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444发布日期:2019-02-11 00:1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一体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

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专利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新风机主要分为排风式新风机和送风式新风机两种类型,可以在绝大部分室内环境下安装,安装方便,使用舒适。

现有的新风机结构,无法根据二氧化碳或颗粒物的浓度值智能控制入口的开关,无法检测室内空气净化程度,传统的风机的出风位置的活动门容易出现卡死情况,不便调节出风量,不具备单独的室外入风或室内入风风机安装不便,滤网更换时比较麻烦,而且具有上筒体采用一体式结构,组装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风一体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可根据二氧化碳或颗粒物的浓度值智能控制入口的开关,可以实现单独的室外入风或室内入风,也可实现混合入风,风机安装方便,滤网便于折叠更换,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组装方便,效率高,结构稳定,可以检测室内空气的净化程度,从而控制设备的开关,在达到净化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提高检测精度,检测效果真实性更高,出风量调节方便;采用上下电机驱动方式,上下同步移动,避免活动门出现卡住情况,上筒体由三个外壳和四外支架组成,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二氧化碳或颗粒物的浓度值智能控制入口的开关,无法检测室内空气净化程度,传统的风机的出风位置的活动门容易出现卡死情况,不便调节出风量,不具备单独的室外入风或室内入风风机安装不便,滤网更换时比较麻烦,而且具有上筒体采用一体式结构,组装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一体机,包括新风机本体和控制器,所述新风机本体包括下筒体和上筒体,所述下筒体和上筒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下筒体上设有室外风入口,所述上筒体上开设有室内风入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室内风入口内设有室内风阀门和驱动室内风阀门转动的第一阀门电机,所述室外风入口内设有室外风阀门和驱动室外风阀门转动的第二阀门电机,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外侧设有活动门和驱动活动门开关的驱动组件,所述上筒体的上端设有空气检测机构,所述第一阀门电机、第二阀门电机、驱动组件和空气检测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室外风入口内设有方形管道,所述室外风阀门设于方形管道的中部,所述第二阀门电机固定安装于方形管道的外壁,且所述第二阀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方形管道的外壁与室外风阀门驱动连接,所述方形管道的后端设有发热装置;所述室内风入口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室内风阀门,所述上筒体的底部设有阀门电机安装槽,所述第一阀门电机安装于阀门电机安装槽内,并且输出轴向上伸出与室内风阀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组第一金属片和两组第二金属片,一组所述第一金属片和两组所述第二金属片均设置在上筒体底部,且一组所述第一金属片和两组所述第二金属片底部一侧均通过螺丝和下筒体进行锁合。

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内设有风机安装槽,所述风机安装槽内设有多个风机,多个所述风机采用上下叠加的方式安装在风机安装槽内,所述风机安装槽两侧的入风口均设有与风机数量对应的多个滤网,多个所述滤网之间通过布条相连。

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在风机顶端环向设置,所述风机顶部位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内侧分别插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端部的固定凸块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相插接,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端部的固定凸块均与第二外壳相插接,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上对应固定凸块插接位置开设有相匹配的一组固定槽,所述第二外壳上对应两组固定凸块插接位置也开设有相匹配的两组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的侧边设有开口向外的T形槽,所述第二外壳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相接,并且相接处的两个T形槽连通形成工字形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空气检测机构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激光传感器,所述上筒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槽和激光传感器安装槽,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粉尘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安装槽内,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盖板,所述第一安装槽盖板上设有第一盖板进风孔,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槽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槽盖板,所述第二安装槽盖板顶部开设有第二盖板进风孔,所述上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一侧设有与第一盖板进风孔相对应的第一检测进风口,所述筒盖另一侧设有与第二盖板进风孔相对应的第二检测进风口,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激光传感器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盖边沿设有卡扣,所述上筒体侧壁上开设有和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具有单向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通过上筒体底板上表面上的活动门导槽活动安装在上筒体底板上,所述活动门挡于出风格栅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所述下驱动组件包括下驱动电机、下驱动齿轮、下驱动齿条和下电机座,所述下驱动电机通过下电机座固定安装在上筒体的底板下表面上,所述下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下驱动齿条设置在活动门的下端,所述下驱动齿轮贯穿上筒体的底板后与下驱动齿条啮合连接,所述上筒体上位于活动门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上驱动组件包括上驱动电机、上驱动齿轮、上电机座和上驱动齿条,所述上驱动电机通过上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上驱动齿条设置在活动门上端,所述上驱动齿轮贯穿支撑板后与上驱动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和上筒体底板上均开设有齿轮槽,所述下驱动电机和上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驱动齿条和上驱动齿条上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下驱动齿条和上驱动齿条通过固定孔和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门的顶端和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风一体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风机具有室内风入口和室外风入口,各入口均设有阀门,从而可根据二氧化碳或颗粒物的浓度值智能控制入口的开关,可以实现单独的室外入风或室内入风,也可实现混合入风;

