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吊挂装配结构及天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9958发布日期:2018-11-30 19:4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吊挂装配结构及天花机。



背景技术:

在气候变化多端的现如今生活中,人们为了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办公、休息或者居住,大多数人都会采用空调对所处的环境区域进行空调调节,以使得能将自身所处的区域的空气温度等因素调节至自己能感到舒适的程度,以使自身身心都能感受到轻松舒适。

目前,空调领域零件间连接多采用卡扣、螺钉等结构,这些连接结构形式多样、结构不一。对于天花机来说,部分零件连接结构在进行装拆时存在装配不牢靠,拆放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吊挂装配结构,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能够节省装配步骤并能够提高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进行装配和拆装时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吊挂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及连接组件,第一装配体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装配体上,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装配体同一侧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结构和设置于第二装配体上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处于第二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以使第一装配体吊挂于第二装配体。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挂钩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挂钩结构配合的卡座结构,挂钩结构与卡座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卡座结构具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侧壁靠近第二装配体设置;挂钩结构包括连接部和挂钩部,挂钩部通过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装配体上;在第一配合状态时,挂钩部与安装空间的底壁配合;在第二配合状态时,挂钩部和连接部吊挂于第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上述挂钩部具有相对的抵持面和限位面,限位面延伸至连接部;在第一配合状态时,抵持面与安装空间的底壁抵持;在第二配合状态时,限位面与第一侧壁位于安装空间内的壁面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挂钩部设置有楔形面,楔形面的两端分别与抵持面和限位面连接,且抵持面的长度小于限位面的长度。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限位筋,限位筋设置于第一装配体上,且限位筋与挂钩部之间设置有空腔,使得第一侧壁能够容置于空腔。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侧壁设置有与连接部配合的卡槽,连接部部分容置于卡槽内并与卡槽卡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支撑筋,支撑筋位于安装空间内,且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装配体一体成型,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装配体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

连接组件的作用是在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处于不同的装配状态时,提供不同的配合方式,以提高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连接的效率。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之间的第一配合状态指的是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此时,第一装配体可以仅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也可以在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配合的基础上,采用其他的配合方式,比如卡接、螺栓连接等。在需要将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之间的配合状态由第一配合状态转换至第二配合状态(比如拆卸)时,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配合方式也随之转变。由于第一连接结构位于第一装配体的同一侧,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也位于第二装配体的同一侧上,第一装配体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相对第二连接结构转动的方式,从第二装配体上解除配合并使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之间的配合状态由第一配合状态转换至第二配合状态。此时,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依旧配合,并且第一连接结构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上,进而使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在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处保持连接,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能够在保持一侧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的检修和更换。第一装配体不用取下,一方面节约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拆装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为拆卸的第一装配体提供放置的空间,也降低了拆装的难度和要求,还减小了第一装配体因拆卸后放置不当而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花机,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能够节省装配步骤并能够提高格栅和面板进行装配和拆装时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天花机,包括格栅、面板及可吊挂装配结构。可吊挂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体、第二装配体及连接组件,第一装配体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装配体上,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装配体同一侧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结构和设置于第二装配体上与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连接结构;当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处于第二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以使第一装配体吊挂于第二装配体。第一装配体与格栅连接,第二装配体与面板连接。

所述天花机与上述可吊挂装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吊挂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可吊挂装配结构;2-第一装配体;3-第二装配体;4-连接组件;5-第一连接结构;6-第二连接结构;7-安装空间;8-第一侧壁;9-第二侧壁;10-连接部;11-挂钩部;12-抵持面;13-限位面;14-限位筋;15-楔形面;16-卡槽;17-底壁;19-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吊挂装配结构1,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能够节省装配步骤并能够提高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进行装配和拆装时的效率。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吊挂装配结构1可以用于需要进行吊装的设备,比如天花机等。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吊挂装配结构1用于天花机,能够提高天花机格栅与面板之间的装配效率、节省装配步骤。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吊挂装配结构1包括第一装配体2、第二装配体3及连接组件4,第一装配体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装配体3上,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第一装配体2同一侧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结构5和设置于第二装配体3上与第一连接结构5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6。当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5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连接结构 6;当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处于第二装配时,第一连接结构5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6,以使第一装配体2吊挂于第二装配体3。

