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乌铜走银产品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567发布日期:2019-03-02 02:2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乌铜走银产品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乌铜走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乌铜走银产品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乌铜走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炼制乌铜合金、锻制乌铜片、乌铜片上錾刻图案、走银、焊接和组装、抛光打磨、捂黑处理等步骤才能生产出乌铜走银着用铜制工艺品。

在乌铜片上錾刻图案后走银之前,需要对錾刻图案后的乌铜片进行清洗,清除乌铜片上的杂质。经过了清洗步骤的乌铜走银产品需要进行烘干操作,倘若不及时吹干的话水渍会在乌铜走银产品的表面行成斑点,影响乌铜走银的美观。

现有技术中,在乌铜走银产品清洗完成后通常会采用鼓风机之类的设备对乌铜走银的表面进行吹干,但是基本上都是人工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也不能很有效的将乌铜走银的各个面都吹干,烘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乌铜走银产品的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乌铜走银产品的烘干装置,包括由无机防火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输送带、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分别设有供网状输送带进出的通口,所述网状输送带贯穿烘干箱设置;所述烘干箱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有红外线发热灯管,且所述网状输送带位于红外线发热灯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的外壁上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一端连接有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贯穿烘干箱侧壁延伸至烘干箱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管道安装于网状输送带出口一侧的烘干箱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中填充有玻璃纤维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待干燥的乌铜走银平摊在网状输送带上,启动网状输送带及红外线发热灯管,通过烘干箱内顶部和内底部的红外线发热灯管提供热量,对乌铜走银进行烘干;由于输送带为网状结构,可以对乌铜走银上下两面进行烘干,烘干均匀、烘干效果较好,且无机防火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输送带耐高温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状输送带,2-烘干箱,3-通口,4-红外线发热灯管,5-热风机,6-热风管道,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乌铜走银产品的烘干装置,包括由无机防火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输送带1、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供网状输送带1进出的通口3,所述网状输送带1贯穿烘干箱2设置;所述烘干箱2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有红外线发热灯管4,且所述网状输送带1位于红外线发热灯管4之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采用无机防火纤维编织而成的耐高温网状输送带1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做进一步赘述。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所述烘干箱2的外壁上设有热风机5,所述热风机5的出风口一端连接有热风管道6,所述热风管道6贯穿烘干箱2侧壁延伸至烘干箱2内腔。在热风机5的热风作用和红外线发热灯管4的高温照射下,大大的提高了烘干效率。

具体的,所述热风管道6安装于网状输送带1出口一侧的烘干箱2侧壁上。采用上述设计方式,使得网状输送带1的传输方向与热风机5热风流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延长热风干燥的时间,进而增强烘干效果,提高烘干效率。

具体的,所述烘干箱2内壁上设有保温层8。保温层8的设置,能够减少烘干箱2内腔热量的损失,增强烘干效果,提高烘干效率。

具体的,所述保温层7中填充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层7填充物采用玻璃纤维保温棉,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较好,机械的强度更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待干燥的乌铜走银平摊在网状输送带1上,启动网状输送带1及红外线发热灯管4,通过烘干箱2内顶部和内底部的红外线发热灯管4提供热量,对乌铜走银进行烘干,通过网状输送带1进行传输,使得乌铜走银受热均匀,且由于输送带为网状结构,因而可以对乌铜走银上下两面进行烘干,烘干效果较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