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026发布日期:2019-04-13 00:2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加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加热器,一般指的是将空气通过空气加热器使气体温度升高再输送到下一工作环节。PTC为正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具有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利用PTC制成的PTC加热器能够达到定温发热的效果,不仅可以自动恒温、节约能源,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造成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然而,传统的PTC空气加热器的发热面积与进风口、出风口一样大,进风口、出风口的方向与加热器的透风面相垂直,大大降低了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单位出风面积的功率密度小,且出风温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增加了加热面积,提高加热器的发热的功率和发热量,使得加热面积大于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面积,有效加大单位出风面积的功率密度,提高出风温度的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包括外壳腔体和PTC加热组件,所述PTC加热组件装设在外壳腔体的内部,所述PTC加热组件的顶端与外壳腔体顶端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挡风片,所述PTC加热组件的底端与外壳腔体的内部底面之间设置有下挡风片,所述上挡风片、PTC加热组件、下挡风片与外壳腔体的内部一侧面形成进风室,所述进风室顶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上挡风片、PTC加热组件、下挡风片与外壳腔体的内部另一侧面形成出风室,所述出风室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PTC加热组件包括PTC加热陶瓷片和金属散热器,所述PTC 加热陶瓷片位于两组金属散热器之间,所述PTC加热陶瓷片与金属散热器紧密接触,所述上挡风片与设置在顶端的金属散热器相连接,所述下挡风片与设置在底端的金属散热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PTC加热陶瓷片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金属散热器设置为铝或铜散热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PTC加热陶瓷片设置为以钛酸钡为主的半导体恒温加热陶瓷片,所述恒温温度设置为50至350度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腔体设置为圆柱形外壳腔体或其他柱形外壳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PTC加热组件、上挡风片和下挡风片,PTC 加热组件装设在外壳腔体的内部,PTC加热组件的顶端与外壳腔体顶端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挡风片,PTC加热组件的底端与外壳腔体的内部底面之间设置有下挡风片,上挡风片、PTC加热组件、下挡风片与外壳腔体的内部一侧面形成进风室,进风室顶端开设有进风口,上挡风片、PTC加热组件、下挡风片与外壳腔体的内部另一侧面形成出风室,出风室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其中,PTC加热组件包括PTC加热陶瓷片和金属散热器,PTC 加热陶瓷片位于两组金属散热器之间,PTC加热陶瓷片与金属散热器紧密接触,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进风室,经过金属散热器后,风向发生90 度转折,穿过PTC加热陶瓷片和金属散热器,将金属散热器上的热量带走,空气加热升温后进入出风室,风向再次发生90度转折,最后从出风口出来,通过PTC加热陶瓷片和金属散热器的设置,有效增加了加热面积,大大提高了加热器的发热的功率和发热量,通过将外壳腔体内部分割为进风室和出风室,使得加热面积大于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面积,有效加大单位出风面积的功率密度,大大提高了出风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中的PTC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包括PTC加热组件2、上挡风片3和下挡风片4,PTC加热组件 2装设在外壳腔体1的内部,PTC加热组件2的顶端与外壳腔体1顶端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挡风片3,PTC加热组件2的底端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底面之间设置有下挡风片4,上挡风片3、PTC加热组件2、下挡风片4 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一侧面形成进风室5,进风室5顶端开设有进风口6,上挡风片3、PTC加热组件2、下挡风片4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另一侧面形成出风室7,出风室7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8,其中,PTC加热组件2 包括PTC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PTC加热陶瓷片9位于两组金属散热器10之间,PTC加热陶瓷片9与金属散热器10紧密接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PTC加热组件2装设在外壳腔体1的内部,PTC 加热组件2的顶端与外壳腔体1顶端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挡风片3,PTC 加热组件2的底端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底面之间设置有下挡风片4,上挡风片3、PTC加热组件2、下挡风片4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一侧面形成进风室5,进风室5顶端开设有进风口6,上挡风片3、PTC加热组件2、下挡风片4和外壳腔体1的内部另一侧面形成出风室7,出风室7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8,其中,PTC加热组件2包括PTC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PTC加热陶瓷片9位于两组金属散热器10之间,PTC加热陶瓷片 9与金属散热器10紧密接触,上挡风片3与设置在顶端的金属散热器10 相连接,下挡风片4与设置在底端金属散热器10相连接,冷空气从进风口6进入进风室5,经过金属散热器10后,风向发生90度转折,穿过PTC 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将金属散热器10上的热量带走,空气加热升温后进入出风室7,风向再次发生90度转折,最后从出风口8出来,通过PTC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的设置,有效增加了加热面积,大大提高了加热器的发热的功率和发热量,通过将外壳腔体1内部分割为进风室5和出风室7,使得加热面积大于进风口6与出风口8的面积,有效加大单位出风面积的功率密度,大大提高了出风温度。

