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022发布日期:2019-02-12 21:05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热风炉二次风系统,属于生物质热风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其多采用煤、焦炭、柴油、重油、煤气等作为燃料,但上述燃料燃烧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均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热风炉己逐渐被生物质热风炉所替代,所谓生物质热风炉就是以生物质作为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较传统燃料少。

现有的生物质热风炉,燃料进入炉膛燃烧时,主要靠炉排下方供给的一次风来满足其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现有热风炉燃烧过程中,分别在预燃段、主燃段和燃尽段根据实际需要分段调整风量大小,即可实现完全燃烧,但是由于生物质燃料的挥发份高、含碳量低、燃点高,当生物质颗粒进入炉膛后燃烧的爆发力强大,可以瞬间造成巨大的燃烧场,由于现有生物质热风炉的只能够提供一次风,使生物质颗粒燃烧过程局部出现缺氧燃烧状态,而这种缺氧燃烧造成大量的黑烟排出,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问题,现有在热风炉的燃烧室侧壁上增加二次风鼓风机,以此来改善生物质颗粒燃烧效果,但是这些简单的改进效果欠佳,因此为了解决生物质热风炉内生物质颗粒燃烧效果和燃烧安全性问题,急需一种结构安全适用的热风炉二次风系统,进而改善生物质颗粒在热风炉内的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包括炉体、上料斗和机械炉排,所述的炉体内具有燃烧室,燃烧室内具有前拱和后拱,所述的机械炉排位于燃烧室底部,上料斗位于热风炉体左侧、机械炉排上方,所述的炉体的后侧安装有二次风机构,二次风机构包括鼓风机安装支架、鼓风机、储风罐、连接管和均流管,鼓风机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后侧壁上,鼓风机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鼓风机和储风罐,储风罐的一端与鼓风机建立安装,储风罐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穿过炉体的侧壁与固定安装在后拱上的均流管连通,所述的均流管上设置有二次风出风接嘴。

优选的:所述的储风罐为圆形密封罐,储风罐与鼓风机通过法兰安装方式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均流管的形状与后拱的形状相应。

优选的:所述的均流管上安装有的二次风出风接嘴的出口直径由靠近储风罐的一侧向远离储风罐的一侧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的均流管安装在后拱内部,所述的均流管的横截面为方形,均流管的右侧与连接管连通,均流管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多个二次风出风接嘴,所述均流管内部设有均流板,均流板上均匀加工有均流孔,均流板将方形均流管分为上下两侧腔室,上层腔室为均流腔,下层腔室为出风腔,所述的均流腔内均布有多块折板,折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建立安装并固定在均流管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储风罐通过储风罐安装座固定安装在鼓风机安装支架,储风罐安装座包括支架和座体,支架为方形支架,座体的上端加工有凹槽孔,储风罐固定安装在凹槽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二次风出风接嘴的出风口具有“螺旋状”的旋转送风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是在热风炉的燃烧室内部新增一种二次风送风结构,在二次风的作用下,满足了局部供风的要求,燃烧室内的生物质颗粒能够充分接收二次风输送的氧气,使得生物质颗粒燃烧充分,降低了燃烧过程产生的浓烟,提高了生物质热风炉的燃烧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风结构布局巧妙,且通过储气罐的蓄风作用下,使得进入到安装在后拱上的均流管内的风量充足,在均流管的作用下,使得送入到燃烧室内的二次风量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布置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均流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储风罐安装座的主视图;

