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510发布日期:2018-12-05 19:4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有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优良的室内环境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室内空气品质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大量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导致室内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英文名为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室外空气环境也尤为恶劣。污浊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势必会降低室内空气品质。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三种控制方式为:污染源控制,通风稀释与空气净化,其中又以通风稀释和空气净化为主。新风机通过风机将净化过滤后室外空气引入室内,达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但是,其对颗粒物的净化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在室外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空气净化器通过内循环的方式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但是,空气净化器运行时通常需要紧闭门窗,而门窗的长时间关闭又会导致通风换气量不足,带来新的空气品质问题。人们需要一种新型的通风净化装置,既能满足通风换气的需要,又能满足有效去除污染物的需要。

因此,通过对室内外空气品质的实时监测,选择合理的通风净化模式,使得既可以满足通风换气需要,又可以满足净化污染物的需要,对于优化室内空气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同时监测了室内外空气品质,并根据检测的室内外空气品质按照合理的控制逻辑,选择相应的通风净化模式,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包括主壳体和控制系统;

所述主壳体的室外侧侧壁上设置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新风启闭的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所述新风口的附近、位于所述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室外PM2.5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主壳体的室内侧底壁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回风启闭的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所述回风口的附近、位于所述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与室内空气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室内PM2.5传感器、室内CO2传感器和室内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主壳体的室内侧顶壁上设有均流送风口;

所述主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新风口的上方设置有芯体框架,所述芯体框架内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静音贯流风机;

所述芯体框架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设置有陶瓷电热元件加热器;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控制线与所述室外PM2.5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内PM2.5传感器、室内CO2传感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陶瓷电热元件加热器、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及静音贯流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和中/高效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静音贯流风机的排风方向与所述芯体框架的风口方向及送风口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沿竖向设置,新风口沿水平方向设置,回风口沿竖向设置,送风口沿竖向设置;所述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之间形成送风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与红外遥控器无线连接,以接收红外遥控器输出的信号并向静音贯流风机输出转速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的室内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室外PM2.5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内PM2.5传感器、室内CO2传感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显示温湿度、PM2.5计重浓度、CO2体积浓度;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空气面板、WiFi面板、睡眠面板、风量面板和开关面板;所述空气面板与室外PM2.5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内PM2.5传感器、室内CO2传感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用以切换在液晶显示面板所要显示的室内外环境参数;所述WiFi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相连接,用以确定是否启动无线联动功能;所述睡眠面板与静音贯流风机相连接,用以控制静音贯流风机的转速,将静音贯流风机调节至低档风量运行;所述风量面板与静音贯流风机相连接,用以控制静音贯流风机的转速,实现静音贯流风机不同档位风量的运行调节;所述开关面板与静音贯流风机相连,用以控制静音贯流风机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PM2.5传感器、室内PM2.5传感器均采用韩国Syhitech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DSM010的PM2.5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CO2传感器采用德国smartGA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M-CDT的红外CO2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均采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R21-H的温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均采用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LB131.2E的风阀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同时监测了室内外空气品质,并根据检测的室内外空气品质按照合理的控制逻辑,选择相应的通风净化模式。克服了现有技术单一模式的缺陷,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正向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仰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逻辑控制图;

附图标注:1-液晶显示面板,2-空气面板,3-WiFi面板,4-睡眠面板,5-风量面板,6-开关面板;7-控制器,8-陶瓷电热元件加热器,9-静音贯流风机,10-接线盒,11-中/高效过滤器,12-初效过滤器,13-芯体框架,14-新风口,15-送风口,16-回风口,17-主壳体,18-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20-室外温湿度传感器,21-室外PM2.5传感器,22-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3-室内PM2.5传感器,24-室内CO2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附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通风净化装置,包括主壳体17和控制系统,所述主壳体17安装在室内墙壁上,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7内。

所述主壳体17的室外侧侧壁上设置有新风口14,所述新风口1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新风启闭的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所述新风口14的附近、位于所述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室外PM2.5传感器21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20。

所述主壳体17的室内侧底壁上设置有室内空气回风口16,所述回风口1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回风启闭的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所述回风口16的附近、位于所述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与室内空气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室内PM2.5传感器23、室内CO2传感器24和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2。

