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6209发布日期:2019-01-22 23:1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加热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



背景技术:

轧钢加热炉主要由步进梁式加热炉和推钢式加热炉。步进梁式加热炉可对配料实现上下双面加热,与推钢式加热炉相比,它的优点是:运料灵活,必要时可将炉料全部排出炉外;配料间隔掰开,可较快地均匀加热;完全消除了推钢式炉加热的拱钢和粘钢故障,因而使步进梁式加热炉的长度不收这些因素的限制,使轧制管、棒材的轧机大型化得以实现。反过来,轧机的大型化,使步进梁加热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加热炉用步进梁,通常由横梁、立柱以及冷却水管组成,该种结构存在下列缺点:自身重量重,支撑强度相对就有局限,不符合材料力学理论;2、横梁与立柱之间,两者均为整体状,无法单独拆卸;3、步进梁中的冷却水管为整体状,当横梁上的冷却水管或立柱上的冷却水管受损产生漏水等故障,需要及时更换时,需要进行整体更换,检修维护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轻自身重量、提高支撑强度,并且可以局部拆卸的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包括步进梁本体,所述步进梁本体包括上梁、与上梁连接的支撑梁以及与支撑梁连接的下梁,所述上梁、支撑梁以及下梁组成一个工字型结构,所述步进梁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上梁与支撑梁的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下梁与支撑梁的连接处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供螺栓装入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工字型步进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框型步进梁,工字型步进梁可以减轻自身重量,提高支撑强度,当需要局部拆卸步进梁时,只需要旋松第一连接板或/和第二连接板上螺孔中的螺栓,就可以将上梁、支撑梁以及下梁三部分分离开来,达到局部拆卸的目的。

作为优先,所述步进梁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上梁内的第一冷却水管、设置在支撑梁内的第二冷却水管以及设置在下梁内的第三冷却水管,采用该结构,上梁、支撑梁以及下梁内分别设置了冷却水管,当局部拆卸步进梁时,可以对上梁、或者支撑梁、或者下梁中受损的冷却水管进行更换,不需要对步进梁整体的水管进行更换,减轻维修工作量。

作为优先,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以及第三冷却水管的外表面均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隔热纤维层、耐火材料层以及防粘渣涂层。采用该结构,可以防止耐火材料层剥落或者粘渣的情况发生,加强步进梁自身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及一种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1、上梁;2、支撑梁;3、下梁;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螺栓;7、螺孔;8、第一冷却水管;9、第二冷却水管;10、第三冷却水管;11、隔热纤维层;12、耐火材料层1;13、防粘渣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实用新型,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该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用工字型步进梁,包括步进梁本体,所述步进梁本体包括上梁1、与上梁1连接的支撑梁2以及与支撑梁2连接的下梁3,所述上梁1、支撑梁2以及下梁3组成一个工字型结构,所述步进梁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上梁1与支撑梁2的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板4以及设置在下梁3与支撑梁2的连接处的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以及第二连接板5上均设置有供螺栓6装入的螺孔7,现有技术中的步进梁为薄壁空腹方框型,较笨重,而工字型步进梁可以减轻自身重量,提高支撑强度,如果工作人员需要局部拆卸步进梁时,假如需要将上梁1从步进梁上拆卸下来,只需要旋松第一连接板4上螺孔7中的螺栓6,将第一连接板4抽出,这样就能将上梁1拆卸出来;假如需要将支撑梁2拆卸下来,需要旋松第一连接板4以及第二连接板5上螺孔7中的螺栓6,就可以将上梁1、支撑梁2以及下梁3先分离开,从中将支撑梁2拆卸出来;假如需要将下梁3从步进梁2上拆卸下来,只需要旋松第二连接板5上螺孔7中的螺栓6,将第二连接板5抽出,这样就能将下梁3拆卸出来。

如图1所示,所述步进梁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上梁1内的第一冷却水管8、设置在支撑梁2内的第二冷却水管9以及设置在下梁3内的第三冷却水管10,图1中,第一冷却水管8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冷却水管9分隔开来,第二冷却水管9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第三冷却水管10分隔开。当需要更换第一冷却水管8时,只需要将第一连接板4上的螺栓6旋松,移开下方连在一起的支撑梁2和下梁3,就可以将第一冷却水管8取出;当需要更换第二冷却水管9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板5上的螺栓6旋松,移开下方的下梁3,就可以将第二冷却水管9取出;当需要更换第三冷却水管10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板5上的螺栓6旋松,移出下方的下梁3,再将第三冷却水管10从下梁3中取出,达到局部更换冷却水管的目的。

如图1所示,第一冷却水管8、第二冷却水管9以及第三冷却水管10的外表面均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隔热纤维层11、耐火材料层12以及防粘渣涂层13,可以防止耐火材料层12剥落或者粘渣的情况发生,加强步进梁自身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