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燃料的烹饪烤火两用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6592发布日期:2018-12-25 20:27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燃料的烹饪烤火两用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炉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燃料的烹饪烤火两用炉。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没有供暖设施,在冬季人们经常使用烤火炉。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烤火炉,燃烧的大部分都是煤炭和木材,大量排放烟尘、一氧化碳和硫化物,严重的污染环境,因此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节能环保性能优良而成本低廉的烤火炉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燃料的烹饪烤火两用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燃料的烹饪烤火两用炉,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底座、空气加热箱、炉主体、散热箱和面板;

所述底座内设有带电池盒,点火开关,电磁阀断气开关,底座侧壁开有进气口和燃料进口管接口,进口管接口用于天然气和液化气送料管:

所述空气加热箱底部装有燃气灶头,灶头上设有调气阀;

所述炉主体包括炉外桶和燃烧内胆,炉外桶和燃烧内胆留有空气通道,所述燃烧内胆底端接于灶头上,上端有一层耐高温的金属网,燃烧内胆侧壁开有供氧孔,供氧孔分布在燃烧内胆的上层,受热后的空气上升直接通过空气通道并进入供氧孔;

所述散热箱的上表面设有排气道;侧面为倾斜的热量辐射板,能有效地增加散热面,斜面有效地把热通过斜面角度传给人取暖;

所述面板与散热箱之间加设石棉隔热层,阻隔热量直接上传给面板,防止人员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灶头为陶面,灶头上有热电偶;灶头之所以用陶瓷面是因为耐高温,同时也能更有效的防治热量导出,热电偶的作用在于感应灶头的温度,电磁阀断气开关通过热电偶感应灶头的温度来判断灶头是否在燃烧,否则就断开燃气供给保护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内胆高5-12cm,直径12-18cm;供氧口距内胆上口1-3cm处,开孔直径4-6mm,开孔个数15-30个。

进一步地,空气的流通通道为双层,一层为炉外桶与内胆之间的空气通道,另一层为穿过进氧孔,通过中空的燃烧内胆;这样,双层设计有效的保温,使空气温度快速上升,流速也自然增快,灶头陶面温度可达800-1300℃,且直接上升供热于金属网。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为30-40目,金属网处的温度可达1350℃以上;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可燃气体上升至金属网处,与金属网处的第二次供氧孔供的氧气混合,在高温金属网再次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底部与炉主体的接口为聚热窄口,直径为10-18cm,聚热聚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上方与面板接触面设有活动炉灶盖,为锅具加热口,形状为圆形,直径24-32cm。

进一步地,燃烧室炉内胆为活动式、可整体取出;目的在于温度高,2年左右内胆会燃坏,便于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用炉外部材质为不锈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调控火力大小和温度;热效率高、散热效率高、更安全;本发明燃烧内胆与外桶之间有空隙、形成了双层、可有效保温、内胆上方1-3cm处有对开的供氧孔形成环状、360°供氧能充分的混合于未燃烧的气体、特别是上面的金属网能有效的压制热量和未燃气体的快速上升、使其混合的气体均为的通过高温网孔而充分燃烧,适用于家用的节能烹饪,烤火两用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1-底座,2-空气进气口,3-燃气进口管接口,4-脉冲点火开关带电磁阀开关,5-空气加热箱,6-燃烧内胆,7-灶头,8-供氧孔,9-空气通道,10-金属网,11-小散热箱,12-燃烧室,13-支撑柱,14-散热箱,15- 排气道,16-排气接口,17-石棉隔热层,18-面板,19-面板炉盖,20-活动炉灶盖,21-聚热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燃烧天然气和液化气燃料的烹饪烤火两用炉,外部材质为不锈钢,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底座(1)、空气加热箱(5)、炉主体、散热箱(14)和面板(18);

其中,底座(1)内设有灶头和脉冲点火开关和电磁阀断气开关侧壁开有进气口(2)和燃气进口管接口(3),进口管接口。

空气加热箱(5)底部装有陶制灶头(7),灶头上设有调气阀。

炉主体包括炉外桶和燃烧内胆(6),炉外桶和燃烧内胆(6)和小散热箱(11),小散热箱(11)上下连支撑柱(13),炉外桶和燃烧内胆留有空气通道(9),燃烧内胆(6)底端接于灶头(7)上,且侧壁开有供氧孔(8),供氧孔(8)分布上层,燃烧内胆(6)上方有金属网(10),受热后的空气上升直接通过空气通道(9)进入供氧孔(8);本实例中燃烧内胆的高6cm,直径15cm;供氧孔的分布距内胆上口2cm;呈环状,开孔为4.2mm,孔距2cm,金属网(10)网孔为30目。

散热箱(14)的上表面设有排气道(15),底部与炉主体的接口为聚热窄口(21),直径为12cm,聚热聚火焰;侧面为倾斜的热量辐射板,这样,能有效地增加散热面,斜面有效地把热通过斜面角度传给人取暖。

面板(18)为矩形,与散热箱(14)之间加设石棉隔热层(17),阻隔热量直接上传给面板,防止人员烫伤;与散热箱(14)上方触面设有活动炉灶盖(20),为锅具加热口,形状为圆形,直径24cm。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通与热量传递:空气由进气口(2)进入,再进入空气加热箱(5)进行加热,一部分从灶头(7)陶面进入燃烧内胆,另一部分热空气上升,通过空气通道(9),经燃烧内胆(8)的小孔、进入内胆(6)上层燃烧,给充分燃料燃烧的天然气和液化气供氧充分混合,上升高温金属网(10)处时充分燃烧;火焰直接上长通过聚热窄口(21)聚拢直接供给给上面的锅具,多余的热能通过斜面散热箱传到外面供给室内升温。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对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前提下做出的简单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