2、上筒体内设有风机安装槽,多个风机采用叠加的方案安装在风机安装槽内,在风机安装槽的外侧设有滤网安装槽,滤网安装槽内设有多个与风机分别对应的滤网,多个滤网之间通过布条连接,风机安装方便,滤网便于折叠更换;

3、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通过一组第一金属片和两组第二金属片固定连接、组装方便,效率高,结构稳定;

4、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激光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空气的净化程度,从而控制设备的开关,在达到净化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筒盖与上筒体通过卡扣旋转连接,二氧化碳和粉尘检测为两个独立的进风通道,分别为第一检测进风口和第二检测进风口,相互不受影响,提高检测精度,检测效果真实性更高;

5、新风出风口的活动门采用上下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齿条的方式驱动开关,同时在活动门上端设置支撑板,使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齿条安装在支撑板的下端,电机通过L形安装座固定,使得活动门调节风量方便,采用上下电机驱动方式,上下同步移动,避免活动门出现卡住情况;

6、上筒体由三个外壳和四外支架组成,结构简单,每个外壳的内侧均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槽,支架的边沿设有与固定槽对应的固定凸块,使得组装、拆卸方便,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整体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视角下筒体分解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整体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筒体和上筒体对接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筒盖部分分解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下筒体和上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门机构分解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筒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筒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筒体;2、上筒体;21、T形槽;22、限位槽;201、第一外壳;202、第二外壳;203、第三外壳;204、第一支架;205、第二支架;206、第三支架;207、第四支架;208、固定凸块;209、固定槽;3、室外风入口;301、室外风阀门;4、新风出风口;5、室内风入口;501、室内风阀门;6、底座;7、方形管道;8、第一阀门电机;9、电机安装槽;10、发热装置;11、第二阀门电机;12、风机;121、风机安装槽;122、滤网;123、布条;13、连接机构;131、第一金属片;132、第二金属片;14、筒盖;15、空气检测机构;151、二氧化碳传感器;152、粉尘激光传感器;153、激光传感器安装槽;154、第一盖板进风孔;155、第二盖板进风孔;156、第一安装槽盖板;157、第二安装槽盖板;158第一检测进风口;159、第二检测进风口;141、卡扣;142、卡槽;16、活动门机构;161、活动门;162、上驱动电机;163、上驱动齿轮;164、齿轮槽;165、支撑板;166、上电机座;167、上驱动齿条;1601、下驱动电机;1602、下驱动齿轮;1603、下驱动齿条;1604、固定孔;1605、下电机座;17、活动门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14所示的一种新风一体机,包括新风机本体和控制器,所述新风机本体包括下筒体1和上筒体2,所述下筒体1和上筒体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13连接,所述下筒体1上设有室外风入口3,所述上筒体2上开设有室内风入口5和新风出风口4,所述室内风入口5内设有室内风阀门501和驱动室内风阀门501转动的第一阀门电机8,所述室外风入口3内设有室外风阀门301和驱动室外风阀门301转动的第二阀门电机11,所述新风出风口4的外侧设有活动门161和驱动活动门161开关的驱动组件,所述上筒体2的上端设有空气检测机构15,所述第一阀门电机8、第二阀门电机11、驱动组件和空气检测机构15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室外风入口3内设有方形管道7,所述室外风阀门301设于方形管道的中部,所述第二阀门电机11固定安装于方形管道7的外壁,且所述第二阀门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方形管道7的外壁与室外风阀门301驱动连接,所述方形管道7的后端设有发热装置10,所述发热装置10与控制器连接,从而可在冬天使用时通过发热装置10对室外的空气进行预行加热,从而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的情况;所述室内风入口5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室内风阀门501,所述上筒体2的底部设有阀门电机安装槽9,所述第一阀门电机8安装于阀门电机安装槽9内,并且输出轴向上伸出与室内风阀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室内风阀门501和室外风阀门301,从而可根据需要通过相对应的阀门电机驱动转动,控制室内和室外的进风量。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13包括一组第一金属片131和两组第二金属片132,一组所述第一金属片131和两组所述第二金属片132均设置在上筒体2底部,且一组所述第一金属片131和两组所述第二金属片132底部一侧均通过螺丝和下筒体1进行锁合。通过采用第一金属片131和第二金属片132连接上筒体2和下筒体1,可提高两者组装的便利性,同时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上筒体2内设有风机安装槽121,所述风机安装槽121内设有多个风机12,多个所述风机12采用上下叠加的方式安装在风机安装槽121内,所述风机安装槽121两侧的入风口均设有与风机数量对应的多个滤网122,多个所述滤网122之间通过布条123相连,从而更方便对滤网123进行折叠收藏,以及进行维护更换。

