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472发布日期:2019-01-15 23:0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系统介绍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的加工技术,以及茶叶中多功能成分的提取,茶饮料和袋泡菜的加工技术,从现今各类技术中,优选最佳工艺介绍给读者;同时还介绍了相关产品的标准、品质管理控制技术以及建厂要求等;全书以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还有附录。

而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为解决烘干均匀的问题均设置呈滚筒式,而滚筒式茶叶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茶叶取出时不易取出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滚筒式茶叶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原因茶叶会向烘干装置的底部聚集,从而烘干装置底部的茶叶烘干不均匀,对茶叶的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为解决烘干均匀的问题均设置呈滚筒式,而滚筒式茶叶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茶叶取出时不易取出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滚筒式茶叶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原因茶叶会向烘干装置的底部聚集,从而烘干装置底部的茶叶烘干不均匀,对茶叶的品质带来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茶叶烘干装置主体,所述茶叶烘干装置主体后方安装有驱动电机,且茶叶烘干装置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茶叶烘干装置主体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表面连接有铰链,所述连接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且第一磁块内部连接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磁块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右侧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表面安装有加热管,且固定圈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筒,所述第二放置筒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筒,且第一放置筒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且第一搅拌杆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放置筒内部连接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构成一体结构,其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均为凵形结构,且第一搅拌杆与转动杆构成转动结构,并且转动杆与第一放置筒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的直径大于第一放置筒的直径,且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构成拼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筒和连接块均与固定圈构成固定结构,其固定圈通过铰链与连接件构成活动结构,且固定圈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与连接件构成固定结构,并且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极性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筒与第一放置筒的顶端均设置有通孔,且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的表面均为网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可以通过将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分离,使第一放置筒与连接件分离,随后再通过拉开铰链,使第一放置筒可以活动出茶叶烘干装置主体的内部,进而便于后续的茶叶的取出工作。该装置的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构成一体结构,其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均为凵形结构,且第一搅拌杆与转动杆构成转动结构,并且转动杆与第一放置筒的长度相等,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通过转动杆会跟随茶叶烘干装置主体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可以对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不会使茶叶因重力因素始终处于第一放置筒的底部,进而避免了茶叶烘干过程中出现受热过度的问题,固定圈的直径大于第一放置筒的直径,且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构成拼接结构,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将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设计成拼接结构,则可以便于后续的茶叶的取出工作,同时在茶叶的烘干过程中,也不会使茶叶掉落在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的外部,第一放置筒和连接块均与固定圈构成固定结构,其固定圈通过铰链与连接件构成活动结构,且固定圈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与连接件构成固定结构,并且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极性相反,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可以将固定圈与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由此将第一放置筒和第二放置筒与连接件连接在奇异,从而在茶叶进行烘干工作时,便于茶叶的烘干工作;而铰链通过将连接件与连接块连接在一起,则是可以在需要取出茶叶时,便于第一放置筒活动出茶叶烘干装置主体的外部,对茶叶进行取出工作,第二放置筒与第一放置筒的顶端均设置有通孔,且第一放置筒与第二放置筒的表面均为网状结构,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将插杆贯穿第二放置筒与第一放置筒顶端设置的孔可以避免进行茶叶烘干的过程中第二放置筒与第一放置筒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茶叶烘干装置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叶烘干装置主体,2、转动杆,3、第一搅拌杆,4、固定圈,5、插杆,6、加热管,7、第一放置筒,8、第二搅拌杆,9、底座,10、驱动电机,11、连接件,12、铰链,13、第一磁块,14、连接块,15、第二磁块,16、第二放置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后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0,且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9,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件11,且连接件11表面连接有铰链12,连接件1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13,且第一磁块13内部连接有第二磁块15,第二磁块15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右侧连接有固定圈4,固定圈4的直径大于第一放置筒7的直径,且第一放置筒7与第二放置筒16构成拼接结构,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将第一放置筒7与第二放置筒16设计成拼接结构,则可以便于后续的茶叶的取出工作,同时在茶叶的烘干过程中,也不会使茶叶掉落在第一放置筒7与第二放置筒16的外部,固定圈4表面安装有加热管6,且固定圈4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筒16,第二放置筒16与第一放置筒7的顶端均设置有通孔,且第一放置筒7与第二放置筒16的表面均为网状结构,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将插杆5贯穿第二放置筒16与第一放置筒7顶端设置的孔可以避免进行茶叶烘干的过程中第二放置筒16与第一放置筒7分离,第二放置筒16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筒7,且第一放置筒7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2,第一放置筒7和连接块14均与固定圈4构成固定结构,其固定圈4通过铰链12与连接件11构成活动结构,且固定圈4通过第一磁块13和第二磁块15与连接件11构成固定结构,并且第一磁块13与第二磁块15的极性相反,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磁块13和第二磁块15可以将固定圈4与连接件11连接在一起,由此将第一放置筒7和第二放置筒16与连接件11连接在奇异,从而在茶叶进行烘干工作时,便于茶叶的烘干工作;而铰链12通过将连接件11与连接块14连接在一起,则是可以在需要取出茶叶时,便于第一放置筒7活动出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的外部,对茶叶进行取出工作,转动杆2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3,且第一搅拌杆3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8,第一搅拌杆3与第二搅拌杆8构成一体结构,其第一搅拌杆3与第二搅拌杆8均为凵形结构,且第一搅拌杆3与转动杆2构成转动结构,并且转动杆2与第一放置筒7的长度相等,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第一搅拌杆3和第二搅拌杆8通过转动杆2会跟随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可以对第一放置筒7与第二放置筒16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不会使茶叶因重力因素始终处于第一放置筒7的底部,进而避免了茶叶烘干过程中出现受热过度的问题,第一放置筒7内部连接有插杆5。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时,首先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了解,了解过后再对本装置的重要零件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没有损坏后再正式进入使用,使用时先将需要进行烘干的茶叶放入到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内部的第一放置筒7中,随后将第二放置筒16放入第一放置筒7的内部,然后使用插杆5贯穿第二放置筒16和第一放置筒7顶端的通孔与固定圈4进行连接,将茶叶放置好后,接着再将加热管6与驱动电机10启动,驱动电机10启动后驱动电机10会带动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开始转动,而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转动后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会带动连接件11以及第二放置筒16和第一放置筒7开始转动,进而带动其内部的茶叶进行烘干,而在第二放置筒16和第一放置筒7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搅拌杆3和第二搅拌杆8会通过转动杆2转动,进而对第二放置筒16和第一放置筒7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使茶叶受热均匀,当茶叶烘干工作完成后,如需将茶叶取出,则向茶叶烘干装置主体1的外部拉动第一放置筒7,使第一磁块13与第二磁块15分离,随后通过铰链12将第一放置筒7拉出并调整至倾斜的位置,而这时,即可将茶叶取出,这就是该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