图5是二次风出风接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上料斗,3-机械炉排,4-燃烧室,5-前拱,6-后拱,7-二次风机构,8-鼓风机安装支架,9-鼓风机,10-储风罐,11-连接管,12-均流管,13-二次风出风接嘴,14-均流板,15-均流孔,16-均流腔,17-出风腔,18-折板,19-连接板,20-储风罐安装座,21-支架,22-座体,23-旋转送风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包括炉体1、上料斗2和机械炉排3,所述的炉体1内具有燃烧室4,燃烧室4内具有前拱5和后拱6,所述的机械炉排3位于燃烧室4底部,上料斗2位于热风炉体1左侧、机械炉排3上方,所述的炉体1的后侧安装有二次风机构7,二次风机构7包括鼓风机安装支架8、鼓风机9、储风罐10、连接管11和均流管12,鼓风机安装支架8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后侧壁上,鼓风机安装支架8上安装有鼓风机9和储风罐10,储风罐10的一端与鼓风机9建立安装,储风罐10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穿过炉体1的侧壁与固定安装在后拱6上的均流管12连通,所述的均流管12上设置有二次风出风接嘴13。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生物质颗粒由上料斗2进入到机械炉排3,在机械炉排3的传动作用下进入到炉体1的燃烧室4进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二次风机构7的鼓风机9启动,鼓风机9向储风罐10内部输送二次风,当储风罐10内充满二次风时,储风罐10相当于一个蓄力罐,此时由储风罐10进入到安装在后拱6上的均流管12内的二次风量充足,进入到均流管12内的二次风自二次风出风接嘴13与燃烧室内的生物质燃料均匀接触,为生物质的燃烧提供了充分的氧气。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所述的储风罐10为圆形密封罐,储风罐10与鼓风机9通过法兰安装方式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所述的均流管12的形状与后拱6的形状相应。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所述的均流管12上安装有的二次风出风接嘴13的出口直径由靠近储风罐10的一侧向远离储风罐10的一侧依次增大。如此设置,均流管12的入口端与连接管11连通,均流管12上的二次风出风接嘴13的出口直径由入口端到末端依次增大,这种结构布置带来的效果是,避免储风罐10进入到均流管12入口端的出风量大,当风量输送到均流管12的末端时风量微小,有效避免了均流管12出风均匀度差的问题,提高了燃烧室二次风的均匀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所述的均流管12安装在后拱6内部,所述的均流管12的横截面为方形,均流管12的右侧与连接管11连通,均流管12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多个二次风出风接嘴13,所述均流管12内部设有均流板14,均流板14上均匀加工有均流孔15,均流板14将方形均流管12分为上下两侧腔室,上层腔室为均流腔16,下层腔室为出风腔17,所述的均流腔16内均布有多块折板18,折板18之间通过连接板19建立安装并固定在均流管12的内侧壁上。如此设置,由于均流管12与储风罐10是通过连接管11建立连通的,且连接管11是与均流管12的侧壁建立连接的,这样从储风罐10进入到均流管12内部的气流存在一个问题是,在均流管12上,靠近储风罐10一端的二次风出风接嘴13出风量大,远离储风罐10一端的二次风出风接嘴13出风量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均流管12内部设置有均流板14和折板18,折板18将均流管12分为均流腔16和出风腔17,均流腔16内设置有折板18,进入到均流管12内的二次风首先进入到均流腔16内,并在折板18的阻挡作用下,将均流腔16内的二次风平均布满均流腔16,随后在均流腔16内的二次风经过均流板14的均流孔15排放到出风腔17,并经过二次风出风接嘴13吹送至燃烧室,因此均流管12的这种结构设计的能够充分稳定其内部气流,使得自均流管12排出到燃烧室4内的气流均匀,进而使得热风炉内生物质燃料燃烧充分。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所述的储风罐10通过储风罐安装座20固定安装在鼓风机安装支架8,储风罐安装座20包括支架21和座体22,支架21为方形支架,座体22的上端加工有凹槽孔,储风罐10固定安装在凹槽孔内。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二次风系统,所述的二次风出风接嘴13的出风口具有“螺旋状”的旋转送风体23。如此设置,二次风出风接嘴13的出风口具有“螺旋状”的旋转送风体23能够将二次风分散成旋流风,进而提高二次送风效果,提高生物质颗粒的燃烧率。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