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位一体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147发布日期:2019-01-15 22:4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位一体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三位一体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现有的商务式油烟机,在排烟上无法做到有效的过滤,使得未过滤完全的油烟通过排风扇排到室外,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排烟效果越好,排烟噪音就越大,不管是室内风机还是室外风机,噪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室内或室外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位一体油烟机,通过在机壳内部安装蒸发器、冷凝器和消音板,实现了在排油烟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改变机壳内油烟的热交换模式,使油烟过滤效果更好,并且也降低油烟机在排风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位一体油烟机,包括机壳、电机、排风扇、消音板、蒸发器、冷凝器、过滤网和集油瓶;所述机壳顶面上方设有一用于固定安装电机的空腔;所述排风扇安设于所述机壳顶面下方,并且所述排风扇的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机壳有四个内壁,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个内壁上均安装有一消音板;所述机壳左右两个内壁分别与消音板之间留有1-3cm的间隙,用于在左右两个内壁上安设消音棉;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相间的安设于所述机壳的前后两个内壁上;所述过滤网呈锥形,且可拆卸的安设于所述机壳底部;所述集油瓶可拆卸的安设于所述过滤网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顶部设有第一通风孔,用于让排风扇旋转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底部设有第二通风孔,用于让油烟可以进入机壳内部进行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底部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正下方还设有出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底部设有烟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机壳内部安装蒸发器、冷凝器和消音板,实现了在排油烟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改变机壳内油烟的热交换模式,使油烟过滤效果更好,并且也降低油烟机在排风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一种三位一体油烟机,包括机壳1、电机2、排风扇3、消音板4、蒸发器5、冷凝器6、过滤网7和集油瓶8;所述机壳1顶面上方设有一用于固定安装电机2的空腔21;所述排风扇3安设于所述机壳1顶面下方,并且所述排风扇3的转轴与所述电机2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机壳1有四个内壁,所述机壳1的左右两个内壁上均安装有一消音板4;所述机壳1左右两个内壁分别与消音板4之间留有1-3cm的间隙,用于在左右两个内壁上安设消音棉11;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6相间的安设于所述机壳1的前后两个内壁上;所述过滤网7呈锥形,且可拆卸的安设于所述机壳1底部;所述集油瓶8可拆卸的安设于所述过滤网7底部。油烟在排风扇3的作用下,从烟罩15部位经过过滤网7并吸入机壳1内部,过滤网7是第一道过滤,在机壳1内进行第二道过滤,机壳1内的第二道过滤是由蒸发器5和冷凝器6组成的,在机壳1内油垢不多的情况下,开启蒸发器5吸热制冷,使经过过滤网7后还未净化完全的油烟遇冷凝结在蒸发器5外管壁上,以此达到高效除油烟;在机壳1内油垢过多的情况下,则开启冷凝器6放热制热,使凝结在蒸发器5管壁上的油垢融化成油液后顺着管壁流向过滤网7,并沿着过滤网7的角度,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底部集油瓶8;同时排风扇3产生的噪音也被消音板4和消音棉11大大的消减。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1顶部设有第一通风孔12,用于让排风扇3旋转出风。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第二通风孔13,用于让油烟可以进入机壳1内部进行净化。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1底部在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6的正下方还设有出油孔14。是对蒸发器5上的油垢融化成油液后流向过滤网7的一个导向作用,使得油液可准确的流在过滤网7上,也是油液能通过机壳1底部的一个必要条件。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烟罩15。用于集油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