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接式电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5308发布日期:2018-11-07 22:1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取暖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接式电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器,根据发热材料的不同,电取暖器可以分为电热毯、石英管电暖器、暖风机、空调、电油汀等。

市场上的电取暖器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其结构固定且难以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让使用者在进行取暖时存在调节不够便利的情况,且电取暖器工作时的取暖面积不够广泛,存在取暖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接式且取暖效果更佳、调节便利的组接式电取暖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接式电取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取暖器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其结构固定且难以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让使用者在进行取暖时存在调节不够便利的情况,且电取暖器工作时的取暖面积不够广泛,存在取暖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接式电取暖器,包括器体和握把,所述器体的底端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中部安置有硅胶层,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承接座,所述器体的中部安装有发热管,且器体的顶端安置有顶座,所述握把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槽,且握把位于顶座的中部,所述内槽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下端设置有气孔区,所述器体的后端安装有风力散热机构,且风力散热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风力室,所述风力散热机构内壁的内部贯穿安置有气孔,且气孔的外端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外侧安装有气槽,所述风力散热机构后端的内部设置有辅滑槽,且辅滑槽的内端安装有衔接滑块,所述衔接滑块顶端的外侧设置有主滑槽。

所述底座的水平中轴线与硅胶层的水平中轴线相重合,且底座的面积大于器体中部的面积。

所述承接座通过转轴与底座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360°,而且承接座与器体的中部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顶座的竖直中轴线与握把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握把上壁为波浪形结构。

所述风机设置有两个,且其关于顶座的中心对称,而且风机与气孔区为连通结构,并且风机通过气槽与风管构成连通结构。

所述辅滑槽与衔接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衔接滑块与主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组接式电取暖器设置有底座与硅胶层,通过底座中端的硅胶层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以对器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且其设置有承接座,通过转轴的旋转,使得承接座得以发生旋转,进而调节器体的使用角度,便于进行便利、灵活的切换,且其设置有顶座,通过上壁为波浪形结构的握把,可以让手很好的来对器体进行握持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器体的重力,且其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的工作,让器体内部的热气经过气孔区吸入,并透过气槽和风管传递至风力室内,进而通过风力散热机构进行吹拂散热,且其设置有辅滑槽与衔接滑块,通过辅滑槽与衔接滑块之间的滑动,使得衔接滑块得以收纳进辅滑槽内进行存储,并经过衔接滑块在主滑槽内端的滑动,使得风力散热机构得以通过衔接滑块卡附在器体的后端,进而让风力散热机构在闲置时组接在器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器体,2、底座,3、硅胶层,4、转轴,5、承接座,6、发热管,7、顶座,8、握把,9、内槽,10、风机,11、气孔区,12、风力散热机构,13、风力室,14、气孔,15、风管,16、气槽,17、辅滑槽,18、衔接滑块,19、主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接式电取暖器,包括器体1、底座2、硅胶层3、转轴4、承接座5、发热管6、顶座7、握把8、内槽9、风机10、气孔区11、风力散热机构12、风力室13、气孔14、风管15、气槽16、辅滑槽17、衔接滑块18和主滑槽19,器体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中部安置有硅胶层3,底座2的水平中轴线与硅胶层3的水平中轴线相重合,且底座2的面积大于器体1中部的面积,通过底座2中端的硅胶层3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以对器体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底座2的上端安装有转轴4,且转轴4的上端设置有承接座5,承接座5通过转轴4与底座2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360°,而且承接座5与器体1的中部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通过转轴4的旋转,使得承接座5得以发生旋转,进而调节器体1的使用角度,便于进行便利、灵活的切换,器体1的中部安装有发热管6,且器体1的顶端安置有顶座7,顶座7的竖直中轴线与握把8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握把8上壁为波浪形结构,通过上壁为波浪形结构的握把8,可以让手很好的来对器体1进行握持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器体1的重力,握把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槽9,且握把8位于顶座7的中部,内槽9的内部安装有风机10,且风机10的下端设置有气孔区11,风机10设置有两个,且其关于顶座7的中心对称,而且风机10与气孔区11为连通结构,并且风机10通过气槽16与风管15构成连通结构,通过风机10的工作,让器体1内部的热气经过气孔区11吸入,并透过气槽16和风管15传递至风力室13内,进而通过风力散热机构12进行吹拂散热,器体1的后端安装有风力散热机构12,且风力散热机构12的内部设置有风力室13,风力散热机构12内壁的内部贯穿安置有气孔14,且气孔14的外端连接有风管15,风管15的外侧安装有气槽16,风力散热机构12后端的内部设置有辅滑槽17,且辅滑槽17的内端安装有衔接滑块18,辅滑槽17与衔接滑块18构成滑动结构,且衔接滑块18与主滑槽19构成滑动结构,通过辅滑槽17与衔接滑块18之间的滑动,使得衔接滑块18得以收纳进辅滑槽17内进行存储,并经过衔接滑块18在主滑槽19内端的滑动,使得风力散热机构12得以通过衔接滑块18卡附在器体1的后端,进而让风力散热机构12在闲置时组接在器体1上,衔接滑块18顶端的外侧设置有主滑槽19。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组接式电取暖器,首先通过上壁为波浪形结构的握把8,来对器体1握持并进行位置调节,再对其通电后,通过发热管6的工作,使得器体1进行发热取暖,而后可通过风机10的工作,让器体1内部的热气经过气孔区11吸入,并透过气槽16和风管15传递至风力室13内,进而通过风力散热机构12进行吹拂散热,同时可经过衔接滑块18在主滑槽19内端的向上滑动,使得风力散热机构12从器体1的后端分离,进而,可根据需求对风力散热机构12进行安置,从而来通过风力散热机构12进行吹风取暖,以达到增加取暖面积和取暖效果的目的,而且经过衔接滑块18在主滑槽19内端的滑动,使得风力散热机构12得以通过衔接滑块18卡附在器体1的后端,进而让风力散热机构12在闲置时组接在器体1上,还可以通过转轴4的旋转,使得承接座5得以发生旋转,进而调节器体1的使用角度,便于器体1进行便利、灵活的切换,同时通过底座2中端的硅胶层3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以对器体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就这样完成整个组接式电取暖器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