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195发布日期:2018-12-07 22:5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箱。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建筑,这些建筑内通常安装有大型中央空调,大型中央空调的系统形式主要是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和新风+风机盘管系统,而这两种系统中都要用到空调箱(可分为:新风机组、变风量空调箱和组合式空调箱),空调箱即是一种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箱体结构。

目前市面上的空调箱的构造有多种,空调箱构造的不同主要由相邻两块面板之间的连接结构来体现。现有公告号为“CN203595238U”,名为“一种空调箱体和一种空调机组”的专利即为一种常见结构。该“一种空调箱体和一种空调机组”(参见图1)由多个面板组装而成,每个面板分别包括型材边框3、内钣金2、外钣金1和填充层5。其中,型材边框3采用具有耐高温防火隔热性质的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和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垂直相接,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内钣金2的周边分别折弯并分别插入第一安装槽内;外钣金1带有预设工艺孔11,外钣金1的周边分别折弯并分别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外钣金1和内钣金2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外钣金1、内钣金2和型材边框3通过连接件固连以构成面板的面板本体;填充层5具有耐高温防火隔热的性质,并填充于面板本体的空腔内部。

但是,上述“一种空调箱体和一种空调机组”仍存有冷量外传的通道(冷桥),降低空调箱的隔热保温性能,具体为:

参见图1,内钣金2的的侧边弯折且末端插入型材边框3上对应的安装槽内,两块面板的侧边通过螺钉7固定相连,且螺钉7与两块面板的内钣金2相接触并构成冷桥。这样一来,内钣金2即能够将空调箱内部的冷量传导至末端和螺钉7,降低隔热保温性能。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合理,隔热效果更好的空调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隔热效果更好的空调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箱,包括左型材和右型材,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用于装配在两块箱板的边缘位置并能够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各自具有连接为一体的外侧连接板和端面连接板,所述外侧连接板用于与箱板外侧面的边缘接触相连,所述端面连接板用于与箱板的侧向端面接触相连;所述右型材上外侧连接板与端面连接板交汇处向外延伸形成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用于与所述左型材的端面连接板搭接并能够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各自的端面连接板均能够覆盖箱板的侧向端面,且所述端面连接板在自身宽度方向远离外侧连接板的表面覆盖设置有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箱,通过采用上述“所述左型材和所述右型材各自的端面连接板均能够覆盖箱板的侧向端面,且所述端面连接板在自身宽度方向远离外侧连接板的表面覆盖设置有隔热材料”简单合理的结构,使得隔热材料能够隔断箱板的内钢板对外的热传递,避免了箱板上冷桥的形成,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箱具有的优点是:

1、箱板与相对应的型材穿插式装配,安装简便、快速且强度好;并且,箱板与型材(左型材或右型材)之间能够通过定位凸起和密封条形成限位,不会出现移位的情形,确保两块箱板之间能够持久稳固相连。

2、防冷桥部件(即:隔热材料)与钢板间设有隔热密封条,能保证钢板的固定和减少热量的传递损失。

3、设置有缝隙遮挡密封件,缝隙遮挡密封件底部插入并卡接至对应的卡槽内完成装配至右隔热件上,装配简单,固定牢靠,同时能紧密贴在左内钢板上,保证的冷凝水、灰尘、冷空气不进入缝隙,保温密封条被左右箱板压在中间,紧密贴合,进一步防止冷桥。

4、左型材和右型材上的定位块,不仅能更好的保证与箱板配合的强度,还能够保证安装的方便性,有效防止型材与箱板之间的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公告号为“CN203595238U”,名为“一种空调箱体和一种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箱(第一种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箱(第二种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4中标记为:

10外侧连接板,11端面连接板,12加强连接板,13定位凸起,14搭接板,15缝隙遮挡密封件,16定位块;

2隔热材料;

3密封条;

4发泡聚氨酯;

5外钢板;

6内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

一种空调箱,包括左型材和右型材,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用于装配在两块箱板的边缘位置并能够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各自具有互呈90度夹角的外侧连接板10和端面连接板11,所述外侧连接板10用于与箱板外侧面的边缘接触相连,所述端面连接板11用于与箱板的侧向端面接触相连;所述右型材上外侧连接板10与端面连接板11交汇处向外延伸形成有搭接板14,所述搭接板14用于与所述左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搭接并能够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各自的端面连接板11均能够覆盖箱板的侧向端面,且所述端面连接板11在自身宽度方向远离外侧连接板10的表面覆盖设置有隔热材料2。

实施时,所述隔热材料为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174W/(m·k)的材料,例如:软木、聚氯乙烯(PVC)、橡胶或硅酸铝耐火纤维(称陶瓷纤维)。

实施时,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优选采用铝材料制得,也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得。

实施时,优选所述右型材上的搭接板14与右型材上的端面连接板11之间的夹角为90度。这样能够帮助右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与左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之间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隔热材料为硬聚氯乙烯。

