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679发布日期:2018-10-30 22:2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深,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全世界人们受到的 空气污染大部分来自室内,面对日益污染的地球环境,人们对洁净空气的渴求日益增强。现 代居室内,一般都通过装设新风机来净化室内的空气,新风机工作时能将室外的新风吸入室内,并将室内的旧风排出到室外。新风机通过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特别是对PM2.5的 颗粒物的过滤。市面上的新风机单单只有新风交换功能,而没有除湿功能的并用;或者是只有除湿机功能而不能同时兼顾新风回流的功能,到时这一类型的风机机比较单一,不符合先阶段的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新风机机芯和设置在机壳上分别与新风机机芯连接的室内进风管道、室内出风管道、室外进风管道和室外出风管道,所述室内出风管道通过抽风机与新风机机芯连接,所述抽风机与室内出风管道之间设置有除湿室,所述除湿室内设置有除湿管,所述除湿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设置在机壳顶部的冷水箱连通形成回路,除湿管的管体由除湿室顶部穿入后置入除湿室内腔,除湿室底部设置有冷凝排水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室内进风管道与新风机机芯之间、室外进风管道与新风机机芯之间以及室外出风管道与新风机机芯之间均分别设置有风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新风机机芯之间设置有过滤箱。

作为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依次沿风向垂直设置有初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高效过滤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除湿管的入口端与冷水箱之间连接有水泵。

作为优选的,所述除湿室内腔底部处设置有吸水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新风机的室内进风口内一侧设有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通过冷却除湿的原理达到高效除湿的效果,将抽风机从室内进风口抽入的潮湿空气进行冷凝,空气 中的水分子会变成水珠,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含水量;控制室内空气湿度适中,不会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此外,通过新风机的室外进风口吸入新风,通过过滤装置的3层过滤,经过新风机继续注入室内,以此来实现新风的补给和室内的除湿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新风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新风机机芯2和设置在机壳1上分别与新风机机芯2连接的室内进风管道3、室内出风管道4、室外进风管道5和室外出风管道6,所述室内出风管道4通过抽风机7与新风机机芯2连接,所述抽风机7与室内出风管道4之间设置有除湿室8,所述除湿室8内设置有除湿管9,所述除湿管9的两个管口分别与设置在机壳1顶部的冷水箱10连通形成回路,除湿管9的管体由除湿室8顶部穿入后置入除湿室8内腔,除湿室8底部设置有冷凝排水管11。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进风管道3与新风机机芯2之间、室外进风管道5与新风机机芯2之间以及室外出风管道6与新风机机芯2之间均分别设置有风机12,共同组成室内外新风与旧风的循环交替。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进风管道5与新风机机芯2之间设置有过滤箱13,用于清楚室外抽入的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13内依次沿风向垂直设置有初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高效过滤层,多层过滤组合,保证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管9的入口端与冷水箱10之间连接有水泵14,使除湿管9内始终循环流动冷水。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室8内腔底部处设置有吸水棉15。

本发明通过在新风机的室内进风口内一 侧设有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通过冷却除湿的原理达到高效除湿的效果,将抽风机从室内进风口抽入的潮湿空气进行冷凝,空气 中的水分子会变成水珠,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含水量;控制室内空气湿度适中,不会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此外,通过新风机的室外进风口吸入新风,通过过滤装置的3层过滤,经过新风机继续注入室内,以此来实现新风的补给和室内的除湿同步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