其中,PTC空气加热器的长度可根据实际出风温度和加热功率密度的需求进行调整,当需要较高的出风温度和较大的出风功率密度时,则增加 PTC加热陶瓷片9的长度,并增加金属散热器10的数量和面积,使得发热面积增加,满足出风温度和加热功率密度的需求。

较佳地,PTC加热陶瓷片9通过电源线11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电源对PTC加热陶瓷片9进行加热,使PTC加热陶瓷片9发出热量,热量传导到金属散热器10中,从金属散热器10中经过的冷空气将金属散热器10 上的热量带走,使得空气进行加热升温。

本实施例中,金属散热器10设置为铝或铜散热片,当然,也可设置为黄铜、铁等其他金属材料,只要能够较好的传导热量即可,金属散热器 10可以是挤压成型的结构,也可是焊接的结构,或其他方法制造的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非本实施例所限。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金属散热器10与PTC加热陶瓷片9之间紧密接触,便于将PTC加热陶瓷片9上的热量传到到金属散热器10上。

此外,当金属散热器10为带电类型的金属散热器时,PTC加热陶瓷片9与金属散热器10之间可直接接触,当金属散热器10为不带电类型的金属散热器时,PTC加热陶瓷片9与金属散热器10之间可隔离绝缘层。

本实施例中,PTC加热陶瓷片9设置为一钛酸钡为主的半导体恒温加热陶瓷片,其中,恒温温度设置为50至350度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非本实施例所限。

较佳地,外壳腔体1设置为圆柱形外壳腔体,便于将PTC加热组件2 装设在外壳腔体1的内部,当然,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柱形外壳腔体,只要能够将PTC加热组件2置于内部即可,并非本实施例所限。

较佳地,上挡风片3和下挡风片4均设置为耐高温材料,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工作时,电源通过电源线11对PTC加热组件2进行加热,冷空气从顶端的进风口6进入进风室5内部,经过金属散热器10后,风向发生90度转折,穿过PTC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将金属散热器10 上的热量带走,空气加热升温后进入出风室7,风向再次发生90度转折,最后加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8出来,至此完成完整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PTC加热组件2、上挡风片3 和下挡风片4,上挡风片3、PTC加热组件2、下挡风片4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一侧面形成进风室5,进风室5顶端开设有进风口6,上挡风片3、PTC 加热组件2、下挡风片4与外壳腔体1的内部另一侧面形成出风室7,出风室7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8,其中,PTC加热组件2包括PTC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PTC加热陶瓷片9位于两组金属散热器10之间, PTC加热陶瓷片9与金属散热器10紧密接触,通过PTC加热陶瓷片9和金属散热器10的设置,有效增加了加热面积,大大提高了加热器的发热的功率和发热量,通过将外壳腔体1内部分割为进风室5和出风室7,使得加热面积大于进风口6与出风口8的面积,有效加大单位出风面积的功率密度,大大提高了出风温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