所述主壳体17的室内侧顶壁上设有均流送风口15。

所述新风口14、回风口16和送风口15之间形成送风风道。所述主壳体17沿竖向设置,新风口14沿水平方向设置,回风口16沿竖向设置,送风口15沿竖向设置。

所述主壳体17的内部、位于所述新风口14的上方设置有芯体框架13,所述芯体框架13内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静音贯流风机9,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12和中/高效过滤器11,所述静音贯流风机9的排风方向与所述芯体框架13的风口方向及送风口15方向一致。所述芯体框架13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15之间设置有陶瓷电热元件加热器8。

所述主壳体17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线路与保护线路的接线盒10。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分别通过控制线与所述室外PM2.5传感器21、室外温湿度传感器20、室内PM2.5传感器23、室内CO2传感器24、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2、陶瓷电热元件加热器8、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及静音贯流风机9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与红外遥控器无线连接,以接收红外遥控器输出的信号并向静音贯流风机9输出转速指令,无线接收模块接受红外遥控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将无线信号传输给控制器7,控制器7向静音贯流风机9输出转速指令。

所述主壳体17的室内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1。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与所述室外PM2.5传感器21、室外温湿度传感器20、室内PM2.5传感器23、室内CO2传感器24、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2相连接用于显示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所监测的温湿度、PM2.5计重浓度、CO2体积浓度。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空气面板2、WiFi面板3、睡眠面板4、风量面板5和开关面板6;所述空气面板2与室外PM2.5传感器21、室外温湿度传感器20、室内PM2.5传感器23、室内CO2传感器24、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2相连接,用以切换在液晶显示面板1所要显示的室内外环境参数;所述WiFi面板3与液晶显示面板1相连接,用以确定是否启动无线联动功能;所述睡眠面板4与静音贯流风机9相连接,用以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的转速,将静音贯流风机9调节至低档风量运行;所述风量面板5与静音贯流风机9相连接,用以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的转速,实现静音贯流风机9不同档位风量的运行调节;所述开关面板6与静音贯流风机9相连,用以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的启停。

所述主壳体17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有效减少气体污染物的散发,安全性高。

所述室外PM2.5传感器21、室内PM2.5传感器23均采用韩国Syhitech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DSM010的PM2.5传感器。所述室内CO2传感器24采用德国smartGA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M-CDT的红外CO2传感器。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20、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2均采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R21-H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均采用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LB131.2E的风阀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逻辑是控制器7根据室外PM2.5传感器21、室内C02传感器所监测数据,智能地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详细地来说,本实用新型的逻辑控制原理如下:

1)室外PM2.5传感器21所监测的室外PM2.5浓度大于等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且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大于等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时,此时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开启,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开启,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开启,通风净化装置按照模式1运行;

2)室外PM2.5传感器21所监测的室外PM2.5浓度大于等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且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小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时,此时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开启,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关闭,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开启,通风净化装置按照模式2运行;

3)室外PM2.5传感器21所监测的室外PM2.5浓度小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且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大于等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时,此时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开启,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开启,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关闭,通风净化装置按照模式3运行;

4)室外PM2.5传感器21所监测的室外PM2.5浓度小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且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小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时,此时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关闭,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关闭,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关闭,通风净化装置按照模式4运行。

基于上述智能通风净化装置的通风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上述智能通风净化装置,室外PM2.5传感器21监测室外PM2.5浓度,室内CO2传感器24监测室内CO2浓度;

步骤(2),若室外PM2.5传感器21所监测的室外PM2.5浓度大于等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跳转至步骤(3);若室外PM2.5传感器21所监测的室外PM2.5浓度小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跳转至步骤(6);

步骤(3),在室外PM2.5浓度大于等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的前提下,若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大于等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跳转至步骤(4);若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小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跳转至步骤(5);

步骤(4),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开启,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开启,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开启,降低室内PM2.5浓度与室内CO2浓度;

步骤(5),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开启,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关闭,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开启,降低室内PM2.5浓度;

步骤(6),在室外PM2.5浓度小于PM2.5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PM2.5浓度设定值为75μg/m3)的前提下,若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大于等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跳转至步骤(7);若室内CO2传感器24所监测的室内CO2浓度小于CO2浓度设定值(本实施中,CO2浓度设定值为1000ppm),跳转至步骤(8);

步骤(7),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开启,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开启,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关闭,降低室内CO2浓度;

步骤(8),控制器7控制静音贯流风机9关闭,新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9关闭,回风开关式电动风阀18关闭。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