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7423发布日期:2019-02-10 22:2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设备,具体是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对生物颗粒燃料制造中,需要对颗粒进行烘干,来降低颗粒中的水分,目前,在对生物质颗粒的干燥,最原始的方法是采用自然干燥,将颗粒置于室外的阳光下进行自然晾晒,使颗粒内的水分蒸发出去,这种自然干燥虽然成本低廉,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自然干燥花费时间长、需要大面积的晾晒场地;而现有的烘干装置中,直接对颗粒进行烘干,由于烘干之前颗粒湿度较大,许多颗粒凝结在一起,直接进行烘干将影响烘干效果,造成烘干不均匀,同时在烘干后未对温度过高的生物质颗粒进行降温,而普通的湿冷法降温,将增加颗粒的湿度,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左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进料斗;处理箱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侧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与处理箱的上壁相连接,其下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散料搅拌杆;所述散料搅拌杆下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下侧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下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左右两侧焊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其上侧壁中镶嵌安装有第一加热板;第一挡板右侧壁中开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侧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焊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右侧内壁上,左低右高倾斜设置,其上侧内壁上镶嵌安装有第二加热板,且其下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下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镶嵌安装在处理箱的下侧壁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挡板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左右内壁上,且其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右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铁块;所述铁块右侧连接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侧连接固定在电磁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叶片焊接固定在螺旋轴上;所述螺旋轴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连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其左侧接有螺旋电机;所述螺旋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侧;所述支撑板焊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左侧外表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设有两个,对称连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其后侧设有风扇;所述风扇设有两个,对称镶嵌安装在处理箱的前后两侧内壁中,其后侧进风口处连接固定有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设有两个,上侧末端镶嵌安装在处理箱的上部前后两侧内壁中,其左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焊接固定在处理箱的上侧内壁上,其下侧焊接固定在第二挡板的上侧外表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右上侧设有补料管;所述补料管镶嵌安装在处理箱的上侧壁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散料搅拌杆的设置,可将生物质颗粒进行打散,避免生物质颗粒凝结不利于烘干;通过螺旋电机、螺旋轴、螺旋叶片和第一加热板的设置,可将生物质颗粒向右缓慢推送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烘干,烘干均匀;通过风扇、连接管、隔板、第二挡板和补料管的设置,可利用液氮对生物质颗粒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果好,避免生物质颗粒在冷却过程中增加湿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烘干效果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中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中风扇与处理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箱,2-滤网,3-风扇,4-第一加热板,5-第一挡板,6-支撑板,7-螺旋电机,8-螺旋轴,9-进料斗,10-散料搅拌杆,11-搅拌轴,12-搅拌电机,13-横板,14-铁块,15-隔板,16-补料管,17-连接管,18-复位弹簧,19-电磁铁,20-第二挡板,21-螺旋叶片,22-下料口,23-导料板,24-第二加热板,2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为装置上的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和安装空间,其左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进料斗9;所述进料斗9用于向处理箱1中投放生物质颗粒;处理箱1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12;所述搅拌电机12提供搅拌动力,其下侧接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通过轴承与处理箱1的上壁相连接,其下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散料搅拌杆10;所述散料搅拌杆10在搅拌电机1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对生物质颗粒进行搅拌打散,避免颗粒凝结影响烘干,其下侧设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二挡板20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左右内壁上,将处理箱1分割成不同的空间,其左侧开有通口便于生物质颗粒落出,且其上设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用于遮挡通口,当打散完毕后再让生物质颗粒进入装置的其他部件中,其右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铁块14;所述铁块14可在第二挡板20内部左右滑动,其右侧连接固定有复位弹簧18;所述复位弹簧18右侧连接固定在电磁铁19上;所述电磁铁19通电时产生磁力,吸引铁块14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横板13向右移动,使打散后的生物质颗粒落下进入装置后续部件,断电时铁块14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带动横板13向左移动,便于对生物质颗粒进行打散;第二挡板20下侧设有螺旋叶片21;所述螺旋叶片21焊接固定在螺旋轴8上;所述螺旋轴8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连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其左侧接有螺旋电机7;所述螺旋电机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6上侧,工作时带动螺旋轴8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片21转动,使生物质颗粒向右缓慢推送;所述支撑板6焊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左侧外表壁上,用于支撑上方部件;螺旋叶片21下侧设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左右两侧焊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将处理箱1分割开来,其上侧壁中镶嵌安装有第一加热板4;所述第一加热板4通电时其内部电阻丝产生热量,对生物质颗粒进行烘干;第一挡板5右侧壁中开有下料口22;所述下料口22便于烘干后的颗粒落下,其下侧设有导料板23;所述导料板23焊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右侧内壁上,左低右高倾斜设置,便于颗粒落下,其上侧内壁上镶嵌安装有第二加热板24,便于进一步对生物质颗粒进行烘干,其下侧设有滤网2;所述滤网2设有两个,对称连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用于遮挡生物质颗粒,避免生物质颗粒进入其他部件,其后侧设有风扇3;所述风扇3设有两个,对称镶嵌安装在处理箱1的前后两侧内壁中,对烘干后的生物质颗粒进行降温冷却处理,其后侧进风口处连接固定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设有两个,上侧末端镶嵌安装在处理箱1的上部前后两侧内壁中,其左侧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焊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上侧内壁上,其下侧焊接固定在第二挡板20的上侧外表壁上,将处理箱1分割开来,形成空腔,用于存储液氮;连接管17右上侧设有补料管16;所述补料管16镶嵌安装在处理箱1的上侧壁中,用于向处理箱1上部空腔中输入液氮;滤网2下侧设有出料管25;所述出料管25镶嵌安装在处理箱1的下侧壁中,使烘干冷却后的生物质颗粒排出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操作人员将生物质颗粒通过进料斗9投入处理箱1中,然后启动搅拌电机12带动散料搅拌杆10转动,对生物质颗粒进行打散操作,打散后,向电磁铁19通电,带动铁块14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横板13向右移动,使打散后的生物质颗粒落下,然后启动螺旋电机7带动螺旋叶片21缓慢转动,同时向第一加热板4通电,使生物质颗粒缓慢向右移动同时进行烘干,然后生物质颗粒通过下料口22落入导料板23上侧,再然后向第二加热板24通电,进一步对颗粒进行烘干,再然后启动风扇3,带动液氮涌入处理箱1中对生物质颗粒进行冷却降温,最后烘干冷却后的生物质颗粒经由出料管25排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