需要说明,连接组件4的作用是在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处于不同的装配状态时,提供不同的配合方式,以提高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连接的效率。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之间的第一配合状态指的是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此时,第一装配体2可以仅通过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进行连接固定,也可以在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配合的基础上,采用其他的配合方式,比如卡接、螺栓连接等。在需要将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间的配合状态由第一配合状态转换至第二配合状态(比如拆卸)时,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之间的配合方式也随之转变。由于第一连接结构5位于第一装配体 2的同一侧,与第一连接结构5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6也位于第二装配体3的同一侧上,第一装配体2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结构5相对第二连接结构6转动的方式,从第二装配体3上解除配合并使第一装配体和第二装配体之间的配合状态由第一配合状态转换至第二配合状态。此时,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依旧配合,并且第一连接结构5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6上,进而使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在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的连接处保持连接,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能够在保持一侧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的检修和更换。第一装配体2不用取下,一方面节约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拆装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为拆卸的第一装配体2提供放置的空间,也降低了拆装的难度和要求,还减小了第一装配体2因拆卸后放置不当而造成的损坏。

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之间的配合存在至少两种方式:在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配合时,第一连接结构5增强了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之间的连接;在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解除配合时,第一连接结构5能够通过与第二连接结构6保持连接的方式,使第一装配体2 吊挂于第二装配体3上,进而使第一装配体2不需完全拆下,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空间7还具有底壁17,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分别设置于底壁17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5为挂钩结构,第二连接结构6为与挂钩结构配合的卡座结构,挂钩结构与卡座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通过挂钩结构和卡座结构的方式实现不需要将第一装配体2完全取下,而进行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之间的拆装操作,节约操作步骤,也提高装配效率。

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在装配时,第一装配体2上设置的挂钩结构卡入至第二装配体3的卡座结构中,通过卡勾结构与卡座结构限位固定,也可辅助以其他的连接方式,将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牢靠地固定。需要对第一装配体2进行拆卸时,设置有挂钩结构的第一装配体2相对卡座结构转动,挂钩结构与卡座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转换,并在挂钩结构和卡座结构的作用下,实现第一装配体2自身的吊挂,无需完全拆下第一装配体2,实现零部件的拆装。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卡座结构设置具有安装空间7,安装空间7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第二侧壁9靠近第二装配体3 设置。挂钩结构包括连接部10和挂钩部11,挂钩部11通过连接部10设置于第一装配体2上。在第一配合状态时,挂钩部11与安装空间7的底壁17配合;在第二配合状态时,挂钩部11和连接部10吊挂于第一侧壁8上。

可选地,挂钩部11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于二连接部10上。进一步地,挂钩部11与第一装配体2之间设置有空腔,该空腔的侧壁用于与第一侧壁8配合,以吊挂第一装配体2。

挂钩部11具有抵持面12和限位面13。在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挂钩部11位于安装空间7内,且抵持面12与安装空间7 的底壁17抵持;当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处于第二配合状态时,连接部吊挂于第一侧壁8上,且限位面13与第一侧壁8的内壁面抵持。

可以理解,挂钩结构与卡座结构在第一配合状态时:抵持面12与安装空间 7的底壁17抵持,进而实现将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固定;挂钩结构与卡座结构由第一配合状态向第二配合状态过渡时:挂钩结构相对卡座转动,以使连接部吊挂于第一侧壁且限位面13与第一侧壁8的内壁面抵持,进而将第一装配体2吊挂于第二装配体3上,以实现从第一配合状态到第二配合状态。

需要说明,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相对设置,第一侧壁8的内壁面为第一侧壁8上靠近第二侧壁9的侧面,第二侧壁9的内壁面为第二侧壁9上靠近第一侧壁8的侧面。也就是说,第一侧壁8的内壁面和第二侧壁9的内壁面均位于安装空间7内。在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之间的装配关系由相互配合到拆卸的过程中,挂钩部11在安装空间7内转动,进而调整抵持面12和限位面13的位置,以实现将抵持面12与安装空间7底壁17的抵持关系向限位面 13与第一侧壁8的内壁面的抵持关系转换,从而使第一装配体2吊挂于第二装配体3上。