优选的,所述上筒体2包括第一外壳201、第二外壳202和第三外壳203,所述第一外壳201、第二外壳202和第三外壳203在风机12顶端环向设置,所述风机12顶部位于第一外壳201、第二外壳202和第三外壳203内侧分别插设有第一支架204、第二支架205、第三支架206和第四支架207,所述第一支架204和第四支架207端部的固定凸块208分别与第一外壳201和第三外壳203相插接,所述第二支架205和第三支架206端部的固定凸块208均与第二外壳202相插接,所述第一外壳201和第三外壳203上对应固定凸块208插接位置开设有相匹配的一组固定槽209,所述第二外壳202上对应两组固定凸块208插接位置也开设有相匹配的两组固定槽2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筒体2由三个外壳和四外支架组成,结构简单,每个外壳的内侧均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槽209,支架的边沿设有与固定槽209对应的固定凸块208,使得组装、拆卸方便,方便维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201、第二外壳202和第三外壳203的侧边设有开口向外的T形槽21,所述第二外壳20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外壳201和第三外壳203相接,并且相接处的两个T形槽21连通形成工字形的限位槽22,连接时,通过在限位槽22内插入工字形的连接件即可完成第一外壳201、第二外壳202和第三外壳203的连接固定,组装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空气检测机构15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151和粉尘激光传感器152,所述上筒体2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槽和激光传感器安装槽153,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51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粉尘激光传感器152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安装槽153内,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51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盖板156,所述第一安装槽盖板156上设有第一盖板进风孔154,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槽153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槽盖板157,所述第二安装槽盖板157顶部开设有第二盖板进风孔155,所述上筒体2的顶端设有筒盖14,所述筒盖14一侧设有与第一盖板进风孔154相对应的第一检测进风口158,所述筒盖14另一侧设有与第二盖板进风孔155相对应的第二检测进风口159,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151和粉尘激光传感器152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盖14边沿设有卡扣141,所述上筒体2侧壁上开设有和卡扣141相匹配的卡槽142,所述卡槽142具有单向的开口,从而筒盖14在旋转盖合到上筒体2上端时,通过卡槽142与卡扣141的配合即可快速进行定位组装。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161通过上筒体2底板上表面上的活动门导槽17活动安装在上筒体2底板上,所述活动门161挡于出风格栅168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下驱动组件和上驱动组件,所述下驱动组件包括下驱动电机1601、下驱动齿轮1602、下驱动齿条1603和下电机座1605,所述下驱动电机1601通过下电机座1605固定安装在上筒体2的底板下表面上,所述下驱动齿轮1602固定安装在下驱动电机1601的输出轴上,所述下驱动齿条1603设置在活动门161的下端,所述下驱动齿轮1602贯穿上筒体2的底板后与下驱动齿条1603啮合连接,所述上筒体2上位于活动门161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5,所述上驱动组件包括上驱动电机162、上驱动齿轮163、上电机座166和上驱动齿条167,所述上驱动电机162通过上电机座166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65的上表面上,所述上驱动齿轮163固定安装在上驱动电机162的输出轴上,所述上驱动齿条167设置在活动门161上端,所述上驱动齿轮163贯穿支撑板165后与上驱动齿条167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165和上筒体2底板上均开设有齿轮槽164,所述下驱动电机1601和上驱动电机162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165,既可对活动门161起到固定作用,又为上驱动电机162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下驱动齿条1603和上驱动齿条167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604,所述下驱动齿条1603和上驱动齿条167通过固定孔1604和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门161的顶端和底端。

结构原理:新风机具有室内风入口5和室外风入口3,各入口均设有阀门,从而可根据二氧化碳或颗粒物的浓度值通过控制器智能控制入口的开关,可以实现单独的室外入风或室内入风,也可实现混合入风;上筒体2内设有风机安装槽121,多个风机12采用叠加的方案安装在风机安装槽121内,在风机安装槽121的外侧设有滤网安装槽,滤网安装槽内设有多个与风机12分别对应的滤网122,多个滤网122之间通过布条123连接;上筒体2和下筒体1之间通过一组第一金属片133和两组第二金属片132固定连接、组装方便,效率高,结构稳定;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151和粉尘激光传感器152,可以检测室内空气的净化程度,从而控制设备的开关,在达到净化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筒盖14与上筒体2通过卡扣141旋转连接,二氧化碳和粉尘检测为两个独立的进风通道,分别为第一检测进风口158和第二检测进风口159,相互不受影响,检测进风口设置有筒盖14上,检测效果真实性更高;新风出风口4的活动门161采用上下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齿条的方式驱动开关,同时在活动门161上端设置支撑板165,使电机安装在支撑板165上端,齿条安装在支撑板165的下端,电机通过L形安装座固定;上筒体2由三个外壳和四外支架组成,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方便维护;每个外壳的内侧均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槽209,支架的边沿设有与固定槽209对应的固定凸块20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