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588发布日期:2019-01-02 22:0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型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噪型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中式烹饪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保持厨房环境清洁及人体的健康,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厨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吸油烟机在运行过程中,气流运动产生湍流而发出噪音,影响人们的烹饪体验及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吸油烟机的噪音,人们发明了各种具有降噪结构的吸油烟机,如专利号为201310627547.X(授权公告号为CN 103697512 B) 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静音式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在正对蜗壳的前进风口位置设置吸音导流罩,在吸音导流罩上设置微孔,且将吸音导流罩正对前进风口的后面板倾斜设置,使其和蜗壳的前进风口之间的前油烟通道口径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使气流加速上升,并引导进入蜗壳的前进风口。虽然,该静音式吸油烟机中的微孔起到了吸音降噪的作用,后面板倾斜设置起到了加速气流,使其快速进入进风口的作用,由于常见的吸油烟机的噪音频率主要分布在100HZ~2000HZ左右,属于低频噪音,上述专利中微孔板吸声结构虽然有着良好的降噪作用,但是对吸声频率的选择性很强,只对共振频率附近的噪音有良好的吸收,其吸声频带较窄。

此外,中式烹饪较为复杂多变,例如煎炸蒸煮等,所以常见的吸油烟机通常设置有多个档位,例如爆炒档、高速档、低速档、静音档等等,以提供给用户烹饪不同的菜肴时使用。显然,当用户使用不同的档位时,其产生的风量吸力不同,其产生的噪音也是不同的,而使用单一的微孔降噪无法吸收不同档位下所产生的噪音,降噪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够无级调节降噪腔共振频率的降噪型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降噪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架和设于风机架内的风机,风机架前侧设有风机盖板,在所述风机盖板上安装有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有降噪孔板和设于降噪孔板前侧的盖板组件,降噪孔板上开有降噪孔,降噪孔所在区域与风机进风口相对应,降噪孔板与盖板组件之间形成降噪腔,所述盖板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相对降噪孔板前后移动以调节所述降噪腔的体积大小。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组件包括固定边框和设于固定边框内的活动盖板,所述固定边框固定在所述降噪孔板的前侧面上,所述活动盖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降噪孔板前后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降噪孔板包括上降噪孔区域和下降噪孔区域,所述的固定边框包括上半边框和下半边框,所述的活动盖板包括上活动盖板和下活动盖板,所述上降噪孔区域、上半边框和上活动盖板之间形成上降噪腔,所述下降噪孔区域、下半边框和下活动盖板之间形成下降噪腔,所述上活动盖板和下活动盖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降噪孔板前后向独立移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降噪孔区域的开孔率和下降噪孔区域的开孔率相同,所述上降噪腔和下降噪腔的体积大小不相同。这样,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降噪。

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电机、传动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传动轴设于支撑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座上并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并随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上活动盖板与第一轴套之间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下活动盖板与第二轴套之间通过第二连杆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不相等,或者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在垂直于传动轴的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互重合。这样,驱动机构工作时,可以带动上活动盖板和下活动盖板同步移动,但同一时段移动的距离不相等,从而使上降噪腔和下降噪腔的体积不相同。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降噪孔区域的开孔率和下降噪孔区域的开孔率不相同。此时,上降噪腔和下降噪腔的体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均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降噪。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降噪孔板仅包括一个整体的降噪孔区域,对应地,所述的固定边框为一个,所述的活动盖板为一块。这样,降噪装置只有一个降噪腔,结构更为简单。

