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锭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972发布日期:2018-11-13 21:1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锭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铝锭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大量铝锭原料投入熔炼炉炼成液态,一般熔炼炉为大型设备,如何将原料加入熔炼设备中是所有铝锭加工工艺中的基础步骤。由于铝锭熔炼炉是高温煅烧设备,其熔炼温度基本在500-800℃,导致周围环境处于极高温状态,不适于人体长期工作,所以人工方式的铝锭上料逐渐淘汰。

目前铝锭投放上料基本采用机械操作,一般分为两种:吊车装料移动式上料投放以及升降设备定点式上料投放。吊车装料移动式上料投放步骤基本为:吊车装料—吊车移动-熔炼炉口倾斜-吊斗下料,该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人工开吊车、消耗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升降设备定点式上料投放是将上料设备安装在熔炼炉附近直接通过升降设备将原料升到入口然后定点抓料投放,该技术方案自动控制程度高、同时操作简单。

如专利CN205187246U公开了一种铝锭自动上料设备,该技术为铝锭通过液压升降台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上料机构带动气动夹具抓取液压升降台上的铝锭,然后带动铝锭输送到铝锭链板输送机上,随同碎料一同输送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上述技术方案缺陷在于:无法实现连续上料;夹具抓取原料使得上料速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难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连续上料、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控制、上料效率高的铝锭自动上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铝锭自动上料设备,包括破碎部、上料部、熔炼炉。

所述破碎部包括碎料机、与所述碎料机出口连通的储料仓、与所述储料仓底端连通的传动带、设置在所述传动带末端的放料管。破碎部的作用在于一方面使得进入熔炼炉的铝锭原料大小更加均匀一致,更有利于后续熔炼加工并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便于后续上料部的匀速上料。

所述上料部包括螺旋提升机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旋提升机顶端的投放机构。

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动力单元、支撑柱、沿着所述支撑柱螺旋盘升的传送架、环绕在所述传送架外沿的防护架。所述传送架用于螺旋向上输送破碎后的铝锭原料,所述防护架作用在于防止铝锭原料掉落。

所述投放机构包括收料仓,所述收料仓外壁连通下料管、天花顶悬挂推料件、底端设置收料口,所述收料口与所述传送架顶端连通。所述投料机构一方面作为过渡储存装置用来临时存储所述螺旋提升机传送过来的铝锭原料,另一方面也是投料前的最后装置。

优选地,所述推料件为卷推器,所述卷推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收料仓天花顶的两个伸缩轴、每个伸缩轴末端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末端设置的内凸的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之间连接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均匀交错排列的推刀,所述推刀为外尖内宽形状,所述卷推器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卷推器推料方向与所述下料管方向一致。所述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推刀旋转进而推动收料仓中收集的铝锭原料进入下料管。

优选地,所述推料件为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收料仓天花顶的移动轨、设置在所述移动轨上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末端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推板,所述移动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下料管在同一水平方向。所述伸缩轴可沿着移动轨方向来回移动,进而推板推动铝锭原料从下料管出料。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架底端侧边设置与所述放料管连通的接料口,所述接料口的大小与所述放料管的出口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控制闸门,用于控制上料投放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末端连接向下倾斜的入料管,所述入料管对准所述熔炼炉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之间设置防尘罩,用来保护工作环境,避免铝锭原料传输过程中产生扬尘。

所述碎料机、传动带、螺旋提升机、控制闸门的开启与关闭均为远程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技术为常规电控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铝锭原料通过碎料机进行破碎,使得其颗粒更加均匀,有利于原料进行后续工艺操作;破碎后的原料进入储料仓,随后通过传动带与放料管进入螺旋提升机,通过螺旋盘升的传送架向上提升;提升后原料进行收料仓,上料投放时,在推料件的旋转带动或者来回推移作用下,原料进行下料管,控制闸门开启,原料通过入料管进行熔炼炉;熔炼炉高温煅烧过程中,不需上料投放,推料件停止运转,同时控制闸门合上,原料在收料仓停留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续上料,可有效节省时间,提高上料投放效率。

