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干燥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5283发布日期:2019-05-07 21:31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材干燥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材干燥棚。



背景技术:

木材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生物体,有着成千上万种的树种,既使是同一个树种的木材因产地、树龄、取材部位的不同,其物理化学的性能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木材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而其中,木材干燥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第一道最为关键的工序,是保障和改善木材品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干燥处理,能提高木制品的稳定性、提高木制品的强度、防止木质材料的变形和腐朽、减少木材的应变、减轻木材的重量、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干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木材的利用率以及后段工序的加工,直接影响着木制品最终的品质高低。

在建筑工地等施工场地,木材常被用来制作木质地板、楼阁亭台、轩榭廊舫古建筑、仿古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建筑等,在制作使用之前,也需要进行干燥处理,经常通过自然风干,但是存在以下的不足:1、风干时间较长,一般为一年以上;2、风干时间由于当地气候的原因无法控制;3、无法有效的控制木材含水率。

现有技术中对于木材干燥也有了多种处理方法,传统的有烘干法、炕干法、气干法、窑干法,先进的有热泵干燥、微波干燥等,这些技术在投入和回报方面很难平衡,而先进的高科技干燥工艺,如微波干燥工艺等,其虽能对特定的木材能达到近乎完美的干燥效果,且也不易使木材开裂、变形,但是加工成本非常高,只适宜实验室使用,普通加工厂无力承担高昂的设备,不利于推广。

综上可知,建筑工地等施工场地的木材干燥中存在着时间长、无法控制时间和木材含水率的不足;而现有的技术仍存在成本高、环境受限而不利于推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木材干燥棚,其对木材干燥的时间和含水率可控制,且成本低廉,摆脱了环境的影响,利于推广,对环境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木材干燥棚,包括拱杆、薄膜和薄膜门;多根拱杆规则排列,拱杆外侧固定有薄膜;薄膜门设在端头两端面;干燥棚内设有自动温湿度记录仪、排风扇和加热器;排风扇安装在干燥棚纵向两侧,每侧安装两台排风扇,间距为3~6m,排风扇距离地面高1.2~2.1m;加热器设在过道上,间距为3~6m。

本实用新型一种木材干燥棚,拱杆一般采用外径25~32mm,厚度1~2mm的热镀锌管,多根拱杆规则排列,拱杆间距0.5~1米,埋入地下深度大于0.4m,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干燥棚规格;拱杆外侧固定有薄膜,为木材干燥提供空间环境;薄膜门设在端头两端面,方便进出;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可实时记录干燥棚内的温湿度,方便之后针对性的实验排风扇和加热器对温湿度进行针对性调节,来更好的对木材进行干燥;排风扇间距为3~6m,排风扇距离地面高1.2~2.1m;加热器设在过道上,间距为3~6m,均是保证木材干燥的较佳数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木材干燥棚,使得木材干燥的时间和含水率可控制,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此外,不受天气气候控制,摆脱了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需派专人严格按木材干燥操作控制流程对干燥棚内温湿度进行控制,并对干燥棚内木材含水率进行监测;对塑料干燥棚以及干燥检测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温度控制中,干燥棚内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与露地相同,但昼夜温差变幅很大。白天晴朗天气如果干燥薄膜密闭,干燥棚内气温上升很快,一般比干燥棚外高20℃以上,甚至可达30℃,即使在冬季,有太阳出来时,1h内就可把干燥棚内温度提高到40℃以上;夏季干燥棚内温度可达60~65℃。阴雨天气时,干燥棚内气温变化不大;夜里干燥棚内最低气温一般比外界仅高1~3℃。故,在木材干燥过程中必须实时做好干燥棚内温度的监控工作将干燥棚温控制在40℃~60℃内,避免干燥棚内温度过高造成木材变形翘曲开裂和温度过低达不到快速干燥木材的效果。

湿度控制中,干燥棚内的空气湿度通常比较高,白天相对湿度为70%~90%,夜里常常达到100%并凝结成水珠。干燥棚内湿度过大,不利于木材快速干燥,且木材长时间处于高湿度环境中起反作用增加木材含水率。故,当干燥棚内湿度大于90%时(干燥棚覆盖薄膜表面有明显的水雾即将凝结成水珠时)及时卷起干燥棚薄膜(或打开排风扇)将干燥棚内湿气排出棚外,待干燥棚薄膜上水雾全部消散后,在将干燥棚闭合。