优选地,在所述风机盖板上开有安装窗,所述降噪孔板与风机盖板处于同一平面并安装在所述安装窗上。

优选地,所述风机盖板构成所述的降噪孔板。这样,只需要在风机盖板上直接开降噪孔即可,降噪装置结构更为简洁。

进一步优选,该降噪型吸油烟机还包括有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安装在风机架的下方,集烟罩具有与风机进风口相连通的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降噪型吸油烟机的降噪装置包括有降噪孔板和设于降噪孔板前侧的盖板组件,噪孔板与盖板组件之间形成降噪腔,盖板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降噪孔板前后移动以调节降噪腔的体积大小,根据赫姆霍兹共振原理,可以使降噪腔的共振频率与吸油烟机的不同档位产生的风噪频率相同或者相匹配,并且,通过降噪腔容积的无级调节可以实现吸油烟机的无级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降噪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降噪装置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降噪腔体积最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降噪腔体积缩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降噪腔体积最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降噪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降噪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0所示,以图2中箭头A所示方向为前向,本实施例中的降噪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架1,风机架1内部安装有风机2,风机2的前侧具有风机进风口21,风机架1的前侧安装有风机盖板3,风机盖板3上安装有降噪装置4。风机架1下方安装有集烟罩7,集烟罩7具有与风机进风口21相连通的进风口。

本实施例中,降噪装置4包括降噪孔板41和设于降噪孔板前侧的盖板组件42。在风机盖板3上开有安装窗31,降噪孔板41与风机盖板3处于同一平面并安装在安装窗 31上。降噪孔板41上开有降噪孔411,降噪孔411所在区域与风机进风口21相对应,降噪孔板41与盖板组件42之间形成降噪腔5。盖板组件42包括固定边框421和设于固定边框内的活动盖板422,固定边框421固定在降噪孔板41的前侧面上,活动盖板422 在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相对降噪孔板41前后移动,以调节降噪腔5的体积大小。另外,降噪孔板41向前延伸有导向柱412,活动盖板42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供导向柱412插入的通孔4221。

本实施例中,降噪孔板41包括上降噪孔区域41a和下降噪孔区域41b,固定边框 421包括上半边框421a和下半边框421b,活动盖板422包括上活动盖板422a和下活动盖板422b,上降噪孔区域41a、上半边框421a和上活动盖板422a之间形成上降噪腔5a,下降噪孔区域41b、下半边框421b和下活动盖板422b之间形成下降噪腔5b,上活动盖板422a和下活动盖板422b在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相对降噪孔板41前后向独立移动。

通过设置上降噪腔5a和下降噪腔5b两个降噪腔,可以降低多组不同频率的噪声。并且,本实施例中,上降噪孔区域41a的开孔率和下降噪孔区域41b的开孔率相同,上降噪腔5a和下降噪腔5b的体积大小在同一时刻不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6包括支撑座61、电机62、传动轴63、第一轴套64、第二轴套65、第一连杆66和第二连杆67,传动轴63设于支撑座61上,电机62安装在支撑座61上并驱动传动轴63转动,第一轴套64和第二轴套65安装在传动轴63上并随传动轴63同步转动,上活动盖板422a与第一轴套64之间通过第一连杆66相连接,下活动盖板422b与第二轴套65之间通过第二连杆67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杆66和第二连杆67的长度不相等,或者第一轴套64和第二轴套65在垂直于传动轴63的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互重合。

工作时,电机62带动传动轴63转动,第一轴套64、第二轴套65在传动轴63的带动下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66和第二连杆67同步转动,在第一连杆66和第二连杆67的长度不相等,或者第一轴套64和第二轴套65在垂直于传动轴的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互重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同一时段内上活动盖板422a和下活动盖板422b的移动距离不相同,使得上降噪腔5a和下降噪腔5b的体积大小在同一时刻不相同,从而可以降低不同频率的噪声。如图2所示,上降噪腔5a的深度为D1,下降噪腔5b的深度为D2,在上述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可以使D1≠D2。

利用赫姆霍兹共振消音原理,降噪孔内的空气柱与降噪腔内的空气构成了弹性共振系统,当吸油烟机的部分噪音频率和此共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在降噪孔中的空气柱发生共振并与孔壁发生剧烈摩擦,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由此可知,可以通过改变降噪腔的容积大小来控制吸声峰值的共振频率。

为了实现不同频率降噪,也可以采用上降噪孔区域41a的开孔率和下降噪孔区域 41b的开孔率不相同,而上降噪腔5a和下降噪腔5b的体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另外,风机盖板3本身也可以构成降噪孔板,即在风机盖板3上直接设置降噪孔即可,可以使降噪装置结构更为简洁。

实施例二: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降噪孔板41仅包括一个整体的降噪孔区域,对应地,固定边框421为一个,活动盖板422为一块,其余结构和降噪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