采用硬聚氯乙烯作为隔热材料具有的好处是,可优先采用硬聚氯乙烯来制得断面具有插槽来供端面连接板11插入的隔热件,随后,将隔热件套装在左型材和右型材端面连接板11在自身宽度方向远离外侧连接板10的侧段即可,装配起来十分便捷。

其中,所述右型材上设置有缝隙遮挡密封件15,所述缝隙遮挡密封件15外凸形成于所述右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上远离外侧连接板10的端面处覆盖的隔热材料表面;所述缝隙遮挡密封件15整体呈向斜外方伸出状,且外端用于与箱板内侧面相接触并遮挡住相连的两块箱板之间的缝隙并形成密封。

在右型材上设置上述隙遮挡密封件后,能够对相连的两块箱板交汇处的缝隙进行遮挡和密封,进而能够保证的冷凝水、灰尘、冷空气不进入缝隙,进一步防止冷桥,并获得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其中,所述缝隙遮挡密封件15的下端为断面呈燕尾状的卡接端,所述右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上远离外侧连接板10的端面处覆盖的隔热材料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卡接端插入并限位的燕尾槽,所述卡接端卡接在所述燕尾槽内。

实施时,优选缝隙遮挡密封件15采用软性PVC或橡胶材料制得。

这样一来,缝隙遮挡密封件15底部插入并卡接至对应的卡槽内即完成装配,装配起来十分简单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固定牢靠的效果。

其中,所述左型材和所述右型材各自的端面连接板11的内侧面外凸起形成有加强连接板12。

上述加强连接板12的设置,能够增加与隔热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加强连接板12、端面连接板11与隔热材料之间紧密接触的牢固度,确保隔热材料能够更为持久可靠的覆盖在端面连接板11上。

其中,所述加强连接板12为在端面连接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且两块所述加强连接板12中邻近端面连接板11的宽度方向外侧端的一块为凸起高度低于另一块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断面形状为燕尾型。

上述两块加强连接板12结构,不仅便于供由隔热材料制得的隔热件套入并实现快速装配,也能够使得隔热件能够与加强连接板12和端面连接板11之间连接得更为牢固。

其中,所述左型材和所述右型材各自的端面连接板11在自身宽度方向远离外侧连接板10的外侧段与加强连接板12上覆盖的隔热材料的断面形状呈L型,并依靠该L型的空缺处形成有粘接位;

还包括填充并粘接在所述粘接位处的密封条3,该密封条3露在粘接位外的侧面用于与箱板的内钢板6的侧边缘粘接相连。

上述粘接位和密封条3相配合的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巧妙优点的同时,还能保证内钢板6的固定和减少热量的传递损失的优点。

其中,所述左型材和所述右型材各自的端面连接板11上远离外侧连接板10的外侧段的断面为内凹的L型弯折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便于通过上述弯折状来提升端面连接板11的结构强度。

还能够通过使得端面连接板11获得更大的内表面积,并通过该内表面积来增加与箱板内部的发泡聚氨酯4的接触面积,提升内侧与发泡聚氨酯4的接触的紧密度。

此外,还能够通过使得端面连接板11获得更大的外表面积,并使得相连的两块箱板的交汇处能够形成端面呈S型的接触面,大幅提升空调箱内的冷空气溢出的难度,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隔热保温效果。

其中,所述右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的外侧面上邻近所述左型材的端面连接板11的位置粘接有密封条3。

实施时,上述密封条3可选用橡胶或PE材料制得。

上述密封条3具有设置十分方便优点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右型材之间间隙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左型材和右型材各自的外侧连接板10的内侧面外凸形成有定位凸起13,所述定位凸起13与相邻的外侧连接板10的内侧面共同构成供箱板的外钢板5边缘插入的插槽。

实施时,定位凸起13断面为尖端型结构。这样,即可利用尖端型结构的斜面来在装配时起到导向功能,从而更利于实现外钢板5的快速装配与定位。

采用上述定位凸起13的结构后,使得外钢板5在装配时其侧端插入上述插槽即可,安装简便、快速且强度好;不会出现移位的情形。

实施时,还包括搭接定位结构,所述搭接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块16,所述右型材的搭接板14的搭接面的外侧端外凸形成有所述定位块16,所述左型材的外侧连接板10和端面连接板11的交汇的外侧内凹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块16插入的定位凹槽。

上述定位块16和定位凹槽的设置,能够搭接时,通过定位块16与定位凹槽的相对位置来判断两者是否准确定位,利于确保左型材和右型材搭接相连的定位精度。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型材的端面连接板在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相邻的所述右型材的端面连接板之间为两个斜面搭接相连,且两个斜面之间还垫设有密封条。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增大左型材与右型材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左型材与右型材连接后的牢固度;还能够通过垫设的密封条结构来进一步增强密封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