定时出料,通过干燥棚当木材含水率达到设计要求后,将干燥的木材移出干燥大棚,根据木材干燥计划可对干燥大棚进行循环利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对木材干燥的时间和含水率可控制,且成本低廉,摆脱了环境的影响,利于推广,木材干燥时间短、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木材干燥棚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木材干燥棚使用时的一种剖面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膜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木材干燥棚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拱杆;2.加热器;3.防风绳;4.地锚;5.压膜条;6.纵向拉杆;7.立杆;8.横杆;9.硬化地面;10.木枋;11.滚木;12.排水沟;13.压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木材干燥棚,包括拱杆1、薄膜和薄膜门;多根拱杆1规则排列,拱杆1外侧固定有薄膜;薄膜门设在端头两端面;干燥棚内设有自动温湿度记录仪、排风扇和加热器2;排风扇安装在干燥棚纵向两侧,每侧安装两台排风扇,间距为3~6m,排风扇距离地面高1.2~2.1m;加热器2设在过道上,间距为3~6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材干燥棚,拱杆1一般采用外径25~32mm,厚度1~2mm的热镀锌管,多根拱杆1规则排列,拱杆1间距0.5~1米,埋入地下深度大于0.4m,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干燥棚规格;拱杆外侧固定有薄膜,为木材干燥提供空间环境;薄膜门设在端头两端面,方便进出;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可实时记录干燥棚内的温湿度,方便之后针对性的实验排风扇和加热器对温湿度进行针对性调节,来更好的对木材进行干燥;本实用新型中的木材干燥棚,使得木材干燥的时间和含水率可控制,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此外,不受天气气候控制,摆脱了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干燥棚外,四角还设有防风绳3和地锚4,地锚4固定在地面上;防风绳3斜拉固定于地锚4上;可增加干燥棚的稳定性;一般防风绳安装在距离干燥棚两端端头0.5~1m。

进一步地,防风绳3与地面的夹角为30°~45°。优选地,选择30°,但最大不得超过45°。

进一步地,防风绳3为尼龙绳。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而成的,坚韧及硬度高,固定牢固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在干燥棚外,纵向还设有压膜槽13;压膜槽13结构如图3所示,薄膜设置在压膜槽13内通过压膜条5固定。对干燥棚歪的薄膜中部进行固定,纵向设计2道压膜槽13,每边1槽,进一步加固薄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使得压膜槽13效果更好,需控制其安装位置高度在距离地面120~160cm。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干燥棚内,拱杆1顶部和两侧还设有纵向拉杆6。纵向拉杆6的设置可增强抗风抗压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干燥棚端头安装有立杆7和横杆8,优选地,立杆7的数量为4根,横杆8为1根,立杆7支撑横杆8,横杆8支撑拱杆1;可进一步加强木材干燥棚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木材干燥棚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地址:选择通风性良好的场地,可满足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

S2,建立基础: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形成硬化地面9,并在四周设置排水沟12;

S3,搭设干燥棚:拱杆1间距0.5~1m,埋入地下深度大于0.4m,压膜槽13固定薄膜,下部埋在泥土中;防风绳3安装在离干燥棚两端端头0.5~1m;薄膜门安装在干燥棚端头两端面,薄膜门的规格为(900×2100mm~(1800×2100mm);

S4,安置木材堆放架:根据木材堆放量选择适宜规格的木枋10制作排架,排架分别按横向(900~1200mm)×(900~1200mm),竖向间距(900~1200mm)×(900~1200mm)搭设离300~500mm平铺于地面上;

S5,安装仪器:按照要求安装自动温湿度记录仪、排风扇和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木材干燥棚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木材堆放:采购木材构件,如木板、木枋10、滚木11等,放入干燥棚,可采用两种堆放方式,即1、木材堆放底层木材直接放在排架上,枋类堆放厚度每隔900mm采用直径10-15杉杆滚木间距每隔2m一根分层隔开通风;板材类堆放厚度每隔300mm采用直径10-15杉杆滚木间距每隔2m一根将板材分层隔开;2、木材堆放底层木材直接放在排架上,枋类堆放厚度每隔900mm采取纵向和横向交错堆放,板材类堆放厚度每隔300mm采取纵向和横向交错堆放;

S2,调节:当干燥棚内温度大于60℃时,打开排风扇和塑料薄膜降温,待温度回到控制范围内后再行封闭塑料薄膜;当干燥棚内湿度大于90%,打开排风扇和塑料薄膜排湿气,待湿度回到控制范围内后再行封闭塑料薄膜;当干燥棚内室温低于40℃时,通过加热器提高室内温度至达到干燥木材室温的要求为止;

S3,测量并记录:每隔4~6小时定时用木材含水率测定仪对木材含水率进行测量,并记录含水率。

进一步地,S2中排水沟12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300mm,此规格排水沟12方便排水、不易堵塞。

将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对应的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木材干燥棚对板类和枋类木材进行干燥,并得到数据如下列表格: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木材干燥棚,并依据木材干燥棚的方法干燥板类木材所需时间在5~7天之间,干燥枋类木材所需时间在7~15天之间;可见,木材干燥时间短、效果好。

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