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962发布日期:2019-01-29 17:4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场畜禽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全国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畜禽废弃物处理困难,虽然国家也有规定,但是养殖企业要增加很多投入,也没有先进的设备进行处理,部分企业往往处于各种原因将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造成水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自2014年以来,我司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清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关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学习中我们认为,习总书记关于“清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讲话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思想。作为环保设备生产企业,我们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快研发环保设备,解决当前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长期以来,我司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的最终奋斗目标,加快研发环保设备,在市场调研基础上,我司集中力量,引进人才,投入研发经费,组织生产,积极开拓市场。现已研发出畜禽废弃物发酵机。目前各项实验指标都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旦通过相关部门鉴定,即可投放市场。

我司研发产品畜禽废弃物异位发酵机(SY-11FX-FJL)是专业处理畜禽粪污有机废弃物的一体化设备。发酵机采用的是重力翻板式堆肥动态发酵工艺,该装置基本结构为密封式多层发酵仓,每层底部为活动翻板。畜禽废弃物与益生菌由发酵机的顶部进入,搅拌均匀,开始进入发酵。一定间隔期后,发酵原料在重力作用下经活动翻板落入下层,依次类推。在这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对畜禽粪便中的有机质、残留蛋白、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腐熟,杀灭粪便中的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并平衡有益菌存活的温度、湿度和PH值,满足有益菌生存条件,使其达到无害化。最后落入底层进行烘干翻扒、然后出料。同时利用除臭系,对发酵机排放的气体进行生物除臭味。

通过发酵机从而使畜禽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原料。彻底解决粪污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确保规模化养殖场可持续发展。

在授权公开号为CN 204434515 U文献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该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拆卸塔式粪便发酵机,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结构合理、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拆卸、保养,发酵效果好。但是,上述实用新型无法保证发酵物出料时温度问题、氧气浓度、湿度;无法控制出料的速度,出料效率低下,并且在实际出料过程中,由于发酵粘性较大,经常导致出料口积料,降低出料效率;无法破碎块状畜禽废弃物,导致块状畜禽废弃物发酵不完全。现有技术中的翻料板为两块矩形翻板相互抵靠,在翻料时,没有搅拌粉碎功能,另外,现有结构的翻料板无法收集水份,保持发酵物的湿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发酵物在输出发酵机后温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所述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包括支架、进料罐体、搅拌机构、加热机构、输送机构以及动力机构;

所述进料罐体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进料罐体包括罐体内壁以及罐体底层,所述罐体内壁与罐体底层均设有罐体保温层;

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进料罐体的底部中央,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旋转主轴以及桨叶,所述旋转主轴由上至下设有两个以上的桨叶;

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进料罐体的一侧,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以及导热油入口,所述加热板设置在罐体底层的罐体保温层上方,所述导热油入口通过管道与加热板相连接,所述导热油入口用于将外部热油加入到加热板上;

所述加热板、罐体底层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相对出料口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用于输送发酵物,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分别连接并驱动旋转主轴、输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还包括下料阀门装置,所述下料阀门装置设置在罐体底层的出料口处,所述下料阀门装置包括上出料口、下出料口、出料闸门以及出料闸门驱动油缸,所述上出料口固定在罐体底层上,所述出料闸门设置在上出料口与下出料口之间,所述出料闸门驱动油缸与出料闸门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出料闸门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下料阀门装置还包括打料杆,所述打料杆固定在出料闸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输送电机以及液压马达,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旋转主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导热油入口通过保温管道与加热板相连接,所述保温管道与加热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罐体内壁以及罐体底层,所述罐体内壁与罐体底层均设有罐体保温层,加热板设置在罐体底层的罐体保温层上方,所述导热油入口通过管道与加热板相连接,所述导热油入口用于将外部热油加入到加热板上,通过加热板对发酵物进行加热。通过搅拌机构对加热中的发酵物进行搅拌,使加热均匀,保证发酵物在发酵后的温度问题、氧气浓度、湿度。搅拌加热完成后,通过输送机构将加热后的发酵物输送到下个工艺。如此,通过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在发酵后,对发酵物进行加热、搅拌,从而保证发酵物在出料时温度问题、氧气浓度、湿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料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支架,

120、进料罐体,

121、罐体内壁,

122、罐体底层,

123、罐体保温层,

131、旋转主轴,

132、桨叶,

141、加热板,

142、导热油入口,

143、保温管道,

144、密封结构,

150、输送机构,

151、输送带,

161、输送电机,

162、液压马达,

300、出料机构,

310、上出料口,

320、下出料口,

330、出料闸门,

340、出料闸门驱动油缸,

350、打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所述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包括支架110、进料罐体120、搅拌机构、加热机构、输送机构150以及动力机构160;

所述进料罐体120设置在支架110上,所述进料罐体120包括罐体内壁121、罐体底层122以及罐体保温层123,所述罐体内壁121与罐体底层122均设有罐体保温层123;

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进料罐体120的底部中央,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旋转主轴131以及桨叶132,所述旋转主轴131由上至下设有两个以上的桨叶132;

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进料罐体120的一侧,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141以及导热油入口142,所述加热板141设置在罐体底层122的罐体保温层123上方,所述导热油入口142通过管道与加热板141相连接,所述导热油入口142用于将外部的热油加入到加热板141上,加热板141内设有加热棒对热油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板141、罐体底层122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150相对出料口设置,所述输送机构150包括输送带151,所述输送带151用于输送发酵物,所述动力机构160用于分别连接并驱动旋转主轴131、输送带151;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还包括出料机构300,所述出料机构300设置在罐体底层122的出料口处,所述出料机构300包括上出料口310、下出料口320、出料闸门330以及出料闸门驱动油缸340,所述上出料口310固定在罐体底层122上,所述出料闸门330设置在上出料口310与下出料口320之间,所述出料闸门驱动油缸340与出料闸门330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出料闸门330的开关。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机构300还包括打料杆350,所述打料杆350固定设置在出料闸门330上,所述出料闸门驱动油缸340用于驱动打料杆350当出料闸门330打开时,打料杆350对发酵物进行打料。当出料闸门330打开时,打料杆350对发酵物进行打料。出料闸门330关闭时,打料杆350为竖直状态,出料闸门330开启时,出料闸门330向外移动,同时带动打料杆350向物料方向移动,从而对物流进行打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料闸门驱动油缸340与出料闸门330相连接,出料闸门驱动油缸340用来驱动出料闸门330的开关,出料闸门330开启,发酵物落到输送带151上;出料闸门330关闭,停止出料。如此,可以通过出料闸门驱动油缸340来控制出料口的开度,就是可以控制出料的速度,采用液压油缸带动出料闸门330的关、闭,平稳、便捷。通过与出料闸门330同步运行的打料杆350,可以通过打料杆350打碎出料口的积料,使出料口通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输送电机以及液压马达,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旋转主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入口通过保温管道与加热板相连接,所述保温管道与加热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如此,保温管道对热油进行保温,密封结构对保温管道与加热板之间进行密封。

使用过程中,发酵物加入到进料罐体120内,通过加热板141对发酵物进行加热。通过搅拌机构对加热中的发酵物进行搅拌,使加热均匀,保证发酵物在进入发酵前的温度问题、氧气浓度、湿度。搅拌加热完成后,通过输送机构150将加热后的发酵物输送下个工艺,直至完成整个发酵过程。

区别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异位发酵机翻扒机构在发酵后,对发酵物进行加热、搅拌,从而保证发酵物在出料时温度问题、氧气浓度、湿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