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507发布日期:2019-01-04 23:1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属于冷却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木炭生产大国,每年木炭产量高达千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木炭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同时,我国还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约为70亿吨左右,但其利用率仅为20%,而树枝、锯末、稻壳等生物质废弃物也有上亿吨被白白浪费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186826.1的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包括:生物质碳化炉,在生物质碳化炉炉腔中设置有带喷嘴的燃烧腔室,在生物质碳化炉炉腔底部设置有对生物质碳化炉炉腔内碳化后的高温生物碳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生物质碳化炉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通道与气体净化冷却系统的进气口相连接,气体净化冷却系统的出气口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与喷嘴的进气口及冷却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在输送管路上还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驱动下,从气体净化冷却系统的出气口输出的净化、冷却后的气体通过输送管路被输送至喷嘴的进气口和冷却装置的进气口中,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生物质碳化炉时,由于冷却性差,导致回气管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在使用生物质碳化炉时,由于冷却性差,导致回气管温度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其结构包括箱体、支撑脚、螺栓、箱门、把手、合页、水泵、回气管、冷却装置、支撑杆、风机、外壳,所述箱体与支撑脚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泵安装于箱体上方,所述回气管底部与箱体顶部相焊接,所述冷却装置右侧与回气管左侧相贴合,所述冷却装置顶部与外壳底部相焊接,所述支撑杆顶部与外壳底部相焊接,所述风机安装于外壳前端,所述外壳安装于箱体上方,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处理器、铁块、衔铁、弹簧、触点、接触点、控制器、冷凝管、连接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铁块电连接,所述铁块左侧与衔铁右侧相平行,所述弹簧安装于衔铁下方,所述触点安装于接触点左侧,所述触点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冷凝管与连接口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箱门后端与箱体前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与把手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合页右侧与箱门左侧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水泵电连接,所述水泵与连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管直径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采用304不锈钢,耐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采用铝合金,硬度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其结构上设有冷却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温度高时将信号传送给处理器,使其铁块通电产生磁力,吸附衔铁顶开弹簧,从而带动触点移动,使其触点与接触点相触碰,使控制器通电,从而控制水泵抽水,使其水从连接口进入,流入冷凝管进行散热,避免回气管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支撑脚-2、螺栓-3、箱门-4、把手-5、合页-6、水泵-7、回气管-8、冷却装置-9、支撑杆-10、风机-11、外壳-12、温度传感器-901、处理器-902、铁块-903、衔铁-904、弹簧-905、触点-906、接触点-907、控制器-908、冷凝管-909、连接口-9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箱体1、支撑脚2、螺栓3、箱门4、把手5、合页6、水泵7、回气管8、冷却装置9、支撑杆10、风机11、外壳12,所述箱体1与支撑脚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泵7安装于箱体1上方,所述回气管8底部与箱体1顶部相焊接,所述冷却装置9右侧与回气管8左侧相贴合,所述冷却装置9顶部与外壳12底部相焊接,所述支撑杆10顶部与外壳12底部相焊接,所述风机11安装于外壳12前端,所述外壳12安装于箱体1上方,所述冷却装置9包括温度传感器901、处理器902、铁块903、衔铁904、弹簧905、触点906、接触点907、控制器908、冷凝管909、连接口910,所述温度传感器901与处理器902电连接,所述处理器902与铁块903电连接,所述铁块903左侧与衔铁904右侧相平行,所述弹簧905安装于衔铁904下方,所述触点906安装于接触点907左侧,所述触点906与控制器908电连接,所述冷凝管909与连接口9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箱体1与螺栓3螺纹连接,所述箱门4后端与箱体1前端相贴合,所述箱门4与把手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合页6右侧与箱门4左侧相焊接,所述控制器908与水泵7电连接,所述水泵7与连接口910相连接,所述回气管8直径为15cm,所述箱体1采用304不锈钢,耐腐蚀,所述支撑脚2采用铝合金,硬度高。

本专利所说的螺栓3是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所述弹簧905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901进行检测,温度高时将信号传送给处理器902,使其铁块903通电产生磁力,吸附衔铁904顶开弹簧905,从而带动触点906移动,使其触点906与接触点907相触碰,使控制器908通电,从而控制水泵7抽水,使其水从连接口910进入,流入冷凝管909进行散热,避免回气管8温度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使用生物质碳化炉时,由于冷却性差,导致回气管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其结构上设有冷却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温度高时将信号传送给处理器,使其铁块通电产生磁力,吸附衔铁顶开弹簧,从而带动触点移动,使其触点与接触点相触碰,使控制器通电,从而控制水泵抽水,使其水从连接口进入,流入冷凝管进行散热,避免回气管温度过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