现冷却介质的下灌与回流,中间没有热熔焊点,可有效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优选地,内管1与外管2之间设置有螺旋流道4。内管1有DN25和DN32两种,相应的位于外管内的螺旋流道4的断面积和内管1的断面积相等,以利于水的流动。内管1、外管2和螺旋流道4的材质均为PE(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内管1、外管2和螺旋流道4一起挤出成型。

螺旋流道4是断面为矩形的流道,盘绕在内管1的外部。断面为矩形的螺旋流道4节省材料,加工简单。螺旋流道4延长了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和时间,达到充分换热目的。

使用时向内管1的进水口注水,水流经过内管1内部直线下流至管底部,内管1的底部与外管2底部相连通,进水口内不断有新的水流灌入,此时内管1与外管2之间形成连通器,水流顺着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螺旋流道4旋转向上直至流向外管2的出水口,由于内管1的进水口高于外管2的出水口,故水流最终从外管2的出水口流出,如此实现换热。内管1和外管2的交叉部分需单独封堵。

优选地,还包括封头3,封头3设置在外管2下端的外部。封头3的材质也是PE。

优选地,封头3由上段和下段组成,上段为圆柱形并套设于外管2下端的外部;下段为圆锥形且圆锥形的顶点在下端,以利于插入土壤中并能稳定的立于土壤中。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该地埋管采用单管复合结构,一根管就可以实现冷却介质的下灌与回流,中间没有热熔焊点,可有效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进水方式为由上向下直线流至管的底部后,经内管与外管间的螺旋流道从上部流出;

这种结构型式的新型地源热泵地埋管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往地下穿管容易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