可选地,连接部10为L形,并且连接部10设置有装配倒角,以使挂钩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5还包括限位筋14,限位筋14设置于第一装配体2上,且限位筋14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于二连接部10上,限位筋14 与抵持面12之间形成上述空腔,该空腔能够对在第二配合状态下对第一装配体 2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即此时,限位面12和限位筋14位于该空腔内的壁面分别通过第一侧壁8的内外壁面限位,进而减小第一装配体2在吊挂时的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挂钩部11设置有楔形面15,楔形面15的两端分别与抵持面12和限位面13连接,且抵持面12的长度小于限位面13的长度。

可以理解,抵持面12的长度小于限位面13的长度,即在第一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之间的配合面积小于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之间的配合面积,进而保证了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吊挂的配合稳定度,以保证第一装配体2吊挂的安全。

可选地,第一侧壁8的厚度大于第二侧壁9的厚度,以使第一装配体2在吊挂时,第一侧壁8具有更强的支撑能力,进而防止第一侧壁8在吊挂第一装配体2时发生断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8设置有与连接部10配合的卡槽16,连接部10 部分容置于卡槽16内并与卡槽16卡接。连接部10与卡槽16的配合能够便于两者之间的定位,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当连接部10和挂钩部11的数量均为多个时,挂钩部11位于相邻两连接部10之间,且挂钩部11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于连接部10。也就是说,挂钩部11的数量比连接部10的数量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6还包括支撑筋19,支撑筋19位于安装空间7,且支撑筋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筋19与卡槽16交错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一装配体2一体成型,第二连接结构6与第二装配体3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吊挂装配结构1的有益效果:连接组件4的作用是在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处于不同的装配状态时,提供不同的配合方式,以提高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连接的效率。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 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固定连接。在需要将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从第一配合状态调整至第二配合状态时,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之间的配合方式也随之转变。由于第一连接结构5 位于第一装配体2的同一侧,与第一连接结构5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6也位于第二装配体3的同一侧上,第一装配体2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结构5相对第二连接结构6转动的方式,从第二装配体3上解除配合并使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之间的配合状态由第一配合状态转换至第二配合状态。此时,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依旧配合,并且第一连接结构5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6上,进而使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在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的连接处保持连接,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能够在保持一侧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的检修和更换。第一装配体2不用取下,一方面节约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拆装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为拆卸的第一装配体2提供放置的空间,也降低了拆装的难度和要求,还减小了第一装配体2因拆卸后放置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吊挂装配结构1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能够节省装配步骤并能够提高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进行装配和拆装时的效率。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花机,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能够节省装配步骤并能够提高第一装配体2和第二装配体3进行装配和拆装时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包括格栅、面板及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吊挂装配结构1。可吊挂装配结构1包括第一装配体2、第二装配体3及连接组件4,第一装配体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装配体3上,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第一装配体 2同一侧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结构5和设置于第二装配体3上与第一连接结构5 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6;当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配合时,第一连接结构5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连接结构6;当第一装配体2与第二装配体3解除装配时,第一连接结构5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6,以使第一装配体2吊挂于第二装配体3,第一装配体2与格栅连接,第二装配体3与面板连接。

需要说明,第一装配体2可以为格栅,第二装配体3可以为面板。也可以是,第一装配体2设置于格栅上,其设置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等,第二装配体 3设置于面板上,其设置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等。

当第一装配体2为格栅上,第二装配体3为面板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的装配和拆卸过程:连接组件4的作用是在格栅和面板处于不同的装配状态时,提供不同的配合方式,以提高格栅和面板连接的效率。格栅和面板配合时,第一连接结构5和第二连接结构6固定连接。在需要将格栅和面板解除配合时,格栅与面板之间的配合方式发生变化,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之间的配合方式也随之转变。由于第一连接结构5位于格栅的同一侧,与第一连接结构5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6也位于面板的同一侧上,格栅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结构5相对第二连接结构6转动的方式,从面板上解除配合。此时,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依旧配合,并且第一连接结构5能够吊挂于第二连接结构6上,进而使格栅与面板在第一连接结构5与第二连接结构6的连接处保持连接,格栅和面板能够在保持一侧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的检修和更换。格栅不用取下,一方面节约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拆装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为拆卸的格栅提供放置的空间,也降低了拆装的难度和要求,还减小了格栅因拆卸后放置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天花机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能够节省装配步骤并能够提高格栅和面板进行装配和拆装时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