(2)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现场操作,可实现远程控制,可控性高、自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收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卷推器沿A方向的结构侧视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收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推料板沿B方向的结构侧视图。

图示说明:1-破碎部,101-碎料机,102-储料仓,103-传动带,104-放料管,2-上料部,20-螺旋提升机,201-防护架,202-传送架,203-防尘罩,204-支撑柱,205-动力单元,206-接料口,21-投放机构,210-收料口,211-收料仓,212-控制闸门,213-下料管,214-入料管,220-卷推器,215-推刀,216-固定轴,217-转轴,218-连接杆,219-伸缩轴,230-推料板,221-推板,222-移动轨,3-熔炼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一种铝锭自动上料设备,包括破碎部1、上料部2、熔炼炉3。

所述破碎部1包括碎料机101、储料仓102,碎料机101出口连通储料仓102,用于手收集存储打碎后的铝锭原料,储料仓102底端连通传动带103,传动带103末端连通放料管104,将原料投送到下一上料设备中。破碎部1的作用在于一方面使得进入熔炼炉3的铝锭原料大小更加均匀一致,更有利于后续熔炼加工并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便于后续上料部2的匀速上料。

所述上料部2包括螺旋提升机20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旋提升机20顶端的投放机构21。

破碎后的原料进入储料仓102,随后通过传动带103与放料管104进入螺旋提升机20。螺旋提升机20包括用于提供电力的动力单元205、贯穿整体传送段的支撑柱204、沿着所述支撑柱204螺旋盘升的传送架202以及防护架201。传送架202底端侧边设置与所述放料管104连通的接料口206,所述接料口206的大小与所述放料管104的出口匹配。铝锭原料在传送架202上螺旋向上传送,防护架201用于防止铝锭原料掉落,防护架201之间设置防尘罩203,用来保护工作环境,避免铝锭原料传输过程中产生扬尘。

投放机构21包括收集螺旋提升机向上传送的原料的收料仓211,收料仓211外壁连通下料管213、天花顶悬挂推料件、底端设置收料口210,收料口210与所述传送架202顶端连通。所述下料管213上设置控制闸门212,用于控制上料投放的启停。下料管213末端连接向下倾斜的入料管214,入料管214对准所述熔炼炉3入口。投料机构21一方面作为过渡储存装置用来临时存储所述螺旋提升机20传送过来的铝锭原料,另一方面也是投料前的最后装置。

所述推料件为卷推器220,所述卷推器22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收料仓211天花顶的两个伸缩轴219、每个伸缩轴219末端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接杆218、每个连接杆218末端设置的内凸的固定轴216、两个固定轴216之间连接的转轴217、固定在转轴上的均匀交错排列的推刀215,所述推刀215为外尖内宽形状,所述卷推器220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卷推器220推料方向与所述下料管213方向一致。所述。提升后原料进行收料仓211,上料投放时,在卷推器220的旋转带动作用下即转轴217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推刀215旋转进而推动铝锭原料进入下料管213,控制闸门212开启,原料通过入料管214进行熔炼炉3;熔炼炉高温煅烧过程中,不需上料投放,推料件停止运转,同时控制闸门212合上,原料在收料仓211停留存储

所述碎料机101、传动带103、螺旋提升机20、控制闸门212的开启与关闭均为远程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技术为常规电控技术。

实施例二

如图1、4-5所述,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推料件为推料板230,所述推料板230包括设置在所述收料仓211天花顶的移动轨222、设置在所述移动轨222上的伸缩轴219、所述伸缩轴219末端设置连接杆218、所述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推板221,所述移动轨22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下料管213在同一水平方向。所述伸缩轴219可沿着移动轨222方向来回移动,进而推板221推动铝锭原料从下料管213出料。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